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2016-12-16游正锣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游正锣

(泸县环境监测站四川泸州646100)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游正锣

(泸县环境监测站四川泸州646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十分必要。本文就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步提供帮助。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有效分析,及时发现环境存在的问题,为环境保护工作决策和方法制定提供技术依据,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环境监测技术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概述

1.1 环境监测的常用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监测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常见的监测技术包括。

1.1.1 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微生物学、分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等有效结合发展出来的,在环境监测中普遍运用的主要有PCR技术和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其中,PCR技术操作简单,并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应用广泛,可以有效预警环境问题。

1.1.2 3S监测技术。3S监测技术是通过综合全球定位、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的综合运用,来快速、高效、准确的收集、处理信息,实现对环境的监测。以水环境监测为例,利用3S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等监测[1]。

1.1.3 物理化学技术。物理化学技术是环境监测的主流,物理科学、高分子化学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开发出了一系列应用于环境监测的技术。其中,常见的物理技术比如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能够准确得到环境污染中物理因素含量,对土壤、水体、空气等的监测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发现光、热、噪声以及电磁辐射等污染。常见的化学监测技术有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以及离子色谱等,可以有效测定环境中某种特定污染物成分的含量,起到环境监测的作用。

1.1.4 信息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加普遍,对环境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发挥着重大作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包括PCL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PLC技术可以实现环境监测的远程控制,运用于水环境监测中,能够对河流水质、流速和水文等水文状况全面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监测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命令传达,可以在基站中完成整个监测工作,有效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效率。

1.2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1.2.1 在监测系统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标准的现代环境监测系统,覆盖了土地、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以及大气等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监测,在监测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方面也有所成效。同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也日益完善,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环境监测建立起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高速、准确处理,为全天候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保障。

1.2.2 在监测手段方面。如上所述,在环境监测手段中,物理监测技术、化学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监测更多的环境污染因素,监测的灵敏度不断提升,对环境监测工作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效率大大提升,能够在更短地时间内得到环境监测分析结果,缩短监测时间,对环境监测结果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2]。

1.2.3 在监测仪器方面。在各种环境监测技术中,其监测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专门的仪器,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效促进了监测仪器的发展,监测仪器的种类更为丰富,仪器的精确度不断提升,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在监测仪器当中,除了部分昂贵的大型仪器外,大多是可以轻便携带的,避免了传统实验室分析效率慢的不足,适用于多种场所的环境监测,尤其是突发性环境时间,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数据,为后续环境问题解决提供有效依据。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环境监测的信息化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监测任务量繁重,环境监测的对象复杂,在未来的环境监测当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效率,实现全国范围内监测数据的互通和共享,以便对全国环境有更为全面、深入的掌控。因此,信息化是环境监测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库,构建全国性质的监测信息网络和平台,实现各个环境监测网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进步的有力保障。

2.2 环境监测技术多样化

我国现阶段已经发展出了许多环境监测技术,在传统物理、化学监测技术外,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以及生物技术等也都被应用于环境监测当中,监测技术多样化已经初现端倪。就整体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技术水平稍有不足,大多偏重于被动监测,自动监测水平较低。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被运用于环境监测当中,多样化趋势不可避免,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应用更为全面和成熟。

2.3现场快速自动化监测

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技术中,虽然便携监测设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大多只能实现简单的现场监测,在监测过程中,还需要人员的全过程监督,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监测效率、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现场快速自动化监测十分必要,能够实现全自动在线控制,快速地将污染物检测出来,提高检测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缓解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

2.4 环境监测设备应用广泛

在现代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应用当中,受制于财力、人力等要素,从整体情况来说,监测仪器设备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只有部分大型的环境研究机构才有先进、高端的监测设备,在分布情况上,也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区域间不均匀,降低了环境监测水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随着对环境保护重视的进一步增强,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投入势必会不断增加,加上监测技术的快速进步,环境监测仪器会向着微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应用也会更为普遍,地区间环境监测水平更加平衡,提升我国整体环境监测能力[3]。

2.5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完善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和仪器的使用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监测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中,监测流程、数据结果的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对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势必会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为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提供保障。

3 结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保护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要充分利用好环境监测技术,准确、及时、有效地发现环境当中存在的不良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可行的应对和改正对策,来预防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保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兰红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8:114+116.

[2]赵燃,崔再斌.中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6:20-21.

[3]王磊,秦宏伟,陈璐,等.环境监测技术及其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分析计量,2015,04:103-106.

图1 不同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下的路段分布

数据表明,毕节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有小幅度转好现象发生。但超标路段占监测道路总长度的一般以上。这说明该路段内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区域声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可能与机动车数量有增无减、防治措施疏于管理等有关。

3 结语与讨论

3.1 结语

2014毕节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污染程度较2013年呈现出小幅度好转之势。但超标路段仍然较长,需要进一步改善噪声质量状况。

3.2 讨论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毕节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声环境有所改善,究其原因可概括为:(1)毕节市市政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交通干线拓宽、扩建,城市结构和布局依据人口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削弱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强度;(2)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建筑工地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实行统一监管;(3)主管部门心系民生,设置环境保护举报电话,加大力度查处扰民噪声源,多渠道多措施控制和防范噪声源。

参考文献

[1]侯瑞,霍自平,崔凯杰.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

[2]伍应兰.毕节试验区打响“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民生攻坚战[N].法制生活报.2014-11-19.

[3]李健,孟亮.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与控制防范分析[J].北方环境, 2011,5(5).

[4]国家环保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S]. HJ 640-2012.

[5]朱俊.交通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交通与运输,2009,(1):22-23.

张春鑫(1986—),男,吉林通化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饮用水、废水、废气、噪声现场监测及编写监测报告等工作。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看广东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的论述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