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2016-12-20李修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3期
关键词:院感协作耐药

李修宏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院感科,青海西宁810000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及管理

李修宏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院感科,青海西宁81000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6年1月开始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比较应用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该院2016年上半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1%,较实施前的1.8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医院感染现状。

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进一步强调了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从管理层的角度突出了医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医院感染防控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一感染管理为手段,能够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全院人员的共同参与。多学科协作模式(MDT)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经验史或个体式的医疗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小组协作模式,推动医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配置,最终提高整体专业水平以及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2-3]。该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MDT,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12月该院未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期间就诊的病人为对照组,选择10 023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同时选择2016年1—6月该院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期间就诊的病人为观察组,并选择10 058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临床重点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成立管理委员会。选用分层教育的方法,在全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时了解该院院感动态,重点科室感染管理负责人进行外出学习,并加强对本科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及防控行为的培训,规范其医疗行为。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及目标,争取做到对医院感染进行主动性和前瞻性的监测方法。

表1 实施前后该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n(%)]

1.3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

1.3.1 规范性应用抗生素协作团队微机室负责对抗生素医嘱进行审核,在下医嘱之前,首先进行用药目的的核对。进行静脉用药时,药师通过应用信息系统,对药物剂量、种类进行核实,及时发现用药不合理者,并反馈给临床科室进行调整。同时联合临床药学室、医务科等科室,定期进行规范化应用抗生素的抽查。

1.3.2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团队多重耐药菌感染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有效预防该类感染的发生,该院建立联合院感科、微生物检验室、呼吸内科、ICU及协作团队,由院感科和呼吸内科专家对各个科室进行培训,临床各科室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制度,规范化应用抗生素,及时送检,微生物室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科室和院感科,院感科进行原因分析及对策的制定,动态监测医院感染的进展,避免大面积暴发,联合临床药学室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1.3.3 ICU感染协作团队ICU的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和辅助器械的使用情况较多,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该院联合、呼吸内科、院感科、护理部、检验室及临床药学室等团队,由院感科及ICU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呼吸机等各类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感染防控措施,院感科及检验科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

1.4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评价

院感科每月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和总结,并将结果反馈到临床各科室,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汇总,举行团队座谈会,就院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谈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不断改进,保证感染工作质量逐步提高。

1.5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远远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结论

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中,能够帮助全院工作人员提高院感相关知识水平以及防控意识,通过将各个防控措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例如聘请知名专家进行防控知识的讲座,ICU、手术室负责人在总结大会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报告,开展全院范围内的院感防控知识讲座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显著增加防控工作的宣传和执行力度[4],保证了各项措施的落实,综合各个科室的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该研究中可以看出,该院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1.88%下降至8.1‰,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中,有助于形成团结互助、协作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防控工作的深入展开,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1]嵇晓红,刘春湘,陈嫣红,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9): 2254-2256.

[2]魏瑛琪,关纯,邱蔓,等.多学科协作与多部门联动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 2595-2596.

[3]曹晋桂,何晓锋,崔霞,等.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技术环节与战略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 5244-5246.

[4]刘兰英,钟敏.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6,6(13):36-37.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LI Xiu-hong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Qingha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Xining,Qinghai Province,810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Meth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was 8.1 per thousan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6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1.8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first half year in 2016 and before implementation was obviou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status.

Multi-disciplinary team;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 management;Drug-resistant Infection

R197

A

1672-5654(2016)11(c)-010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3.106

2016-08-22)

李修宏(1976.7-),女,山东长清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方面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院感协作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团结协作成功易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