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的阅读ú卢敦基

2016-12-19夏燕平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沈括余秋雨阅读者

文/夏燕平

学者的阅读ú卢敦基

文/夏燕平

赞阅读者

在活字印刷出现约半个世纪后,为捍卫誊写传统,德国修本海默修道院院长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撰文《赞誊写者》:『虔诚的僧人从书写中享受到四种特别的益处:珍贵的时间被用于有益的工作;书写中增长了知识;激发内心的热爱;后世因此获得特别奖赏。』他所讲的好处,只关乎誊写者,与社会无关。今天的阅读者虽不至消失,但因越少见而需越多赞:珍贵的时间被用于有益的阅读;阅读中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内心的热爱;后世因此获得特别奖赏。最后需要补充的是,阅读者与社会息息相关。

我是由《赞誊写者》而想到《赞阅读者》的。冷静一想,誊写者和阅读者还是略有差异的,誊写者“誊而不作”,而今许多的阅读者其实是创作者。如果要说与创作者的区别的话,大概是前者更多的是“从书本到书本”,后者更多的是从生活到书本,更加简单的比方或可是:学者与作家的区别。在学者的阅读者中,卢敦基是我敬重的一位。

初识卢敦基是在2008年的10月。浙江卫视号召员工在国庆长假期间观看各大竞争卫视,对照我们的节目,找出差距,提出思路。节目中心尹晓静的一段“语录”令我肃然起敬:“浙江文化和湖南文化差异甚大。湖南文化的一大特征是独来独往,无所畏惧,这在屈原、王夫之、曾国藩、毛泽东身上都可得到例证。浙江文化锐气与勇气似乎略逊,但智慧和巧干则胜于彼,历史上无敌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乃至近代的浙商等等无不诠释了这一点。浙江人不人云亦云,然而他不像湖南人那样硬干,而是在社会中寻觅以智决胜的机会,以实实在在的毅力和机巧的手段去实现目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湖南文化的精神。‘慷慨以复仇,隐忍以成事。’——这是浙江文化的特质。”我向尹晓静致以崇高的敬意,尹晓静说:“这是我老公写的。”她的老公就是卢敦基。

再识卢敦基是2012年的某日。其时正在筹备拍摄纪录片《南宋》,我的导师,《南宋》的创作指导,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影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各大影视剧奖评委路海波先生电话里告诉我说:“我正在读一本《汉书人物故事》,写得非常好,作者是你们浙江的,叫卢敦基,你是否可以去向他求教。”

其实早就认识卢敦基:金庸的博士研究生;“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重要研究者和提炼者”;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此是后来。

得益同事尹晓静之便,我和卢敦基便有了几回“鸿雁传书”,当然,主要是卢敦基先生赠送我他的大作,如《永康旧景:渐去渐远的背景》《人龙文虎——陈亮传》《好书总会复活》。

《好书总会复活》是作者的阅读札记,此中很多好书恰是因为卢敦基的读后感而在我的心里“复活”了。有些是未读的,有些是读后“无感”的,还有些是我如果不读《好书总会复活》的话是永远不会去读的。

我在撰写《南宋》第六集《伟大发明》时涉及到沈括,但苦于找不到生趣的地方,不过尔尔。后来读到卢敦基《科学全才——评〈沈括传〉》一文,记述沈括的“惧内”,煞是生趣:沈括的后妻张氏,非常“汉子”,她把沈括和前妻的儿子赶出家门,并且还不让沈括接济儿子,可见沈括生性中懦弱的一面。很后悔没有早一点读到此文,此趣闻即便不能用在《南宋》沈括身上,也可以为宋代妇女地位之独立佐一个偏证。

对于余秋雨的钦佩幸与卢先生大同,也对许多朋友聊及余秋雨。但一处不及卢敦基先生格局,即对于余秋雨“对立面”的不屑。我总以为,当今如余秋雨这样能把中国文化写得如此出神入化,如此深入浅出,如此抽丝剥茧的,无他。因此,对他的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一直不屑一顾。卢敦基在文中说道:“如果说谈谈文化还不是一件很丢份儿的事,那么,你可曾见过有多少作家、学者能让文化如此深入人心?有一个恶毒的笑话把《文化苦旅》与避孕套、口红放在一起,而在我看来,这恰恰证明了余秋雨的能耐。看一点余秋雨,知道一点历史文化,总比完全不知为好吧。至于真有文化水平的,不看余秋雨,也用不着特别炫耀。”说得真好。然后笔锋一转:指出余秋雨文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岳阳楼记》写作于岳阳楼(实不在岳阳楼)”,确实有大不该的;进而笔锋又一转:“其实,金文明这样的书(金文明著《石破天惊逗秋雨》),以前是出不来的。为何?以前编辑水平高,有许许多多这类的错误,早被编辑扼杀于摇篮之中”;接着又宕开一笔:“如今科学水平普遍提升,相应语文程度必然下降,否则社会怎能和谐发展?……据说今天的中文系学生不易找到工作了,我们这个社会基本上不再需要改字先生,错就让它错去,一般不会像贪污腐败那样会亡党亡国,没事啦。当然,话又说回来,今天中文系的学生,改起字来也没有过去可靠了”。

《寻找失落的历史》一章是《山西抗战口述史》的读后。首先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如果不是有目的,大概是不会去阅读此书的。此书在大量记述日本人在占领山西期间的种种暴行之后,也有几处不那么“一致”的口述:一个过城门的中国年轻人因为着急,鞠躬时没有达到90度,被一个日本哨兵训斥,这个中国人竟然和日本哨兵争吵并且扭打起来,而且,另一个日本哨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八格牙路”,只在一边看热闹,更有甚者,许多中国人在一旁起哄……这当然不是在为日本侵略者开脱。卢先生在发现了几处有趣的历史事实之后,发出了“立体描述历史”的感慨。我想这是一个健全社会的常态,这是一个有视野的人的格局。而一个真正从事纪录片的人,“立体描述”尤为重要,这既是真实性的要求,也是可看性的要求。遗憾的是,“这种面目几乎早为我们所遗忘,多种规范的教科书和文艺作品更为这种遗忘加速,而我们就长期生活在那样的文化中。”这样的“文化”是可悲的。

《南宋》之后真的还有“中国”——《中国村落》。本人正在为下一部纪录片《中国村落》落下“相思病”。一村一集或三村两集,显然是简单易行却很愚蠢,由中国的村落建设村落文化中提炼出不同的题目,固然是上策,但寻找到更多不同的影像和故事是一大难事。其中有这样一集的思考:离开故乡的人们还有没有心中的村落?肯定有,如“叶落归根”的意识,如“老乡见老乡”的意识,如远在海外的“家乡崇拜”的意识等,都表明中国人心里深深的乡愁意识。读到《不死的中国人》一文,我兴奋地为此题目找到一个十分有趣而有意味的例证:一个意大利律师很认真地问一个中国人“……是真的吗?中国人永远不死?”因为,“仔细想想,从未见过中国人的葬礼……”这当然是一种“彩色”的幽默。而中国人在意大利“不死”的原因是:一、大多中国人是近三十年去的意大利,去时很年轻,还不到死的时候;二、中国人低头做事,埋头赚钱,和当地人很少接触,即便有葬礼,意大利人也看不到;三、如果有人觉得身体不行了,多半会回到中国养老,很少有在那边举行葬礼的。这第三,不正是《中国村落》之“乡情”一集中极好的情节吗?

再说一句题外话,《赞誊写者》一文的典故,我也是从卢敦基《无组织的组织者》一文中读来的。

其实,我和卢敦基先生至今未曾谋面。

中国蓝联盟

猜你喜欢

沈括余秋雨阅读者
沈括
阅读者的春天
余秋雨投其所好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沈括的登山包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沈括与《梦溪笔谈》
余秋雨投其所好
阅读者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