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2016-12-21陈众议

中国图书评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冯氏哲学史冯友兰

陈众议

《冯友兰传》已有几种,除了夫子自述,还有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种,作者田文军;以及更早问世的《信念的旅程———冯友兰传》,后者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而宋志明教授和梅良勇教授的《冯友兰评传》(中国青年出版社)却是第一次将注意力放在了冯氏思想。尽管先他们行世的评传也已有之,如李中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的同名作品,但是作者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推敲。用作者的话说,他研究冯友兰先生其人其作数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批判对待,第二阶段是同情研究,第三个阶段才是理解感悟。而《冯友兰评传》不失为第三阶段的集中体现:理性、公允。

著作强调冯友兰先生如何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转变过程,又如何从盲目跟随苏联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并确立其天地思想的转化和升华过程,即在不断否认和否认之否认中作茧剥茧、浴火重生,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会贯通。用作者的话说,“冯友兰先生以儒学为归宗,以解释人生为主题,找到了一种关于儒学的现代讲法。他把理世界反转为意义世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讲出‘义理之天;发扬‘仁者与万物同体‘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强调群体高于个体,表达群体至上诉求;他塑造民族的自觉成员、人类的自觉成员……”这或可理解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换言之也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

众所周知,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我这代,甚至我父辈都是读着他老人家的《中国哲学史》进入诸子和延绵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长河的。《中国哲学史》不断修订、再版,可谓因时而立、因时而易。《冯友兰评传》告诉你这其中的易与不易,而且还有缘何立、缘何易。此谓知其然,并所以然也。

再者,20世纪中国哲学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冯友兰先生有关;因此,该《冯友兰评传》从冯氏生平、著述切入,纵横捭阖,钩深致远,现当代中国哲学之脉络尽收笔下。此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

著作凡十一章,第一章“好学深思之士”写冯友兰先生生平家世和基本阅历;第二章写冯友兰先生如何叩开哲学大门、撰写《人生哲学》;第三章重点展示和分析了冯友兰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中国哲学史》;第四至第七章依次评骘冯友兰先生新理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第八章对冯友兰先生新理学思想体系条分缕析,提出了“文化类型”说、“继往开来”说和“道统新续”说;第九章侧重于陈家康、杜国庠、胡绳、贺麟等人对新理学的批判及冯友兰先生的回应;第十章阐释冯友兰先生的鸿篇巨制《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十一章是作者对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定位。“续编:再看冯友兰”是作者近一时期以来的冯学新得。

《冯友兰评传》责任编辑刁娜对该著的概括可谓切中肯綮。刁娜认为,作者有所述有所不述,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侧重于冯先生的学术生涯、学习兴趣、问学志向等。譬如冯友兰先生青年时期即对逻辑学产生浓厚兴趣,由此选择哲学,并一发而不可收。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所说的那样:“我学逻辑,虽然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个开始引起了我学哲学的兴趣。我决心以后要学哲学。”从此,他初心不改,即使是在“敌机经常骚扰,生活非常艰苦,资料特别缺乏”的抗日战争时期,也一如既往地坚持哲学研究,写下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一系列著作。政治动乱期间亦如此,以至于85岁高龄着手创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同时,作者高度关注冯先生的自我超越精神,围绕新理学思想展开方法论、认识论等向度的探究和总结。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冯氏人文思想的把握和阐扬,认为他们准确把握了冯友兰先生如何以柏拉图主义为主调展开话语、以儒学为主调解析人生最终上升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此等等,正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事君事父,无非妙道”。

猜你喜欢

冯氏哲学史冯友兰
我不想让你误会
最有思想的句子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不想让你误会
“冯氏”电影对现实情怀的把握
破案赚酒
破案赚酒
金岳霖帮助冯友兰转变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