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6-12-20张玉芳

中国经贸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对策

张玉芳

【摘 要】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中小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而固定资产的管理始终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其加大了对学校的投资力度,学校的固定资产规模在大幅增加。但国家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力度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却未能同时提升,抑制了这部分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为了能真正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学校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过管理;对策

中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为其投入的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正常开展教学、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评价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多年来,虽然中小学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其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对学校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这些固定资产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较低,尚未形成与快速发展的固定资产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意识淡薄

学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学校固定资产大幅增加。但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国家对这部分资产缺乏监督机制,学校固定资产在后期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致使学校领导重钱轻物。并且现行的财务制度设置是,学校在取得固定资产后,会计上不计提折旧,不用成本核算,资产报废、报损制度得不到真正的执行,造成资产的损失与浪费不能从会计报表等资料上得到真实的反应,导致学校领导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此外,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不规范,职责划分不清,起不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执行管理时,缺乏监督机制,对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安排随意,没有上岗的考核机制,存在使用管理不规范,日常管理不到位,无法有效的保护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是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部分学校固定资产购进不及时入账,破损不及时报废,多年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财务上只是以账对账,账物很少核对。

3.闲置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各级财政拨款。学校因此缺乏成本概念,不讲经济效益,重购买轻管理,从而出现超标购买,重复购买等现象,造成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固定资产没到报废期就进行更换,造成国有资金浪费,固定资产闲置。另有学校领导为抓业绩,仅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升学率上,忽视固定资产管理,把一些高价购置的教学设备闲置起来,比如:语音室、音体美器材、各种实验室等,这是对国家资产的一种严重浪费。

4.盘点流于形式,报废环节失控

由于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不健全,致使学校领导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产盘点。即使进行盘点,也未能对盘亏资产原因进行调查,而是直接申请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水平低下

不少学校没有专职固定资产管理员,有的学校即使配备了专职人员,也不是专业人员,能力低,素质不高。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甚至闲置不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原因

1.国有资产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监控不到位

学校资产由国家投资,但很少有部门来监督这部分资产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发挥了作用,对其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不计成本,不计盈亏。

2.缺乏必要的制度控制

固定资产是一项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国家角度看,中小学的固定资产是非常庞大的资产,但国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或政策,难以对中小学固定资产进行依法有效的管理。在学校内部往往也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制度,权责不清,管理不规范,致使固定资产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损坏、丢失、闲置等情况常有发生,资产浪费严重。

3.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学校领导主观意识上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不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有效利用。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也多是形式上的控制,而不是实质上的控制。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管理人才

学校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又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多数管理人员是兼职的,不固定的,调整频繁;交接时,很少有交接手续。这些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不熟悉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固定资产业务知识,既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质量,又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中小学校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性、安全性,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强化主要领导责任意识

学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为确保其安全、完整,合理配置、高效使用这些教育资源,一定要转变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改变以往重教学,轻管理的观念,确立学校主要领导人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人,以引起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考核,将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作为学校领导的一项重要责任目标,纳入工作考核和任期审计,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2.建立健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在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建立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内部管理体系,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既有总的管理要求,又有分类管理的细则。大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资产购置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修制度、监督和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

3.重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清产核资工作是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真正发挥有效作用的具体措施。学校要建立健全清查工作制度,定期组织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将盘点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将清查结果作为业绩考核部分。财会与管理人员要账实核对,以物对账,以账对物,全面进行盘点清查,避免流于形式。对于清查结果,分析原因,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入账。若是人为原因,应追究行为人经济责任。

4.做好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

在平时的使用中,学校要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有效利用固定资产。学校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爱惜国有资产,增强主人翁观念。

5.做好固定资产报废和清理工作

(1)分析固定资产报废原因

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时,首先应查明报废的原因,是正常的损耗还是非正常的报废。正常的损耗严格按规定的程序申请报废。非正常的报废还应进一步分析是自然灾害或是人为因素,若为人为因素,应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直接责任人追究其经济责任。为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依据。

(2)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

学校一定要按规定的程序申请固定资产报废。各个部门也一定要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避免学校随意处置、报废固定资产。

(3) 做好清理后的账目处理工作

财会部门要对处置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调账,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6.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

学校应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其责任心,以更好的发挥固定资产的效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国家节约资金。同时学校还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发挥其专业特长,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

7.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

部分学校已将固定资产在电脑中登记建册,却没有真正实现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加快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必然趋势。各职能部门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学校固定资产状况,加强和规范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管工作,同时也能合理安排国家投入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学校领导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能够全面的掌握学校固定资产动态变化,加强和规范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较好地把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是中小学正常教学的保证。各学校要从提高学校领导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现代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切实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屈晓芬.关于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

[2]朱丽红.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5)下.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讨中小学校虚拟演播室的改建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