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若干问题探讨

2016-12-19温连生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措施问题

摘 要: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整个资产管理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增强各行业发展动力与活力,提升其科学化、合理化的经济效益,已然成为个行业管理所需迫切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当中所存突出问题作以分析,提出与之对应的有效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管理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具有更新快、移动多、品种繁多及价值高等特点,因此,通常是整个资产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往往采取的较为粗放的监管与约束方式,此乃资产管理的关键点及重难点。至此要想有效强化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于形成管人的行为、管物及管事的格局,促使资产管理能够更加紧密、合理化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推动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一、固定资产管理所存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的盲目性

因各行业资产管理较多依据的运作模式为计划经济体制持有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与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相纠缠,此种“政资合一,管办合一”的状况,便会导致各级别管理者在经济效益意识上变得更为缺乏,难以对资产经营效益性的分析给予足够重视。伴随市场经济体质的日益发展及完善,各行业在市场竞争为了能站稳脚跟,获取最大的竞争优势,未能结合自身实际,而盲目扩大规模,造成单纯的注重现今性,而对其重复性及实用性则缺乏足够关注,在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市场调查均较为缺乏的状况下,盲目性购置,相互攀比,最终结果便是所购进的设备要不就是效益差,要不是不实用、质量差,导致出现高投入而低回报或高投入无回报的状况。

2.不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一些人员在有关固定资产诸如保管、及购进等环节上,未能切实落实好自身工作职责,存在严重脱节及不协调状况。有些单位由于在使用及保管方面存在不当,导致许多设备出现丢损状况,这便会对国有资产造成严重的且直接性的损失;有些专职人员未能切实建立较为健全的报账手续,或者是在报废后、设备买入后,未能做到及时入账及核账;再或者长时间不对账,导致财物出现不符情况,这便造成财物报表存在严重失真情况,在准确性方面严重缺失。表现在:(1)对于固定资产而言,没有建立与之对应且条目清晰的监管账,未能指派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在旗下的财物部门当中,监管设立有针对固定资产的总账,但大多均具有敷衍性、走形式化,更加详细的明细账则没有。比如财物部门仅管金额与总账;设备科管理设备;总务管理家具与房屋。各个部门在明细账方面均不健全,更甚者存存在根本没有状况。各部门对设备领用后,未能做到由专门人员对其实施管理,导致固定资产在管理与使用上出现无需、混乱的情况。(2)基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而言,一些固定资产底子不明、数额不清及随意调动。(3)未能做到定期核对与清查固定资产,相关人员在管理方面及职责落实方面存在不到位及责任不明的情况。

3.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基于各行业而言,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缺乏调配使用机制,尤其是缺乏统一协调性。其一,购置合理性缺乏,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存在不准确性及盲目性状况,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联系与沟通,存在十分严重的各自为政的状况,仅顾及眼前利益及短期利益,在配置固定资产方面,单纯性的且过度性的将小而全最为追求目标。导致固定资产在使用价值上,除了未能达到有所用之外,还在隐性流失方面也十分严重,另外,还存有重复购置情况。其二,一些效益过差或已经过期的资产,长时间在仓库或者其它区域内积压,未能严格依照相关财务制度及相关要求,,开展及时、细致处理,这些过期的设备长期处于挂账状态,但却不能较好的将其应有的作用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设备,由于对其开展维修的花费,相比于其实际运行使用,存在还要高的情况,对此,相关部门则干脆将其闲置,这便造成了设备难以发挥自应有作用于价值情况,另外,还会造成诸多间接性负担。

4.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不严谨严重缺乏。依据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在计价上运用的历史成本法,而折旧不计提,固定资产负债表上所填写的固定资产项目各项金额,仅反映出其所具有的原值,而在使用中实际消耗情况,却未能反映,导致账面价值严重背离于实际价值,不能较好的将新旧制度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予以体现,伴随着不断购入的金额的日益增大,固定资产与之相对应的老化程度也不断上升,但却难以从账面上更为及时、客观的反映出来,特别是各种设备,多数为科技含量高的先进设备,具有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固定资产不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及折旧,就会导致固定资产出现十分突出且严重的失真状况。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对应措施

1.构建并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制度

基于各行业在总体发展目标方面有所明确背景下,对各方面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性规划,投资前,需对其可行性情况开展全面、细致的分析工作,最大化提升设备购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另外,所购入设备,需把控好其质量,不仅要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公开招投标,而且采购部门需要与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一道,基于自身实际及发展实况,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及市场行情及时、深入了解,在设备购入过程中,需严格把控价格管与质量关,还要保证其安全且先进。需要现有所需购置的部门,可先提出采购申请,然后,交由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依据采购需要及各项要求、流程等,制定对应采购方案,然后着手采购计划具体的编制工作,最后,交由上层领导查阅、审批,当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针对采购部门来讲,需依据各项预算指标及所指定的计划安排等,填制请购单,然后方能进行后续采购工作。当所购置设备等到位后,不可盲目签收,需对其进行安装与调试,当其正常运转之后,相关使用部门及采购部门,需对固定资产进行签字验收,而在验收当中如若发现存有问题,或者是与采购合同不相符、有出入,需向财务部门履行告知,若设备恶劣或严重者,则可拒收、拒付。

2.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1)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队伍在整体素质方面的大幅提升,乃是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及实现周定资产使用频率提升的重要保证。由于各行业下属单位或部门乃是资产的主要占有者,因此,在管理各项固定资产时,需积极落实到人,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定期的维修与保养,考核使用情况,协助实现设备在使用效率方面的提升;由经济核算员执行物资管理核算制度及负责资产卡片;需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实际考核情况,按序排列考核结果,针对需要及时淘汰,或出现损坏的设备,及时上报。利用考核方式实现增值意识的强化,对于增收节支具有促进作用。(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财产物质的入库、调拨、领用及转移等,特别要注重部门自购固定资产的相应核算与管理工作。对于各部门自购的固定资产,需对各项费用进行准确计算,认真落实新增加固定资产的各项处理工作。

3.健全会计制度,强化固定资产核算工作

可运用企业领域的有效核算方法,增设会计科目,如固定资产清理及累计折旧等,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值情况及实际价值给予真实反映。在会计核算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需善于运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如贷记“银行存款”及借记“固定资产”等,不再使用诸如“固定资金”等核算方法。至此,方能实现核算工作,更为规范化与真实化,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核算方面的差距的最大化缩小,促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与可比性。此外,还可增设针对固定资产的相应减值准备科目,处理器减值或增值,以此对会计核算各项需求给予有效需要。针对当前情况,除了要对固定资产实施清产及核资工作之外,还要对各项资产可能性损失,实施合理预计,检查固定资产,特别是那些大型化的设备,如若存在账面价值大于可回收价值时,需实施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有如此,方可对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予以真实反映,方能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作为整个资产管理中的相对薄弱环节,针对管理当中所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其施加管理,能够达到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提升其科学化、合理化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有助于各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盘晓灵,宋伟奇.浅析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7):207-208.

[2]张羽.对我国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4):50-51.

[3]何珍莲.对财务分析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财务与会计,2003(7):18-19.

作者简介:温连生(1987.09- ),女,汉族,籍贯:浙江温州,本科,作者单位:苍南县人民医院,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固定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