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某县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弱化的调查与分析

2016-12-19刘彦军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调查

刘彦军

摘 要: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一个世界难题,如何破解是基层央行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经营业绩不稳定、有效担保不足、企业信用环境差等。本文针对某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调查;建议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95%的微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通过针对某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情况的调查与剖析,归结其原因主要是:小微企业因受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有效担保不足、部分企业信用差等制约,企业融资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得到金融业的长期稳定支持,制约着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基本情况

1.某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2015年12月末,某县有小微企业279家,其中:煤炭深加工企业28家,粘土加工企业7家,高岭土加工企业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家,种养殖业197家,建材加工13家,煤炭发运4家,餐钦业4家,其它商贸服务类11家,其它制造业6家。某县中小企业尽管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偏小,无论从中小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或产值的绝对额来看,还是从其占全县工业企业的比重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是资源型企业比重大,深加工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缺乏;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空间小,生产粗放,工艺简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三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子不多。

2.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情况

2015年12月末,某县存贷款增长出现放缓的态势,各项存款余额87.77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增长4.9%,各项贷款余额19.67亿元,比年初减少1.56亿元,负增长7.35%。12月末,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2.62亿元,比年初减少1.5324亿元,负增长10.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9亿元,比年初减少0.18亿元,下降7.7%。从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情况来看,大中型企业85.2%,小微企业占14.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较低。从需求方面来看,某县前期发展中依赖煤炭行业生存的煤站、洗煤场、活性碳等小微企业生存艰难,普遍面临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等困难,大部分兼并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已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小微企业违约率大幅增加,银企信任危机加剧。

作为支农支小主力军的某县农信联社,近年来,以增强信贷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重心,大力创新业务品种,提高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发羊财”及“养生源”等信贷金融产品,全面支持某县养殖业及小杂粮加工产业。重点支持了某某养羊专业合作社贷款、某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某农牧有限公司、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贷款1.8亿元,但至12月末已有6户不能按时还款形成逾期达0.8亿元。影响其放贷积极性,12月末其各项贷款较年初下降0.97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积极性不高

当前,全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呈现结构性过剩特征。某县也遇到同样的困境,许多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差、偿债能力弱、经营困难,导致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动力不足。特别是在不良贷款率指标的考核和尽职免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向小微企业放贷的主观意愿不强。同时,金融部门过多地注重风险控制,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规模与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对贷款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抵押担保等的要求较高,也限制了部分企业的贷款投放。据调查,2015年12月未,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提出贷款的要求,满足率不足20%。

2.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1)某县的小微企业目前主要以资源加工型为主,多数企业都是利用资源优势,从事煤炭、粘土等深加工,且大多属于资源型初级加工,技术工艺落后,能耗高、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产品趋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我积累、民间借贷、内部集资等方式,且对资金的需求具有急、少、频的特点。

(2)部分小微企业诚实守信观念有待提升,现挤占挪用信贷资金,不能主动留足还贷资金等现象。部分企业主信用记录较差,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为规避银行监管,频繁采取变更股东、法人代表等方式,致银行惜贷。

(3)多数中小企业不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制作多套账表,为了融资故意夸大资产和盈利,为了少缴税款,又人为少报销售收入、盈利数据,账表不实、账实不符,使外界难以了解其真实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周转及财务状况。

(4)多数企业有效抵押品不足,且企业用地大都属于集体性质或租赁用地,不能作为银行抵押资产。

3.社会中介服务质量不高

中介服务手续多、有效期短、收费较高。评估机构由于缺乏充分竞争,收费价格相对垄断。如企业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需提供多种关资料,担保作用发挥不充分。

4.政策性担保与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银行机构对担保公司准入门槛设定较高,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处于被动的状态。担保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对需要担保的企业也采取审慎的态度,造成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授信与实际贷款差距大。某县一家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目前仅办理过3笔业务共460亿元,其中已代偿二笔260亿元、一笔也已逾期,担保公司积极性受到打击,作用难以发挥。某县早在2008年就设立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县财政安排1000余亿元,但补偿比例相对较低,银行出现1000亿的贷款风险也只能得到10亿元补偿。

三、对策建议

1.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构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在全社会中开展全面的社会诚信教育,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各种公共组织做出表率有诺必践。建立失信者出局和守信者激励的机制,建立环保、工商、质监、税务、水电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对失信企业的行为进行全国范围通报。

2.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政府部门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营造竞争充分、合作共赢的小微企业服务格局。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风险补偿比例,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考核力度,兑现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增信作用。强化金融司法保障,优化社会服务体系,支持银行清收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和处置抵贷资产,维护好银行合法权益。规范抵押评估机构收费行为。

3.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建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问责和免责制度,给予适当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在乡镇和工业园区增设服务网点,向园区、城镇、农村等金融服务薄弱区域延伸。积极开展无形资产、应收账款、订单和存货等新型抵押贷款业务,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4.小微企业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一是做好技术、制度创新,推动小企业转型发展。按绿色低碳要求,引进高级人才、先进技术、一流装备。积极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用经济实力取信于银行。二是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信用,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三是建立正规的会计财务制度。小企业要聘任有会计执业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专职会计人员,建立健全会计财务制度,并确保严格执行,使其财会信息真实可靠。

5.打造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制定适应新形势的优惠政策,充分激活民间资金,调动县内完成资本积累的原煤矿经营者的积极性,利用先前的资本积累,高起点进入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环保、节能和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完成转型发展。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尽快启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政府公益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协调指导。

6.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成长性较好,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优先扶持服务的重点,提高这些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创造优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7.优化担保方式,化解小企业融资难。充实财政担保资金,充分发挥某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并使其真正运作起来,发挥担保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促进中小企业之间资金的互助合作和联保联贷。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信贷调查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