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课程“以赛带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016-12-18

四川水泥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职业高职

赵 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113122)

《建筑结构》课程“以赛带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赵 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113122)

高等职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践性、技能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筑结构》课程采用“以赛带训”教学模式是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筑类相关专业一门传统的专业课,它主要讲述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建筑结构的设计内容和方法。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壮大,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寻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此,“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被提了出来,它代替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要求。

一、《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习题、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等工作打下基础。《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它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与其他建筑类课程,如建筑力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在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只是作为听众做在座位上。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观念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的现代教育职业教育观念转变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以赛带训”教育模式的优点

“以赛带训”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摒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实现教师在赛中教、学生在赛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职业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赛带训”的教学模式能够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职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比赛的模式贯穿进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真正体现“以赛带训”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规模的职业竞赛,如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竞赛、交流,既可以肯定自己的能力,又能与其他学校的优秀选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建筑结构》课程“以赛带训”教学模式的应用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即BIM系统)的概念逐渐被建筑业所重视,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系统的概念源于美国,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高外已经有许多高校将BIM的概念引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BIM系统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五大特点,如果将BIM系统与高职职业教育的建筑类课程向结合,就能解决学生学习直观性不强、概念模糊、理论强于实践的问题。

同时,随着建筑业BIM系统应用外围的扩大,与BIM系统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多。如全国高等学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广联达算量大赛等。如何将《建筑结构》课程与BIM系统结合进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就成为当今《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是以结构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是理论性相对强的一门课,专门课的计算量很大,要求学生掌握的规范、计算原理及方法很多,属于传统设计为主的课程。与结构设计相关的BIM软件就有PKPM结构设计软件、斯维尔建筑软件等。由于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职业能力的实用技术性人才。高职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从事设计类工作的概率很小。结合上述问题,高职建筑类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授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规范,设计理念为主。因而,在理论知识讲述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按照比赛的要求,加强学生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真正实现《建筑结构》课程与“以赛带训”教学模式的结合。

通过近两年学生参见省级及全国比赛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以赛带训”教学模式还是非常欢迎的。相对以前枯燥的理论计算,软件操作即有趣味性和成就感,又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动力大增,教学效果较以前提高很多。

图1 学生参赛作品

五、结论

《建筑结构》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一门学科,对于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需要考虑适合培养学生职业的教育模式。因此,将“以赛带训”教育模式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相结合,是《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将比赛深入的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提高在教学效果,最终达到高职教学的目标。

G322

B

1007-6344(2016)03-0287-01

?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