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豆角的栽培管理与利用(1)

2016-12-19郭文场刘东宝刘佳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4期
关键词:染病豆角长春

●郭文场 刘东宝●刘佳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长春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油豆角的栽培管理与利用(1)

●郭文场 刘东宝●刘佳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长春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国各地油豆角多在冬季或春、秋两季凉爽的季节栽培。山东省、河北省油豆角的种植一般在秋末和早春;而海南省、云南省则是在冬季种植的较多;还有一些地区利用保护地设施在冬季进行栽培;东北地区则是在秋末和早春利用保护地栽培,但露地栽培面积很大。

1 品种选择

主要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市场价格、品种的抗病性和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宜选择早、中、晚熟质优、高产的品种。

2 整地施肥

3 播种

3.1 浸种催芽

用37℃温水浸种6小时左右,浸种后,将种子放在25~28℃发芽箱内催芽,经1~2天,当种子有1/4稍露幼根时即可播种。

3.2 播前灌水

直播是在播种前4~5天,先行灌水,灌透水后待土地不黏时,再翻1次,耙平。

3.3 播种时间

各地而异,如吉林省梅河口市早春塑料大棚栽培在3月上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早、中熟品种在5月上旬播种,露地栽培在5月中旬播种,秋延后塑料大棚栽培在7月中旬播种。

3.4 播种方法

采用直播,小垄栽培株、行距为30cm×50cm,大垄栽培株、行距为30cm×40cm。在垄上按30cm株距刨埯,每亩埯施三元素复合肥15kg,浇透埯水,待水渗下后,每埯播种3~4粒,覆土4~5cm,播种深3~4cm,覆土后为抑制田间杂草,用施田普500~600倍液喷洒,同时覆地膜。覆地膜能增加土壤温度,保水保肥,比露地的播种期、出苗期均提早15~20天,采摘期提前10~15天,油豆角进入市场价格可提高50%左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

播种后1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为防止地膜灼伤幼苗,应破开地膜,取垄沟的土在秧苗四周用土封严压牢,菜农称“封埯子”。当幼苗长出1对基叶时,查苗补苗,一般每埯保留3株苗,对缺苗、受伤苗和病苗等及时补换。

4.2 适量浇水

幼苗比较耐旱。当幼苗长出2~3片叶见旱时,可适当补水1~2次,土壤见干见湿。初开花期,如过于干旱,宜在临开花前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干旱季节可采用晚间垄沟低灌,降低地表温度的同时补充土壤水分。

4.3 温度

播种后至出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温度保持在15~16℃,经3~4天拱土后,对生叶展平,撤膜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在20℃时花芽发育最理想,开花多、受粉好、出荚多,在6∶00~8∶00时坐荚率最高。春播条件下气温在26℃时,开花量最多,从幼蕾至开花历时5~6天。

会计监督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广义的会计监督和狭义的会计监督。狭义上的会计监督体系是指企业常常为了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以及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的正常经营会以公开透明的状态严格接受内部的规章制度要求。其中,为了促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还有为防止贪污受贿的现象出现以及要更好地规避风险等,企业会在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4.4 适时追肥

油豆角开花结荚期应结合浇水追肥,一般每采收1~2次追肥1次,共追肥3~4次,每次用三元复合肥或腐熟人粪尿和氮素化肥交替进行。采收后期继续追肥,保持植株旺盛生长。

4.5 吊蔓上架

蔓生品种油豆角蔓长至10cm左右时要及时搭架,架竿长2.2~2.5m,结合浇水进行人工搭架,采用“人”字形花架。在晴天人工按逆时针方向吊绳引蔓上架,引蔓2~3次,植株伸蔓爬杆。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5.1.1 细菌性疫病(叶烧病)

5.1.1.1症状为害茎蔓、叶片、荚和种子。多发生在节间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居多。病部初时呈水渍样,后环绕基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样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荚被害部亦有白霉,腐烂。种子染病,种皮皱缩或产生黑色凹陷斑。湿度大时,茎叶或种脐病部常有黏液状菌脓溢出,别于炭疽病。

5.1.1.2病原地毯草黄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phaseoli Vauterin et al.),异名菜豆溃疡黄单胞菌[X.campestrispv.Phaeoli(Smith)Dye.]。

5.1.1.3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留无病虫害种子。对带菌种子用4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转入冷水中冷却,或用种子重0.3%的50%福美双拌种,或农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小时。选择沙壤土种植,采用高垄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排水。发病初期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80%波尔多液(必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5.1.2 灰霉病

5.1.2.1症状为害幼苗、茎、叶片、花及荚。幼苗染病,呈水浸样变软下垂,叶缘生有白霉层。先在茎表面距离地面约10cm处产出云纹斑,病斑周缘呈深褐色,病斑中间呈浅棕色到浅黄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部表面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有时也发生在茎、蔓分枝处,病斑形成凹陷水浸斑后萎蔫,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灰霉。叶片染病,从叶尖开始向内发展,呈“V”形斑,开始呈水浸样、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荚部染病,初呈水渍样浅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败落的病花和腐烂的病荚、病叶,如果落在健康部位可引起该部位发病。

5.1.2.2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

5.1.2.3防治保护地栽培:应选晴天早上浇水,通风排湿,将湿度降至75%以下,防止叶面结露;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在保护地发病初期,用速克灵烟剂,亩施250g,密闭烟熏,每隔7天熏1次,连续熏3~4次。或用6.5%甲霜灵粉尘剂、5%灭霉灵粉尘剂、5%利得粉尘剂,每亩每次喷1kg,早上或傍晚喷粉,每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或喷洒5%速克灵(腐霉剂)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0%美消(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咪鲜胺(火把、使百克)乳油1000~1500倍液、50%万霉敌(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200倍液、50%乙烯菌核剂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

5.1.3 炭疽病

5.1.3.1症状为害叶片、茎、荚和种子。幼苗染病,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边缘隆起,内部凹陷。叶片病斑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沿叶脉扩展成多角形小斑或多条斑,先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叶柄和茎上的病斑凹陷龟裂,叶柄受害后,造成叶片萎蔫。荚上最初产生褐色,扩大后病斑直径可达1cm左右,圆形或长圆形,中间黑褐色或黑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潮湿时,常溢出粉红色黏稠物。种子染病,出现黄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凹陷斑。

5.1.3.2病原菜豆炭疽菌或菜豆刺盘孢[Col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Sacc.et Magn.)Br.et Cav.]。

5.1.3.3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旧架材用硫磺熏蒸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稍晾后播种;或用40%多菌灵悬浮剂浸种30分钟,捞出,直接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30%~0.40%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播种。药剂用43%戊挫醇(好力克)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咪酰胺(施保力)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密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每亩用5%百菌清粉剂1kg,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施药重点为苗期和结荚期。还可用30%百菌清烟剂250~300g/亩烟熏。

5.1.4 菌核病

5.1.4.1症状为害茎部,尤以茎基部或分枝的丫口处易感染,也可为害荚。茎部染病,初呈湿腐样,皮层呈灰褐色至灰白色病变,干燥后易崩裂,有的茎组织解离呈纤维状,后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在茎病表面和髓部生鼠粪样黑色菌核。荚染病,表面亦长满白色菌丝体,后纠结形成菌核,致荚腐烂。

5.1.4.2病原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 Bary.]。

5.1.4.3防治土壤消毒:在播种前20天左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8g/m2,或20%地菌灵(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5g/m2拌细干土1kg,撒在土表或耙入土中,然后播种。发病初期用6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乙烯核菌剂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8~9天喷1次,连续喷3~4次。棚、室发病初期,用45%百菌灵烟剂或10%腐霉利烟剂250g/亩,每隔8~10天熏1次,连用或与其他方法交替防治3~4次。

(待续)

猜你喜欢

染病豆角长春
偶感
初夏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词语对对碰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氤氲豆角香
印语长春
夏日豆角饭
爱 情
走进长春净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