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2016-12-20许多奋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

许多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3

摘 要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实现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目的是集中力量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短板,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让农牧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大力推进,其作用、效果和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

关键词 十个全覆盖 美丽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个全覆盖”工程,即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实施“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内蒙古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农牧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守土固边、维护边疆稳定,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增色添彩。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阿拉善盟委行署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聚焦工作重心、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各项工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桩桩见成效,农村牧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十个全覆盖”真正成为农牧区美起来、亮起来、富起来的惠民工程,群众说,“十个全覆盖”越往后看越重要。

一、“十个全覆盖”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

“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内蒙古是全国欠发达省区,阿拉善又是全区的欠发达盟市,由于受历史的和地理的等诸多因素影响,阿拉善盟“三农三牧”工作基础薄弱、相对落后的基本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牧区与城市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十个全覆盖”工程涵盖了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医、保、商等公共服务,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要集中发力补齐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两年多来,阿拉善盟委行署坚持“农业收缩、农村整合、农民集中,牧业适度发展、牧区合理布局、牧民兴业护边”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把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把“十个全覆盖”的工作重心放到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上,与统筹解决农牧民致富脱贫、提升农牧民整体素质、推进阿拉善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实施“十个全覆盖”给农村牧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美景尽收眼底,美丽的庭院,平整的小油路,一面面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墙,形成了诗情画意的乡村风景线,一个个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的村庄,一幕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画面,一句句诉说变化、表达感谢的温暖话语,数不完的暖心事,道不尽的贴心话。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广大农牧民真正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过上了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特别是通过危旧房改造提升,集中搬迁项目的推进,敞亮的新房、宽畅的道路、优美的庭院、美丽的新村已经不是梦想,而是变为现实。群众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样的好事从来都没有想过。

二、“十个全覆盖”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

“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内蒙古“亮丽风景线”新理念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阿拉善盟委行署明确提出了“一个率先”“两个翻番”“两个高于”的发展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新农村新牧区特点,坚持“一村一规划”,实行“一村一特色”,对各嘎查进行统一规划、精心建设。一是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同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立足实际,坚持以“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村镇一体化”的总思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体现新农村新牧区的蒙元风情、民俗文化正在悄然形成;曾经脏乱差的乡村面貌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下消失踪迹,困扰农村牧区发展的难题找到解决的途径,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普惠更加灿烂。二是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基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农牧民联动”,依托阿拉善独特的优势资源,适度发展生态节水高效精品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着力打造出一批“胡杨人家”“大漠人家”“牧民人家”“民俗文化”“蒙元风情”“和硕特风情”“丝路田园”“旅游驿站”等特色旅游品牌,为“美丽乡村”夯实产业支撑。三是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按照中央“三个扶”(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自治区“四个清”(底数清、责任清、措施清、工作要求清)的要求,盟委提出要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必须坚持“水电路讯房、文教卫保商”一样都不能缺,农民、牧民一户都不能落下,不落一村,不漏一户,做到全覆盖、真覆盖,通过“全力打造集中覆盖、政策引导转移覆盖、全面惠民流动覆盖”,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得到了群众认可和好评,为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十个全覆盖”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和锻炼干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利抓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立在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居于农牧民群众之中,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第一线,同农牧民群众保持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是党密切联系农牧民群众的基本纽带。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广大干部下乡驻村,发扬“千方百计想法子、千山万水找路子、千辛万苦抓项目、千言万语做工作”的“四千”精神,包苏木镇、扶嘎查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做群众的工作,帮助群众克服困难,促进群众转变思想,使农牧民群众对“十个全覆盖”心理上认同、情感上支持、行动上配合,使广大干部进一步熟悉了解了农村牧区的工作方法和基层农牧民的所思所想,强化了干群关系,培养锻炼了干部,为提升干部素质和密切干群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完善了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街巷道硬化、通水、通电项目和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硬件设施建设;也完善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文化等软件设施建设,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监督管理委员会健全了,党旗飘起来了,支部建起来了,牌子挂起来了,干部队伍补充起来了,党的活动开展起来了,村规民约建立完善起来了,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了,村容村貌整洁了,邻里关系和谐了,文明乡风树起来了。广大农牧民主人翁意识和文明素养不断增强,村民自治、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巩固工程成果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基层党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坚强,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四、“十个全覆盖”保障了边疆安全稳定

“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阿拉善是特殊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阿拉善盟国土面积大、边境边界线长,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国的边境线长735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17.4%;与宁夏、甘肃的边界线长2180公里,占全区边界线的26%。居住在沿边的农牧民就是国界、省界的标志。同时,阿拉善盟驻军部队多、兵种全、规格高,有多个国防军事重地。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事关国之兴衰、民之福祉。在全力推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阿拉善盟委行署按照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要着力在“全”字上用心思、下功夫的要求,从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把每一户居边农牧民都纳入“十个全覆盖”工程范围。居边农牧民生活条件艰苦,守土固边责任重大,在确保居边农牧民享受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尽力加大投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采取实实在在、差别化的措施,让居边农牧民住上了面积适当、设施齐全、宜居实用高标准建设的砖瓦房;喝上了干净水,洗上了热水澡;看上了电视、听上了广播、打上了电话;实行流动覆盖为居边农牧户定期上门配送常用药品、基本生活用品,充分保障居边农牧户正常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社会保障补贴标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留得住人,留得住心,守好边、固好土、保国安。让居边农牧民安心留下来、生活好上去,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让居边农牧户真正成为守土戍边不倒的界桩,维护边疆安宁、长治久安不倒的长城。

“十个全覆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十个全覆盖”工程,其现实意义在于改善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集中力量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短板,建设美丽新农村新牧区;其深层意义在于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统筹发展的科学精神,消除分化的社会治理精要。“十个全覆盖”为实现盟委“一个率先、两个翻番、两个高于”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个全覆盖”越往后看越能显现出它深层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钢.深刻领会实施“十个全覆盖”重大意义,绘就富裕文明美丽农牧区新画卷[N].内蒙古日报(汉),2015.11.23.

[2] 包钢.在盟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5.12.20.

[3] 呼群.关于深入推进阿拉善盟“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N].阿拉善日报,2015.12.7.

[4] 姜淑兰 邓青南.内蒙古“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的成效及影响[J].前沿,2016(1).

[5] 那顺孟和.立足实际扎实推进——盟市、厅局领导谈“十个全覆盖”工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3).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坚持绿色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