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技战术特征分析

2016-12-16陈真张晓玲

武术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技战术跆拳道

陈真+张晓玲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的总体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方面应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女子-67Kg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方面,为女子竞技跆拳道技战术运用的训练提出改进的意见,文章的目的在于对我国跆拳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以及实际竞技比赛中的技战术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跆拳道 女子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1—0078—04

1 引言

跆拳道是一种主要使用腿及拳进行对抗的韩国格斗术,吸收了诸如中国武术、日本柔道等许多国家的武艺精华。而竞技跆拳道是运动员在相应的规则下,使用各种跆拳道技术以达到战胜对方的一种竞赛活动,这就要求在竞赛中使用的动作实用、有效。本文收集了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运动员进入前八名的15场比赛录像,经过仔细观察和统计,分析女子运动员各项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及得分情况。找寻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方面应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女子-67Kg运动员战术的运用方面进行探讨,为女子竞技跆拳道技战术运用的训练提出改进的意见,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我国跆拳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以及实际竞技比赛中的技战术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北大学图书馆检索跆拳道方面的书籍,系统了解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运动员技战技术的动作要及概况;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途径检索跆拳道女子技战术的期刊、论文,提炼一些可以借鉴的知识与观点,为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2.2 录像观察法

观察分析了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运动员进入前八名的15场比赛录像 ,对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2.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7.0和Excel 2016数据处理软件,对录像观察获得的数据进行详细处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比赛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运用分析

3.1.1 女子运动员在跆拳道锦标赛-67kg比赛中技术动作的总体使用次数

由图1可知:从跆拳道技术运用的次数和所占比例上来看,侧踢技术位居第一位,使用了317次,占调查的27.42%。后横踢位居在第二位,使用了254次,占调查的21.97%。前横踢技术位居第三位,使用了240次,占调查的20.76%。下劈位居第四位,使用了165次,占调查的14.27%。后踢技术位居第五位,使用了95次,占调查的8.22%。非常规技术位居第六位,使用了62次,占统调查的5.36%。拳位居第七位,共使用了23次,占调查的2.0%。这说明前横踢、后横踢和侧踢由于拥有技术动作简练,得分手段容易等特点,仍是跆拳道女子的主要技术。但后踢、非常规技术和拳使用会造成身体重心不稳,背对对手等技术不熟练的运动员轻易不敢使用,故使用次数较少。

3.1.2 女子运动员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运用技术的总体特征

由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15场的比赛中,侧踢技术位居第一位,运用了317次,占统计的27.42%。后横踢位居第二位,运用了254次,占统计的21.97%。前横踢技术位居第三位,运用了240次,占统计的20.76%。下劈位居第四位,运用了165次,占统计的14.27%。后踢技术位居第五位,共运用了95次,占统计的8.22%。非常规技术位居第六位,共运用了62次,占统计的5.36。拳位居第七位,共运用了23次,占统计的2.0%。这说明这说明前横踢、后横踢和侧踢仍是跆拳道女子的主要技术,后踢、非常规技术和拳等使用次数较少。但是由于其高分性特征,在比赛中使用的次数有明显提高。

3.1.3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运动员击打部位得分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女子运动员在击打部位得分中,攻击腹部得分为64分,占调查的67%,而攻击头部得分为32分,占调查的33%。由此可见,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得分部位中,击打腹部的得分基础分值占67%,仍为主要得分方式。但是击打头部得分,也上升起来。运动员大多通过“多次少分”头部“少次高分”的得分方式,来取得比赛的胜利。

3.2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运动员战术分析

3.2.1 女子运动员交手的次数和时间分析

由表2数据可以得出,在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比赛中,共交手1156次,用时 1438 秒,场均24.3 次交手和场均25.2 秒交手 。第一局中运动员平均5.2 次交手 ,4.95 秒的交手时间 ,每次交手用时0.94 秒,第二局交手462 次,用时584秒,平均交手9.85 秒,每1.05 秒交一次手 。第三局交手次数和时间各为 478次和584秒,平均交手时间和次数为1.0秒和9.73次。第四局则为统计中最少的,不管是交手次数、时间还是平均交手次数、时间。

第一局是比赛的开始,由于对战双方对对方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清楚,在技术的运用上都比较谨慎。就造就了运动员的交手时间、次数和得分都较少。第二局双方对彼此的技战术都有一定了解这一局是比赛的关键一局,领先一方试图在该局保持领先优势,落后一方则希望在该局反败为胜。在该局中,运动员的交手次数和时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局是比赛的关键局,在这一局中,落后一方会加大进攻节奏来扭转落后的局面,各种进攻、反击及高位技术的运用频率必然会显著增加,导致比赛的对抗节奏更快;而领先一方为保持优势进而取得比赛胜利,必然会提高比赛节奏以使用对手的强烈进攻。因此,交手次数、时间达到最高值。在第四局即加时赛,由于体能的下降以及突然死亡法,希望通过最少的交手次数和时间来获得胜利。

3.2.2 女子-67跆拳道比赛中常用战术使用情况

由表 3 可以分析出。防守战术在比赛中使用次数为306次,占统计的第一位,其次为攻防转换和进攻战术,各为116次和89次。但是在得分方面,攻防转换却位列第二,尤于战术的隐蔽性、多样性等造成的。这说明防守战术和攻防转换战术在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比赛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在教练员的知道下运动员自身都要加强主动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攻防转换的练习,不能只擅长某一种战术,在练习中做到三种战术均衡发展,每种战术加强练习,提高战术的训练质量。

3.2.3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进攻战术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在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进攻战术中,间接进攻占首要位置,占统计的59%,其次为连续攻击,占到23%,最后为直接进攻。而直接进攻中则以抢攻为主,强攻很少。出现强攻战术也是由跆拳道女子的身体素质在能力具备的情况下、出现的。强攻战术较耗体力,一般女子-67运动员很少使用强攻战术。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女子跆拳道进攻战术中主要使用间接攻击和连续攻击。主动进攻使运动员能有目的的、快速的在比赛中建立优势,但进攻只是战术中的一部分,不能有效、全面的处理比赛中复杂情况。

3.2.3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防守战术分析

由可以看出,对女子跆拳道-67kg防守战术分析中,主要包括破坏战术、格挡战术和身位战术。其中身位战术是使用较多,占统计的42%,并且身位战术主要由闪躲和贴靠组成,各占33%和12%。由此可以说明女子运动员脚下的步法移动占有重要性。所以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要更加注重步法防守的练习,通过步法、闪躲和贴进、提高步法防守的效率。防守战术能够极大的瓦解对手的进攻。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大多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是因为单纯的防守一开始会有优势,但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会逐渐减弱,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动。

3.2.4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67KG攻防转换战术分析

由表4可以得出,在调查的攻防转换战术中反击后迎击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为183次,占统计的44.53%,第二位为反击后进攻,为131,占统计的31.87%,最后的是进攻后反击,为97次,仅占到23.60%。任何一种战术都没有说能把进攻和防守完全分离的,在比赛中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才能在赛场上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运动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使用不同的攻防转换战术,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语

(1)侧踢、前横踢和后横踢运用次数最多,占到统计的六成以上,其次为下劈、后踢、非常规技术和拳。还可以推断出前、后横踢的使用趋于平衡,侧踢技术的地位提升,下劈技术反下降,拳开始得到重视。(2)侧踢、前横踢和后横踢在运动次数和得分方面,在总体上是成正相关。但是后踢、下劈等,虽然在运用次数上少,但是得分却高,使得在赛场上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比赛中完成动作的数量,以及比赛的强度、得分均明显上升。(3)运动员在击打部位得分中,技术攻击头部成为本届比赛的一大亮点,占到 统计的4 成以上。但击打腹部仍是得分的主要部位,总的部位得分手段为,腹部少分多次,头部高分少次。(4)运动员的交手次数、交手时间和得分整体都得到了增加。这就大大提高了比赛的激烈性。对运动员的技术完成度与心理抗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的分配体能及合理的运用技术成为考虑的重点。(5)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战术中,防守战术运用最多,共使用了306次,比统计的一半还多,其次是主动进攻和攻防转换战术。(6)在进攻战术中,根据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特点,主要运用在间接攻击和连续攻击。二者占到统计的81%。从进攻战术中看到进攻的同时做好防守,攻防转换。 在防守战术中,步法防守是最主要的,通过闪躲,贴近,来弥补女子运动员脚下的步法。步法之后的灵活应用到攻防转换,缺一不可。攻防转换战术中,反击后进攻,占调查的44.53%,第二位为反击后迎击,占调查的31.87%,最后的是进攻后反击,仅占到23.60%。由此可见,女子运动员的防守、攻防转换的应用能力较好。

参考文献:

[1]张 丽. 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1-26.

[2]黄 鹤,蒙 华. 当前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单个技术运用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41-44.

[3]高志红,马振水.2004 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技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6(3):121-123.

[4]程磊等.2006 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133-135.

[5]黄宝宏,高志红. 2008 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J].2009(3):31-34.

[6]方 伟. 跆拳道技战术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1-28.

[7]史东林等.我国女子跆拳道竞争对手技战术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7):60-63.

[8]王林福等.2010 年世界杯跆拳道比赛技战术使用情况及中外对比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69.

[9] 申 旭.2007 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技战术应用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1):69-71.

[10]刘静春,车九菊.从韩国跆协深化新规则的举措看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7-128.

[11]高志红等.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4):86-89.

[12]曾于久.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及其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2005(2):83 -87.

[13]王 彬.新规则下大道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4(1):50-52.

Analysis of 67 kg Womens Technology and Tactics Characteristics in 2015 National Taekwondo Championships

Chen Zhen1 Zhang Xiaoling2(1.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619,China;2.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Shanxi 03005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zes the genera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t tactics of 2015 National Taekwondo Championships athletes, and fi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womens taekwondo athletes tactics appl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omen - 67 - kg players tactics application, the study tries to find some improving proposals for the womens competitive tactics trai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hinese taekwondo coaches to guide athletes training and the actual competitive game tactics application.

Keywords: Taekwondo women technology and tactics

猜你喜欢

技战术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嘻哈跆拳道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嘻哈跆拳道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嘻哈跆拳道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