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保公司影响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贷的实证研究

2016-12-19孙嘉宇秦海林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

孙嘉宇+秦海林

摘 要:基于调查问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排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担保公司担保对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银行和担保公司应紧密合作、严格把控信贷风险、有效责罚,尽可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错配。

关键词:担保公司;小微企业;信贷发放;排序选择模型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分担了风险,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银行提供的产品范围扩大,金融服务质量上升。现实中从担保的角度来看,哪些因素是导致银行倾向于向小微企业发放信贷的原因呢?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对三方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银行发放贷款的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乔治·阿克洛夫(Akerlof,1970)通过提出“二手车市场”模型,指出担保是消除不对称信息的有效机制之一,同时论证了融资担保机构的介入可以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刘祖前和周林生(2009)提出,商业银行对于接近放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呈现出“本质想放贷盈利,实际不敢放贷”局面。当担保公司等融资担保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时,可提高小微获贷、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可能,从而实现信贷市场的帕累托改进。詹和卡纳塔斯(chan&Kanatas,1985)在假定借款人支付担保交易成本所建立的模型下,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会使借款人提供更真实的信息。借款人项目预期收益越高、风险越低,所获担保往往更多,担保的使用能够降低道德风险等不完全信息问题。

本文将以担保公司担保和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发放作为代理变量通过实证进行研究。

二、实证分析

对于上述的研究假设,将基于微观调研数据,运作排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1.计量模型设计

计量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α0为常数项,αj(j=1,2,3...9)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Credit为被解释变量,因担保公司影响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贷的因素很难直接度量,采用Warrant、Project、Financial等如下9个指标为解释变量。

2.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及相关说明

本文共收集458份有效问卷,涉及10个相关问题,变量说明如下:有担保情况下,银行放贷倾向(Credit)不会、说不清、较可能、很可能赋值1~4。担保意向(Warrant)完全抗拒、较冷淡、不冷不热、较热心、很热心赋值1~5。担保公司对项目识别(Project)、财务评估(Financial)、银行对经营风险的识别(Management)几乎不可能、不确定、较可能、很可能赋值1~4。小微企业规模影响(Scale)、项目风险影响(Investment)微不足道、较小、较大、很大赋值1~4。小微企业领导人才干(leadership)很差、较差、较强、非常强赋值1~4。银行的有效监督(Supervise)、惩罚(Punishment)几乎不可能、不确定、较可能、很有可能赋值1~4。

3.计量检验回归分析

运用排序选择模型,经反复试错,得到的三个回归结果如表所示。以方程1为分析对象,可得如下结论:

5%的显著性水平上,warrant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借贷双方对于贷款项目评估不一致是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重要原因,繁荣的经济使小微企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扩大规模,以满足客户需求。理性经纪人假设下,银行更倾向于将钱贷给信息更透明,信用水平更高的大企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越是缺乏贷款支持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越得不到改善,而银行不愿放贷的态度也愈发强烈。然而,担保公司放大了企业信用,能有效减少信息的不对性问题,增加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项目的信心从而银行更愿意提供贷款。

1%的显著性水平上,financial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反应了其经营状况及可承受风险能力。据调查,近70%的小微企业使用纸质财务记录,无电子存档和财务软件,且企业财会人员稀少、随机性大,有时为制造良好“经营成果”应对不同单位进行财务造假,而企业内部又没有形成一定的制约,监管机制的匮乏也是导致企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不能被准确识别的主要因素。鉴于担保公司“高风险,低收益”的经营特征,对财务状况的准确评估使得担保风险最小,对于企业经营成果和风险的把控也越有效。

5%的显著性水平上,management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传统贷款定价理论中,用贷款预期损失率衡量风险成本:预期损失率=贷款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刚刚经营起步的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及对市场的预测把握较弱,银行每年贷款账户都存在大量贷款坏账无法收回,企业坏账由银行买单。现实中,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强,风险控制能力弱,小微企业存在的风险并不会因担保存在而消失,银行对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为风险上了“双保险”,双方共同审查会大大降低小微企业风险,从而减小银行贷款坏账发生几率。

10%的显著性水平上,scale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自由资本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是衡量公司财务结构和实力的标志,公司负债率则反应负债能力和经营稳定性。从贷款回收角度看:违约损失率=1-回收率,贷款回收率取决于银行与企业贷款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如抵押或担保方式。企业越有规模,其内部员工素质相对较高、管理更加合理、财务机制更加完善、生产更有效率。根据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早期成长阶段企业外源融资越紧,融资渠道越窄。对银行来说,越有规模的企业可供抵押资产相比更多,还贷能力较强,损失收回更有保障;对担保公司而言,其所承担的保费更低、风险更小,更愿意担保。

5%的显著性水平上,leadership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领导人才干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项宝贵财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制定者,其对于市场的观察、趋势的预测、风险的分析将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作为核心指挥,其能力集中反映了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投资组合的有效性,产品创造力的前瞻性等。好的领导人可广泛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严格控制对项目的审核批准,将各种与此相关的可能因素纳入考虑,优化项目流程,将企业逐步经营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1%的显著性水平上,supervise越大,银行放款可能越大。14年一段时间,多家担保公司违规操作老板跑路案件接连发生,这就反应出随着担保行业的发展,市场上部分担保公司虚假注资,抽逃资金,擅自挪用用户担保资金,通过诈骗行为骗取银行贷款,因此银行对小微贷款借款人资质和抵押物要求愈加严格。没有合理,合法,完善的一系列考核标准就无法确定小微企业还贷能力,若担保公司存在寻租行为并利用各种手段逃避银行责罚,为银行乃至社会所带来的利益损失无疑巨大。

1%的显著性水平上,punishment越大,银行放贷可能越大。目前,部分非融资担保公司未经审批就登记成立,而担保公司热衷与拆借、高风险投资甚至涉嫌非法集资。此时的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于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因二者存在利益风险,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有效责罚是对担保公司经营行为的另一种变相监督。担保公司拒绝代偿,会导致银行对整个担保行业的不信任,制约双方之后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融资增加了新的困难。银行的有效责罚不仅可收回信贷资金,同时对整个信贷市场做出严格监管,利于维护金融借贷秩序。

此外,Investment与Project结果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因问卷调查者大多为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决策、企业投资项目风险不太了解或没有较清楚的认识。

三、结论和建议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担保公司担保意向、对财务状况的准确评估、银行经营风险的识别、小微企业自有规模、领导人才干、银行的监督制裁都会显著影响银行贷款的发放。

因此本文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担保公司须规范自身经营及对小微企业的考核,增强员工道德素养水平,准确客观的评估小企业财务状况,防止内部寻租。2.小微企业可在一定经济能力下适当扩大规模,同时会计报表不作假,不隐匿。3.银行应严格监督担保公司经营行为,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错配,利用效率低下;对拒不履行代偿义务的担保公司严肃处理,规范借贷市场。

参考文献:

[1]G.A.Akerlof.The Market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

[2]刘祖前,周林生.论经济动荡期信用担保的发展[J].管理观察,2009(6):66-69.

[3]Y.Chan&G.Kanatas.Asymmetric Valuations and the Role of Collateralin Loan Agreement.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85,17(1):84~95.

作者简介:孙嘉宇(1995- ),女,汉族,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秦海林(1976- ),男,四川南充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财政税收、信贷配给、投资分析和体制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中国文具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的创新策略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