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老书场

2016-12-16杨忠明

科学生活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书场艺人

杨忠明

19世纪可以说是上海老书场的鼎盛时期,创办的书场有300多家,从最初的南市、黄浦一带延伸至虹桥、静安、浦东、杨浦、虹口等地区。

旧时沪上四马路青莲阁、福建北路玉茗楼、广东路万云楼、东棋盘街春江花月楼、十六铺称心如意楼,邑庙内松鹤楼、桂花厅、湖心亭,咸瓜街三阳楼,西康路明月楼,牯岭路湖园等都是老听客熟悉的书场。创建于1890年的汇泉楼对于造就评弹演员、扩大评弹影响起过积极作用,弹词女演员范雪君在此演出《啼笑因缘》大获好评。宁波路493号南园书场,场内台椅用红木制成,华贵典雅至极。西藏路上东方书场是老上海设备最好的书场之一,有600余个座位,冬置皮垫、夏铺草席,所聘艺人多是“响档”。浙江路天津路口的萝春阁是朱耀祥、赵稼秋首演《啼笑因缘》的书场。山西路南京书场1941年春节因演《三笑》而轰动上海。西藏书场原是新世界游乐场附设跑驴场,四十年代改为米高美舞厅,后成为专业书场。新仙林书场原是舞厅,因杨振雄在此演《长生殿》而名声大振。红星书场原为纽约夜总会,四十年代始演评弹,是上海市北的重要书场。

早期的老书场进场时要买“竹筹”,亦称“签子”,凭此入场。竹筹阔约一寸,长四至六寸不等,上烙有火印号码。书场门入口处,悬挂每场演出书目和演出者名字,内容用油漆书写于木牌上,旧称“水牌”或“书牌”,知会听客。书场如属简陋的茶馆,则说书台就摆在平地上,此则谓“平台书”;书台以砖或木垒起,高出地面,便于后排听客聆听观看,此则称“龙桌”。旧式的书场设长台或方台,两旁放长凳或靠椅,台上可以放置茶具。凡书台前方的长凳或靠椅大都为年长而听书资历较深者而设,以示尊重优待。椅背上往往有一圆形杯架(木质或铁条丝),可供后面一排听客放置茶杯。

说书先生的演出台上放置醒木、折扇、手帕、茶杯和乐器等道具,而他们的座椅较普通座椅要高,因此椅前脚下须以小凳搁脚,其用意在于用乐器时可将脚部托起,便于弹奏,而唱声用气,发自丹田。台上坐于右侧者为说书的当舵手,称为“上手”,操三弦;坐于左侧者为“下手”,是配角,弹琵琶;如此二人合演谓“双档”。倘三人同台,坐于中间者,除弹琵琶外,也弹秦琴或二胡。

以前书场一般演出三档书,叫连档书,称“中篇评弹”,也有各不连贯的短篇书。凡在台上正在上演的时间将届要落档时,台上悬挂的红灯点亮,则是对演员收书换档的示意。听众倘对演员不满,即高叫“倒面汤”(意思是叫书场人员准备洗脸水,让演员下台洗脸)。到书场听书的客人也有携家眷和小孩的,书场内除了供客香茗一杯外,也有其他小食售卖,饿了还可以叫生煎馒头、蟹壳黄、火腿粽子和泡茶送毛巾的服务。书档中间休息片刻,往往是服务员收茶资小费卖小点心的服务,十分热闹。书场东主负责聘请说书艺人、生财设备、水电煤茶叶;领班负责毛巾、雇佣服务工,领班和职工的收入靠服务小账,场东和艺人四六拆账,即场东拿六成,艺人拿四成。

从前说书人到苏、浙、沪地方书场演出叫“跑码头”。评弹艺人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常熟角里吃肉,无锡角里吃粥”,局外人不知其意。原来旧时常熟书场中老听客学识渊博,对评弹艺术研究很深,倘若说书人在台上表演出现失误,次日听客在吃早茶时会同演员交流提出意见,有利于演员在艺术上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书场艺人
潘俊芳:指尖上的守艺人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大关街道西一社区百姓书场重新开门迎客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当代评弹书场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
——苏州光裕书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花灯艺人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