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传销式”数学课带给我的感触

2016-12-23丁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三角形证明

丁永

刚刚上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AS一课,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享受和快乐,所以特别记录下来并分享这份快乐(其中仅记录了一些片段).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A表示优等生,B表示中等生,C表示后进生.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生C1:上节课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之ASA.

师:很好,回答正确.谁能说说ASA表示的文字语言是什么吗?

生C2:ASA表示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说得非常好.

话音刚落,同学们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两位同学也很满足地笑眯了眼.

反思:每节课上课时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一直是我的课堂的一个必要构成部分,一方面让学生从课间的休息状态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紧张起来,做好上课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课后复习,而这种课前提问恰恰是对课后复习情况的一个考查.

2.情境引入

如图:△ABC与△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为什么?

题目刚看完,便有许多学生积极举手.

生B1: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因为它给出的条件虽然是两个角及一条边,但这条边不是这两个角的夹边,所以不符合ASA的要求,所以不能够全等.

师:恩,有道理,大家同意吗?

一部分同学齐声回答同意,但有几个同学没有说话,而是举起了手.

师:请你来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A1:我觉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因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时,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个角也相等,于是就又有了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特点,就符合了ASA的判定条件,所以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我故作惊讶,目瞪口呆地环视全班同学.

……

反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学生有时会掉入老师设计的“陷阱”中,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这样的回答,一来可以起到举反倒的作用,同时可以调动更多同学对问题探究兴趣,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新知识的学习,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例题教学

例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中BC和B′C′边上的高.求证:AD=A′D′.

学生思考片刻后,便有近一半的学生举手,我选择一位B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B3:我们知道,要想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能先证明他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比如可以证明△ABD≌△A′B′D′.在知道了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中BC和B′C′边上的高后,我们就可以得到∠ADB=∠A′D′B′=90°,另外,已知△ABC≌△A′B′C′,可以得到AB=A′B′,∠B=∠B′,所以就可以根据AAS判定△ABD≌△A′B′D′,所以AD=A′D′.

师:大家听懂了吗?

众生:听懂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帮我们分析了该题的解题思路,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具体的解题过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C3:∵△ABC≌△A′B′C′,∴AB=A′B′,∠B=∠B′,……

师:说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

同学们把真诚的掌声送给了这位C层次的同学.所有人都很高兴,因为她真的听懂了,而且回答得很好.

反思: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他能够回答出的问题上得以展示和证明自己,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也更好地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状态,避免某一个层次的学生在主导参与课堂,甚至主导课堂节奏.

【课后总结】

我的这堂课上,学生们的掌声响了10次左右,而且大多数是他们自发的掌声,首先,这样的掌声再一次告诉我,他们始终在参与整个课堂,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鼓掌!第二,学生们的这种自发式的掌声真的可以给同伴之间带来鼓舞,学生C1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三,整节课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他们兴奋于给同伴送去掌声,也兴奋和期待自己能得到掌声.第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去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能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第五,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注意给学生进行及时、准确、到位的情感评价,也就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有体现.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三角形证明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微课视角下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究
画一画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