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2016-12-23刘文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命情感数学

刘文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标准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树立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的观念.生命课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考,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在课本中又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又如习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A(-6,3),B(-2,5),C(0,m),D(n,0).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时,m、n的值分别是什么?解答本题的思维方法可以是:排异法,演绎推理法,或分析归纳法都可以.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今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自我再学习、具有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关注师生情感交流

对于教师而言,生命教育就是有思想的教育,是教师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同化教材,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认识,即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体会,用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得到感悟,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带语,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只有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如沐春风”,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当一个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你这个教师,当然他就会喜欢上你所教的这门课.

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以及互相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可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消除学生之间的误会及隔阂,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达到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学评价

(一)对学习态度的评价

评价学生是否遵守上下课的时间,是否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做学习笔记,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是否具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愿意尝试各种解决问题方法;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创造性,有强烈成功欲望等等.

(二)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分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业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带全学习用具,包括书、本等;课前要把当堂教学用具齐放在桌面上;完成课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准确完成课后大练习考试及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等等.

(三)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四、进行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做后盾.平时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树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应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目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已不同程度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但还要力争扩大社会教育的参与力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其教育内容要通力挖掘,应全面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每位教师都有生命教育的责任,都要确立生命教育的意识,不断拓展生命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猜你喜欢

生命情感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