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布里尔小姐》的陌生化技巧

2016-12-23秦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陌生化语义语音

摘 要:《布里尔小姐》作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代表作,反映了“希望幻灭”、“老年孤独”、“自恋”、“逃避”、“死亡”等的主题。本文拟从陌生化这一写作技巧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语音层,语义层,词语层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主题,进一步深化读者对小说的理解,使主题意义更加立体化,多面性。

关键词:陌生化;语音;语义;词语

作者简介:秦艳(1981-),汉族,山东潍坊人,安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攻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 -1923)作为英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以独树一格的写作技巧与写作风格闻名于世。她对小说写作进行大胆创新,尤其是淡化故事情节,重视人物内心活动刻画。《布里尔小姐》作为其经典作品代表,它所反映的“希望幻灭”、“老年孤独”、“自恋”、“逃避”、“死亡”等的主题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者进行了不同侧面与层次的解读。而本文将尝试从陌生化这一写作技巧入手进一步深化读者对小说的理解,使主题意义更加立体化,多面性。

什克罗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是指“文学形象与感知正相反:它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作为文学性的重要表现手法,陌生化作用较为明显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在语言方面,日常话语受到各种写作技巧的改变,意义或者被突出,或者变得艰涩,或者出现各种重叠意义,有的甚者被强化歪曲,从而具有丰富的文学色彩。陌生化主要发生在语言的三个层面上:“语音层,如采用新的韵律形式对日常语言的声音产生阻滞。语义层,使词产生派生或附加意义;词语层,通过细节描写或暗示增加词语的新意。”

一、语音的陌生化

语言学家 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音象形象(能指)和概念(所指)之间不存在自然的联系。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不能说明语言符号在音与义、词形与意义之间的自然性关系。如拟声词在音与义之间就有着某种直接对应的关系。”在《布里尔小姐》中,作者通过使用声音这一客观存在来突显布里尔小姐的内心变化,尤其是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各种感官感受展示人物内心活动和心理感受,而不是横加干预,强行分析。这样人物的心理世界就如电影一般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亲身经历剧中人物真实的感受。在《布里尔小姐》中,正是通过乐队的声音和缓,节奏快慢,曲调高低这一有声物象来展现布里尔小姐的内心世界。长笛奏出柔和而清澈的声音,像是晶莹剔透的水珠,反映出人物的心情是轻松活泼的;Tum,tum,tum,tiddle,tiddle,tiddle……这一节奏感十足的笛声让人物的心情慢慢地飞了起来,让读者感受的人物展开双臂拥抱生活的渴望。随着乐曲的变化,the brute!the brute(狠心的人!狠心的人!),曲调由轻转重,人物心情也从慢慢升腾的状态开始减缓下降。曲调是绵长多变的,是热烈的、明快的,随着笛声的不断升高升高,所有的人都将引吭高歌,展现在布里尔小姐眼里心里所有的人情是温暖有爱的,社会是和谐融合的。正是通过将乐曲变化与人物内心相结合,运用乐曲来衬托人物世界,使声物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世界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

同时各种修辞手法尤其是头韵,尾韵的使用如“gold and great,white wine,”“from nowhere,from the sky”“taken it out of its box……shaken out……,given it……”,使得语音的陌生化更加明显,而且使语言具有音乐的和谐与纯美。

二、语义的陌生化

在《布里尔小姐》中语义陌生化的使用对故事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模糊词语实现的。模糊词语,顾名思义就是指词义模棱两可,飘忽不定,既有话中意义又有弦外之音。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小说的文本理解充满了张力,文本的包容性无限扩大,人物的性格呈现多维度与立体化。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 )在评价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上的造诣时指出,“菲尔德有运用模糊语言的独特天赋,正是她招牌式的模糊性语言丰富了她的叙事,推动着她的故事向前发展。”

文中开篇告诉我们“the air is motionless…but when you opened your mouth there was just a fint chill……”根据21世纪大英汉词典,“motionless”意指“静止的,不动的,固定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在于生生不息的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更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运动与变化形影不离,缺一不可,可是静止不动的空气犹如一张普天巨网网住了整个社会包括个体布里尔小姐,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整篇文章的灰色基调与悲剧命运。“faint”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给出了七种解释,我们选取其中的六种进行分析:一是虚弱的,无力的;二是缺乏勇气(或精神)的;胆怯的,懦弱的;三是不起劲的,不热心的;软弱无力的;四是感到昏厥的,将昏倒的;五是模糊的微弱的,不清楚的;六是微小的,未确定的;文本用“fanit”来修饰,限制“chill”那我们应该选用哪种意思呢?是指布里尔小姐对生活不热心,或指她对生活缺乏参与的勇气,还是指她的生命与生活的飘忽不定,还是指空气是微弱的凉意?如果是后者是不是与静止不动的空气形成矛盾呢?空气纹丝不动,何来凉意?作者是在暗示什么亦或在告知我们什么,对于所有的困惑与选择,作者没有给出固定答案,只是通过词语的模糊使用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自己去理解。

模糊语的使用在这篇小说中比比皆是比如当她坐在“专属”的座位上,“像小柜橱一般的小屋”“狐皮围巾”,“蜂蜜蛋糕”“凉意”等等。

三、词语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法的艺术》中指出,“艺术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知,为了让人感觉事物,使石头具有石头的质地。艺术的目的是引起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识别事物的知识。艺术的技法是使事物‘不熟悉,使形式变得困难,加大感知的难度和长度。”使事物变得陌生,不熟悉,从而加深读者对已经熟视无睹的事物的印象,从而重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存在。曼斯菲尔德就是利用这种陌生化技法,使文本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使各种形象鲜活起来。

文本中对毛皮围领的描写,“……擦拭两只黯淡无光的小眼睛……那只用一种黑色材料做成的小鼻子……在左耳旁咬着自己的尾巴……”;乐队指挥“像一只即将啼叫的公鸡,一脚往后擦擦地,两臂挥舞着”;对貂皮帽女人以及穿灰衣的绅士“……那顶貂皮帽还是在她头发金黄的时候买的……她的头发、脸、甚至眼睛,都和那顶褴褛的貂皮帽一样颜色了……那只戴着洗过的手套……小小的发黄的爪子……”以及那个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小不点儿和他“小母鸡式”的母亲。对于布里尔小姐内心活动的呈现“……曲子是热烈的、明快的,然后……一种淡淡的凄凉--是什么呢?不是忧伤,不,不是忧伤,这是一种使你想引吭而歌的东西……年轻人……男人……还有她,还有她……将像一种伴唱似的加进去……”

这种貌似冗长多余的描写正是作者细致入微的匠心独用,忽略故事情节,转而增加对人物外形以及内心活动的精雕细琢,这种无情节刻画让读者倍感新奇和“不适应”,在阅读过程中延长了阅读时间,增加了体验认知的过程,从而能够沉心静气的去考虑人物的形态、心情以及形象,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文本陌生化还表现在作者对故事相关背景知识的藏头匿尾。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准确无误的告诉读者故事时间,时代,地点,人物等,而是伴随着人物的活动或心情移步换景,通过相关的暗示信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比如,对布里尔小姐的身份,文本没有告知而是说“她在舞台上想起了那个有病的老先生。她一星期有四个下午给他读报…”从而知晓她是靠给人读报为生;对她的年龄我们是通过对毛皮围领老旧的描写,以及青年男女的对话“……但是为什么?因为那头那个老蠢货吗?”中得知的;对于故事发生的地点,文本用了法语“Jardins Pubiques”,不是英语的“Park”,也不径自写成“a French park”,暗示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某个地方;所有的这些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产生一种陌生感,从而会调动自觉能动性,积极主动的介入到故事当中去。

曼斯菲尔德作品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突出强化人物内心活动以及细节描写,她力求在平淡如水的生活当中激起人们对生活的重新认识。所以她精雕细琢,正如她给丈夫约翰·默里(John Middleton Murry )的信中写的那样:“你知道我是如何斟字酌句,已经没有修改的余地”《布里尔小姐》这部作品,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营造出一种可供阅读的语言氛围,展现了曼斯菲尔德重视语言陌生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贾卫国.英语诗歌的语音象征[J].山东外语教学,1999,(2).

[3]陈良延,郑启吟等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4]Katherine Mansfield. Miss Brill in Impact-Fifty Short Storie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86:52-56.

[5]Bowen, Elizabeth.“Introduction”in Stories by Katherine Mansfield. Boston: Vintage Books, 1956,p9.

猜你喜欢

陌生化语义语音
语言与语义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