APP下载

单骑闯西域 一个蒙古人的315国道历险记

2016-12-26摄影巴特尔编辑程明设计田伟

越玩越野 2016年2期
关键词:罗布泊楼兰和田

文/摄影 巴特尔 编辑 程明 设计 田伟

单骑闯西域 一个蒙古人的315国道历险记

文/摄影 巴特尔 编辑 程明 设计 田伟

作为热爱自由的蒙古人,我从小就有个梦想——走遍地球仪上的每一个地方。自从我一不小心“踏入”职业摄影师行列之后,心中那想去未知世界探密的冲动便更加强烈。这一次,我将目标锁定在地球上最为隆起的东方板块。在青藏高原以北,我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路线,那便是315国道。

怀着对315国道的向往,我告别家人和朋友,独自一人开着心爱的大切诺基,带上爱犬“牧语”出发了。驱车沿着古丝绸之路北线一路西行,在近3个月时间的三万多公里旅程中几乎走遍了西域的每个地方,创造了单人单车穿越祁连山脉、阿勒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四大山脉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两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个人的奇迹。我之所以选择走到祖国的最西端再返回,就是想从315国道的最西端开始完整穿越一次我心目中的中国的“66号公路”。

中国的“66号公路”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蒙古语为“宝玉石集中的地方”。喀什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儿高原,与多国接壤。我将喀什定为东归的起始点,是因为这里是315国道的最西端。

TIPS 315国道历史背景

315国道只经过青海和新疆两个省份,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新疆的喀什,沿昆仑山脉东西走向,全程3 063千米。要穿过塔里木河流域、阿尔金山、昆仑山北侧、柴达木盆地无人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青海湖等地区,沿途风光荒凉、大气,有着野性的美。

我的旅程便是从喀什出发,沿着315国道南行不久,便是英吉沙县,可以去英吉沙小刀一条街购买著名的刀,由于是原产地的缘故,这里的售价比在乌鲁木齐、喀什等地要便宜得多。在前往莎车县的路上,路边是成片的白杨树,柏油路如同黑色的丝带蜿蜒在绿色的树林之中。维吾尔乡民一般会在路边建起小茅草屋,售卖农副产品,在瓜果成熟的季节自驾到此,完全可以停车购买或饱餐一顿,其间还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在我看来,借着自驾这种自由的出行方式,在旅途中与当地人交流是最好不过的了。

TIPS 315国道路线特点

315国道的西段基本在塔克拉玛干的南缘,中段基本被覆盖到罗布泊无人区和阿尔金山无人区,然后进入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柴达木地区,它不是普通的公路,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不亚于美国66号公路,绝对可以说在中国的国道中属于探险级的公路!

路遇大巴扎

莎车是新疆最大的一个县,80万人口中96%以上是维吾尔族,县城的道路很宽阔,但也很杂乱,人车混行,要集中注意力行车。后来我才知道,是赶上当地的巴扎日了,难怪这么热闹。驶出熙熙攘攘的莎车县,便能看到一条叫“叶尔羌”的河流,“叶尔羌”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土地宽广的地方”,但相比之下,这座桥的桥面却十分狭窄,我只能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通过。

在叶城县,315国道在和著名的天险公路219国道新藏线交汇在一起,形成了完全覆盖西藏、新疆、青海的中国最著名的探险级别的公路网,在此我选择继续沿着315国道往东前往和田。途中路过墨玉县,路边有很多卖玉石的摊位。墨玉到和田路边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树后有很多民居,赶着驴车的维吾尔族老乡很多,或许驴车才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吧。

这一路的路况要好得多,沿途遇到了很多当地人,原来我是在县镇区域内又赶上了巴扎。于是,我停下脚步,和当地人一起享受在巴扎中的集市氛围。在和田,我趁着保养汽车的工夫,参观了这里的和田五宝(玉石、地毯、丝绸、艾德莱斯和玫瑰花酱)。

和田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交通和贸易重镇,物产丰富,尤以“和田玉”(玉器)、“和田毯”(地毯)、“和田绸”(丝绸)最为著名,被称为“和田三宝”。和田玉古称昆仑玉,其中的羊脂玉尤其珍贵,只是我对宝石并不热衷,也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而已。和田地毯用和田当地产的羊毛手工编织而成,弹性足、拉力强,图案丰富且富有光泽,既可作铺毯,也可作观赏用的挂毯。对我来说,和田地毯这种民族工艺品集合了民族的智慧和工匠们的技艺,比天地造化而生的宝石更宝贵。

一车一人一狗

在随后前往若羌县的道路,全部在阿尔金山和西昆仑山下行驶,开始还有柏油路面,之后的路面状况越来越不好,大部分的路是石子路,还有不少的路面都被沙漠“埋葬”了。相比之前的热闹景象,这一路上极少能遇见过往的车和人,只有枯死的胡杨、茅草和灌木陪伴,风景很荒凉,我的心中很寂寞。

在若羌县,我进行了短暂的休整,采购了很多食品和水,还备了几桶汽油。由此向东大约50公里就正式进入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了,随后便可看到那个著名的分岔路口了。向东北方向的沙石路通向罗布泊,可以一直走到哈密。另一条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就是315国道,能够走到青海西宁。

单凭一人一车一狗进入有“死亡之谷”之称的罗布泊地区的体验是极致的,此时我已经离罗布泊很近了,我此行的西域探险怎能绕开罗布泊呢?一股强烈的欲望驱使着我,顺着那个东北方向的沙石路前行。走了大概有一百公里,我凭感觉驶离公路,向着正北方向进入戈壁滩,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时的决定对错与否——我一不小心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此后发生的好多故事,让我不得不后怕地提醒自驾爱好者,没有向导,没有充分的准备绝对不可以独闯罗布泊。

不一样的风

TIPS 315国道景观看点

315国道的西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喀什,沿这条路向东而行,可经过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翻过阿尔金山,穿越柴达木盆地。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区西北部连接着广义的罗布泊地区,形成了中国最具特色的无人探险区,景色非常壮观。

在进入盐碱壳地后不久,我下车观察地形的那一刹那间,预想的各种方案设想顿时破灭了一多半!因为这个“死亡之海”的盐碱壳高大、坚硬,车很难行走,甚至有些地方车根本进不去。

此时,我想到昨晚吃饭问路时的场景,饭店老板娘对我说:“就你想穿越罗布泊?别折腾了,老实回家吧。我老公的朋友每年都进去帮组别人收拾出几个遇难者,那些前边有补给车辆,后边有救援车队的团队都不能安全出来,就你一人一车一狗?”这一席忠告听得我真是不舒服,但我又理解她的意思,罗布泊的神秘灵异事件的确吓倒了很多人。我又问她“湖心路”、“小河墓地”、“罗瓦寨”等地名,她好像听了天书一样看着我,说:“小伙子,这些是从书上看的吧?告诉你,那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只有盐碱壳,人走路都困难,何况开车进去。”的确,我除了苹果手机上的指北针之外,什么设备都没有,那些豪华探险队的探险工具、GPS、海事卫星电话……我什么都没有。

我根据指北针的方向行驶,颠簸了了一个钟头后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了,我意识里的正北方向与太阳的方向和指北针的方向出现了很大的出入,果然“死亡之海”狰狞的真面目显现了。没了参照物,没有路标,没有方向感……可能我已经迷路了。当我试图掉头返回,试走了几回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好像常理在这里都被颠覆了,可能我已经没有返回的可能性了。

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陷入了绝境,头脑中一片混乱。夜幕降临前,做出了决定∶ 原地停车休息,节省油耗,保持体力。我可能把罗布泊想象错了,也许“地球之耳”的险恶地形地貌是不会有车辆光顾的,另外罗布泊还未完全开放,哪有什么车队和人烟呢?今夜的满天星斗和家乡的也不一样,什么都不一样,连风的声音都不一样。

楼兰心情

我从保护站出来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感觉自己真是疯了,这一路我简直就在毁车,看到心爱的大切灰头土脸,爱犬牧语眼神发呆,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它们,一个是我的爱车,另一个是不会说话的忠实伙伴,来陪我这个疯子到如此艰辛的地方受罪,太委屈它们了。

我永远难忘前往楼兰的那十八公里,那是我人生中极富挑战的十八公里!当我历尽艰辛远远看到楼兰那著名的标志性建筑——高高的佛塔废墟和倒塌的三间房时,我感觉周围一切都是凝固的,凝固的画面,凝固的时间,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遗址满目荒凉,除了凄厉风声外,就只有一人一车一狗。此时的画面令我永生难忘,时空中的我们像是沙漠中的一粒沙,渺小得可怜又可笑,我把这种感觉称之为“楼兰的心情”或“心情很楼兰”。

从楼兰出来,我凭直觉直奔东南方向行驶。今晚真不想在罗布泊过夜了,而且汽车的油料也成了大问题,如果我再次迷路,将陷入绝境。大概午夜十二点,我看到了钾盐矿区的灯光了,在把大切开到小镇上唯一的加油站门口时,我真不知道是该觉得庆幸还是该为自己冲动闯入罗布泊而悔恨。

在罗布泊,我能看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生命的可贵,而这样的感悟是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的,只有把自己的时间和心绪放到生命的层面,才有最真实的感触。在旅程结束后我才发现,315国道是一种风情,罗布泊是一种精神,而楼兰则是一种心情。

旅行会让人上瘾,旅行会让人们分离,旅行也会让人们重逢,当你读到此时,你会真切地领略到我们在路上的享受、挣扎、欢喜、苦难、智慧以及无处不在的希望。在路上的人是永远不会老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TIPS 关于作者巴特尔

巴特尔,这位内蒙古行者的西域探险之旅记录了他在旅途中的故事和经历,恰如一本充满感情和灵性的日记,是“生活在路上”的人才能写得出来的文字。他说,塔什库尔干是感性的、罗布泊是理性的,而楼兰则会把你变成一个思想家,甚至是哲学家。

猜你喜欢

罗布泊楼兰和田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楼兰一直在沉默
和田出土《法华经》古藏译本的初步研究报告(二)
丝路档案
楼兰(外三章)
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