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理解方寸地,写作源头活水来

2016-12-25

同学少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面子一等奖文本

张 飞

[师说]

阅读理解方寸地,写作源头活水来

张 飞

名师档案:张飞,中华语文网2008年年度人物,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现任教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双语学校,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论文《试谈“主体性”教学理念下的语文选修课教学》《一线串珠,让语文教学更简洁、流畅》 均获市教学征文一等奖,《仰望语文的星空——阅读黄厚江系列专著》 获市教育工会读书征文一等奖,教学设计《登高》 与《声声慢》 均获市电教学术作品一等奖。在《作文周刊》《学苑新报》《中学课程辅导.语文新刊》《教育周报》《疯狂阅读》《语文周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30余篇。曾获省教育学会研讨课评比一等奖,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连续三次获校高中语文“学、引、用、清”赛课第一名,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所带班级团支部曾被评为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市级学业水平模块测试的命题工作。博客“仰望语文的星空”多次在省、市级电教学术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

同学少年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苦于没有写作素材,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好多同学埋首于书山题海中,苦于没有闲暇时间读课外书。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平时做阅读理解的习题时,充分利用资源,不要仅仅把阅读文本当做阅读训练的载体,而把文本与写作联系起来:可以把阅读文本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阅读文本中文质兼美的语句摘抄下来,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维度来提炼阅读文本的主题,以便更好地迁移发散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样,可以突破阅读理解的局限,达到阅读与写作齐飞,语言积累和智慧涵养共生的效应。

同学少年您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一个同学写关于“友谊的小船翻与不翻”的材料作文时,运用了往年高考试题中的阅读材料《 将军赋采薇》,具体如下:

以共同的志趣与爱好为帆,友谊的小船才能历经风雨,安稳如山。抗战时期,民族英雄戴安澜,作为一名国民党党员,因为共同的抗日主张,摒弃党派成见,与共产党员宗祺仁结为至交。身边的人提醒他小心提防,他以一句“何妨之有”堵住众口。戴安澜与宗祺仁能成为至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国情怀。

同学少年能不能把同一套试题中的阅读材料用在作文中?

除非试卷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一般情况下,只要切合作文的主题,都是可以的。比如,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为以“面子”为话题作文,一个同学就地取材,化用了本套试题中的阅读材料(选自《元史.本纪第一》 中的文段) 作为事实论据:

南宋末年,蒙古草原上的乃蛮部落首领太阳罕和铁木真进行决战。太阳罕探知铁木真战马羸弱,原计划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但他的部下火力速八斥讥讽他缺少魄力,不如女子。面对部下的嘲讽,太阳罕觉得有失面子,一时冲动,立即跃马索战,最终兵败被杀。被面子所累的太阳罕不仅最终失去了面子,还落得身死人手、部族被灭的下场。

文段中引用的材料,与“面子”这个话题十分契合,对材料恰当的引述和分析,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把握素材的能力。

同学少年除了将阅读材料直接用做写作素材,阅读理解对写作的帮助还有哪些?

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说的是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其实,文章的较量,根本是思想的较量。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青少年的直接经验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借助阅读等方式积累间接经验,丰富自己的思想。

对于具有一定思想性的阅读文本,作文时可以借鉴这种思想观点或思维方式。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的阅读题文本《成人不自在》 的最后一段:“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上,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倘若在作文时遇到关于“自由”“法制”“成长”“规则”等相关话题时,这段论述,完全可以迁移借鉴。

总之,我们需要改变狭隘的阅读观念,改变以往被动摄取信息的状态,采取主动的态度,对阅读资源进行二度开发和利用,让枯燥的阅读训练化作一股清流,滋润作文的田地。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喜欢

面子一等奖文本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面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