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古开天地》教学片段

2016-12-19◇谢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盘古斧头反义词

◇谢 彦

《盘古开天地》教学片段

◇谢 彦

师:谁来读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生质疑盘古所拿斧头的来历,师引导生讨论)

生:他把抡(lūn)读成了lún。

师:“抡”是什么意思?

生:举起来、拿起来。

师:课文为什么要用“抡”,而不说拿起大斧头、举起大斧头呢?

生:因为抡的动作幅度比较大,有气势。

(生边说,还做起了动作,把双手合拢,举过头顶)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孩子们在读“斧头”一词时,没有读出后一个字的轻声,师纠正)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提出了问题,大家共同来解决,这就是学习。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提示来学习,大家看看课本上黄圈圈里的话——我发现这一段中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

生:我发现啦,这段有很多反义词——轻重、上升下降。

生:还有天和地。

师:老师也发现了一对反义词——清、浊。大家把这些反义词勾一勾。

(生勾画)

师:我们来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读的时候,轻重缓急没掌握好)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前半句应该轻柔一些,后半句要读得厚实一些。大家听老师读。

(师范读)

生:我觉得老师读的时候,把“轻而清的东西”这几个字读得比较轻。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生读,读得很到位)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幅图画的明明是盘古用手顶着天啊,为什么课文却说盘古“头顶着天”?

师:(看图画)确实是这样啊!你真会发现问题,那我们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生读第3自然段)

师:我们能够回答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了吗?

(生望着师,无法回答)

师:看来是教材的插图画错了,老师会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发给出版社,让他们修改过来。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圈圈。

师:是嘛,那我们赶快看看。

(生读第 4自然段的旁白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师:是怎么样的画面呢?大家默读一遍这一自然段。

(生默读第4自然段)

生:我能体会到,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朵朵白云,还有清凉的风。

师:你真会想象,而且还能用优美的词语说出来。

生:我能想象到,天上的太阳就是盘古的眼睛,太阳公公每天都看着我们。

生:老师,现在就有阳光射进了我们的教室。

师:那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阳光就是盘古的眼zhá毛变的。

师:(纠正)应该是眼睫毛。

生:我想说,阳光就是盘古的眼睫毛变成的。

生:老师,我们窗外的洋槐树,可能就是盘古的头发变的呢!

生:盘古的眼珠,还能变成我们吃的柑子。

生:盘古的口水变成了岩浆,嘴巴就变成了火山口。

师:你太会想象啦!同学们可能还有很多好的想象,请把你的想象写在书旁边。

(生写话)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小学)

猜你喜欢

盘古斧头反义词
金斧头和银斧头
认识反义词
反义词 大不同
盘古开天辟地
遗失的斧头
找找反义词
盘古
盘古
没造成船,却刮了脸。
树枝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