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16-12-19陶媛王积田温薇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子分析

陶媛+王积田+温薇

摘 要: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近几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日益壮大,在其经营运作的过程中融资问题也逐渐的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进行调研,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最显著因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管理因子”和“盈利能力”对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最显著。最后针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提出能够切实改善其融资能力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因子分析

一、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合作型经济组织,是近几年来

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开展的方式与手段。“财务”作为农民专业作社的血管,只有保持正常流通,才能促进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合作社想要实现自身可持续、顺利地发展下去,融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与此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融资能力影响因素、融资能力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从合作社的内外部因素方面分析利润率、固定资产、社长因素、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合作社的融资能力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史宝成,赵凯,2013)。以及通过对浙江省现有发展相对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集有关于合作社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抵押条件、还贷情况、理事长相关能力等指标,研究分析得出自身资产规模、经营特点和合作社信用情况对融资影响最大,合作社负责人个人信息对融资影响位于其次的结论(杨大蓉,2013)。本文结合国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关政策,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为支撑,以原有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因子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以提高我省合作社融资能力为目的展开论述。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是在2015年1月份在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实地调研获取的,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双鸭山4个地区,考虑到调研对象的代表性特点,本文的调研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机、种植业、畜牧业三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统计数据本次调研共发放150份,共收回调查问卷120份,考虑到其中有15份调查问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能力方面的数据是缺失的,将缺乏代表性的问卷剔除,最终统计得到有效问卷一共105份。其中哈尔滨市占27.6%,齐齐哈尔占26.7%,绥化市占25.7%,佳木斯占20%。其中有5家合作社是省级示范,8家合作社为市级示范。

三、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

通过以合作社理事长基本情况、合作社本身的基本情况、合作社经营情况和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SPSS24.0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中四大类包含的10个因素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

根据上述对10个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报告中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可知,KMO为0.811。一般学者认为,当KMO>0.9时,非常适合因子分析;当KMO∈(0.8,0.9)时,适合因子分析;当KMO∈(0.7,0.8)时,一般适合因子分析;而在上述的检验出的KMO(=0.811)∈(0.8,0.9),表明选取的数据充足,时效性强,可以使用因子分析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在Bartlett的球形检验中结果显示Sig.=0.000<0.01,表明我们选取的10个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可以使用因子分析进行实证检验。

2.实证分析

依据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合作社信用等级、总利润、固定资产规模、与银行合作年数、贷款来源、财务完善情况、受否受到过政策支持以及是否有技术培训这10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根据表1中的10个变量特征值有2个因子是大于1的,分别为3.870、3.645;其累计的贡献率为75.153%,说明了这2个因子能够解释问题的能力达到75.153%,因此,本篇论文中最终选取因子1和因子2这两个因子作为主成分。

为了更明确的了解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能力影响因素,利用SPSS24.0软件对因子载荷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表3结果。因子1主要是由X1、X2、X3、X5、X7、X8这6种影响变量构成;这6项因素主要是反映合作社内部管理与发展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影响,而且根据表2结果所示该类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38.704%,那么将此类因素命名为“管理因子”。因子2主要是由X4、X6、X9、X10这4种影响变量构成。这4项因素主要是反映合作社盈利能力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影响,通过表2结果所示该类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36.449%,那么将此类因素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通过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情况查访,并在调查的数据中选取了10个有效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因子”与“盈利能力因子”两类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最大。

四、结论与建议

1.提高合作社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素质

管理者作为合作社的决策者、作为合作社的门面,关系到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关乎到外界对合作社的形象认识,因此管理者要积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深造和进修,逐渐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储蓄,用果断、精准的头脑去规划合作社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吸引本土大学生回家共同为家乡做出贡献,提高合作社整体形象,从而改善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

2.增强合作社自身的盈利能力

合作社发展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合作社的盈利能力越强,其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就越强,银行也就更加有意愿的给合作社提供贷款,合作社的发展就会越来越顺利,从而实现合作社发展的“良性循环”,增强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提高合作社自身的“造血功能”,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适时地推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应该有创新能力,拓展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占据更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增加合作社的盈利。在合作社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上,为合作社成功获得融资提供有力的保障,争取尽快的实现为合作社融资扩大抵押范围。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与专家交流,将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践,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在增收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史宝成,赵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因素分析--基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3(02):403-407.

[2]杨大蓉.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影响因素和融资策略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05):1130-1136.

[3]张启文,佟巧一.绥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05):272-277.

[4]刘乐,徐璋勇,王峰虎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述评[J].未来与发展,2014(03):30-34.

[5]庞金波.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黑龙江省1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

[6]杨军,许标文.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研究及实证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5(06):609-615.

作者简介:陶媛(1991- ),女,黑龙江讷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财务管理;通讯作者:王积田(1969- ),男,黑龙江望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农村金融、居民投资与理财;温薇(1980-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会计与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子分析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