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漠公主的眼泪

2016-12-16李保民

新疆人文地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楼兰山崖风沙

李保民

在维吾尔族先民的古老传说中,库木塔格沙漠的腹地掩埋着一座古城,从沙漠腹地涌出的千眼泉水就是古城死而不屈的一个佐证。而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国之后,仍然因水土流失、战乱迭起、国破家亡不得不逐水而居的楼兰后裔们则说,库木塔格沙漠之所以能和现在的鄯善县比邻而居,忠诚相恋,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沙漠涌泉千年流”的人间奇迹,是因为楼兰公主(沙漠公主)用她的生命感化了天地万物。那一汩汩的泉水,就是楼兰公主(沙漠公主)的眼泪。

叮咚滴水泉

出鄯善县城西南,沿树木葱郁、荫天蔽日的树柏沟南行,不到三公里处的左手路边,原先有一个醒目的路牌:滴水泉。

拐下路基,穿过两旁的民居和林带,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一条春夏秋三季都流着水的水渠挡住了去路。水流随季节的不同或大或小,或急或缓,然而渠水很浅,小车、行人都可涉水而过。这时,你就会听到,隐隐的有另一种水声从右前方的一片树林中传来,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再前行约50米,水流的声音愈发清亮,是那种听在耳中却叮咚在心里的泉水声。

这一片林木,紧贴在沙漠的身边,高大茂密的枝叶遮住了烈日,挡住了焚风,也遮掩了身边的黄沙。身处其境,清风徐来,凉风阵阵,令人丝毫不觉得已来到沙漠的脚下。泉水声来自贴近沙漠边缘的一处山崖上,山崖高约8米,山崖之上便是浩瀚的库木塔格沙漠。在山崖的底部,有一个直径约3米的圆洞,一股泉水以井水、渠水的姿态从洞中汹涌而出,通过约3米长的明渠后,顺山崖滴水成串,串串成束,飘洒着一束束滑落下来。没有人知道这股泉水的源头在哪里,也没有人清楚泉水从何时开始以这样的姿态飘落人间。然而,当地人心里都清楚这泉水的珍贵,因为,这是“沙漠公主的眼泪”。

在古老的维吾尔族民间传说以及相关的史料中有这样一个记载:维吾尔族的先民们曾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过一个美丽的国家,取名为鄯善。因为战火的蔓延和水土的流失,鄯善国破人亡。先民们逐水而居,来到了楼兰。到了公元前77年,楼兰国湮灭,遂更名为鄯善。不幸的是,这个鄯善国又水枯粮尽,从此,漫天的风沙总是追随着一路逃亡的楼兰(鄯善)人。楼兰(鄯善)人每到一地,每建起一座城池,几年后总是被风沙无情地掩埋。约公元5世纪前后,楼兰(鄯善)人来到了现在的鄯善县所在地,耗尽最后的心力建起了城堡,然后集体来到城堡的东南方,跪地祷告,祈求上苍眷念体恤,让他们在此安家落户,从此不再受那流离迁徙之苦。

3年后的一个春天,楼兰(鄯善)人一觉醒来,他们日夜担忧的漫天风沙呼啸而来。绝望的楼兰(鄯善)人不再恐慌,而是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着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这时,国王唯一的女儿楼兰公主走出了宫殿,一身盛装的艾德莱丝绸在黄沙中显得格外醒目。她一脸肃穆地面朝黄沙袭来的方向跪下,双手举起,然后匍匐在地。等她再直起身子时,手里多了一把锋利的尖刀。她对着满天的风沙大声喊道:“万能的风沙之神啊,我们都是忠诚而善良的平民,请你可怜可怜我年迈的父母,可怜可怜我饱受苦难的子民们吧。现在,我把我的生命献给您,请保佑我们的子民和后代们世世代代平安、幸福吧。”

楼兰公主的鲜血迎着风沙喷洒了过去。闻讯而来的楼兰国王和臣民们围着楼兰公主痛哭不已。这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风沙慢慢地消退了,天空重新变得蔚蓝,空气异常的清新。人们抬着楼兰公主,走向城堡的西南,为楼兰公主选了一块依山傍水的墓地。当楼兰公主的遗体放进墓穴的时候,旁边的一处山崖上突然有一股泉水渗出山崖,一滴一滴、一串一串落在墓穴的边缘。老人们说,这是楼兰公主的泪水,是提醒我们现在要感恩惜福,今后需涌泉相报。于是,先民们就把这股泉水取名为“滴水泉”,把楼兰公主改名为“沙漠公主”。

传说终归是传说,历史却是事实。库木塔格沙漠的形成大约始于汉代,主要是因为风带沙堆积而成。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的东南风和达坂城风口的西北风,携带大量的细沙,经过长风程,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形成“有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这一山型的沙漠东西绵延62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是新疆的第三大沙漠、中国的第五大沙漠。每年的春天,鄯善县城都时时会刮起漫天的风沙。可是,因为千百年来风向的交汇点始终在鄯善老城南端,而且西北风常年大于东南风,因此风沙再大,也没有一粒沙子刮进城来;再大的沙丘移动也封不住滴水泉的洞口,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沙漠泉水千年流”的人间奇迹。

当地文人感此传说,以一首《古风·滴水泉赋》记述了滴水泉的现实情境:

君不见滴水之恩涌泉报,亘古哲理天地昭。

君不见沙漠绿洲邻千年,楼兰公主美名娇。

泉水叮咚滴水泉,春日柳絮漫漫飘。

火洲焚风吹酷暑,盛夏凉爽此逍遥。

传闻南疆多民众,千里迢迢把水捎。

醍醐灌顶圣泉沐,洗去凡尘乐陶陶。

青青草,胡杨高,滴水泉边走一遭。

和谐社会思安定,滴水叮咚响九霄。

灵秀沙中湖

实际上,在库木塔格沙漠边缘东西长约10公里的林带中,有数十处从沙漠腹地涌出的泉水,无声地滋润着沿线的良田和林木。在沙漠公园里,散见的有四五眼泉水,似乎是从地底下涌出,不见水流,只见泉眼边的细沙涌动。这些沙泉被冠以迎客泉、蝴蝶泉、响沙泉、双龙泉、金勺泉等美名,成为游客观赏沙漠涌泉这一奇迹的景点。而在沙漠公园的最东端,距景区大门约3公里处的林带中,有一个千泉汇聚、涌泉成湖的“沙湖”。因为其处在沙漠与城市紧密相连的核心地带,而湖面呈椭圆长形,一头尖圆,另一头浑圆,在蓝天、绿树的掩映下,湖水清澈而碧蓝,人们认为这更像是“沙漠公主的眼泪”。这一滴眼泪,明眸于沙漠与绿洲之间,善睐着自然与人类同行;这一汪湖水,诠释着一方水土的神奇,也成了人杰地灵的佐证。

这个由千泉汇聚的沙湖,被日益富足的人们“发现”时,湖面占地面积不足3亩,应该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然而,她也应该是世界上最说不清历史、道不明来源的湖之一。环沙湖四岸,有近百种树木,有的已经存活了三四百年,它们是否是最早的守护者抑或是见证者?

如今的沙湖,已扩至占地72亩,湖面上修建了湖心岛、连心桥;四周栽植了更多的树木;南岸开辟了直通沙漠的通道,北岸修建了连片的葡萄园;湖区增设了宿营、野炊、垂钓、采摘、游船等众多文化旅游项目。和着清风,划着小船,探湖底的千泉涌动,看湖中的野鱼游弋,倾听楼兰公主的传说,感受沙漠绿洲的神奇,日益成为四方游客来库木塔格沙漠游览的一种追求和享受。

神奇沙漠水世界

滴水泉、沙湖,是沙漠公主情义的眼泪,是沙漠馈赠人类的礼物,是大自然的杰作。而在距鄯善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库木塔格沙漠腹地,2016年4月,却赫然出现了一片稻田和一汪池水。稻田和池水比邻而居,在无尽的黄色沙漠中,稻田像是一块绿色的地毯,飘舞着一条条绿色的丝带,而水世界则像极了一双深情的眼睛,水汪汪地日夜守望着沙漠,守护着稻田。

沙漠里不仅能种地,而且种植的是水稻,因此定名为:沙漠水稻。而有了这一池灵动的池水,沙漠不再是令人谈之色变的死亡禁地,沙漠的世界顿时变得温暖而充满了希望,所以名之:沙漠水世界。然而,鸟瞰这一池水,则像是一滴巨大的眼泪,滴落在浩瀚的沙漠之中。这是不是“沙漠公主的眼泪”?

池水约近1 000平方米,水源为机电井抽水,人工注入,水池与稻田底部有管道相连。机电井的水注入水池后,炽热的沙漠地温和四面八方涌来的焚风可迅速把池水晒热,既达到了游泳的水温,又满足了稻田用水的需求。在设计方案中,这样的水池要建造两个,建成后就会完美地呈现出沙漠的“一双眼睛”。

沙漠是生命禁地,而水则是生命之源,在炎炎夏日的沙漠腹地,谁也想不到不仅有一片翠绿的水稻,还有这一汪碧蓝的池水。既能观赏沙漠和水稻,又可纳凉避暑,还能游泳健身,一时间,闻名而来的游客蜂拥而至,周日和节假日游泳池爆满。感觉在沙漠上,身体在碧波中,灵魂的震撼、肉体的轻松,对生命的一点顾忌、对自然的无限挚爱,这些,此时神奇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奇妙的感觉,这种全身心的放松,全方位的融入自然,舍此地而无它。

这里,原先就是人们自由选择的一处沙疗场所,距离县城很近,从东巴扎乡和辟展乡有两条路可以来到这里。这里的沙丘不高,地势开阔,视野宽广。身南是浩瀚而炽热的沙漠,身北却是连片的农田和田间地头一排排的绿荫大树,有人气,接地气,来正气,得大气。沙漠水稻和水世界在这里建成后,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沙疗者。此时他们看在眼里的,不仅仅是无边无尽的沙漠,还多了罕见的水稻,多了不可思议的沙漠之水。

沙疗者沉浸在沙漠的热情里,观赏者沉迷在水稻的神奇中,游泳者沉醉于温暖的水面上,沙漠公主看到这些,那一汪碧蓝的池水当是她流下的幸福的泪水。

猜你喜欢

楼兰山崖风沙
楼兰一直在沉默
时间的年轮
沙枣花
都怪祖先
山海经
楼兰古国
像小狗一样嗅嗅
风味小吃
山崖上的野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