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

2016-12-16黄胜梁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机械化标准化水稻

黄胜梁

(福建省明溪县沙溪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明溪365203)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

黄胜梁

(福建省明溪县沙溪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明溪365203)

摘 要:阐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包括育秧准备、床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秧苗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运移栽等,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关键词: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机械化;标准化;自控化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农村集约化经营规模逐渐扩大,明溪县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出国劳动力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特点推行水稻工厂化育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机插秧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水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也得到很好的帮助。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集机械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专用育秧设备在育秧盘内撒土、播种、洒水、盖土,然后釆用自控电加热设备进行高温快速破胸、适温催芽及大棚硬化的先进工艺。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为水稻机械化栽插提供较高素质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在双季水稻生产乡镇,尤其是早稻育秧能有效减轻“倒春寒”及烂秧的影响,为农业粮食生产赢得了栽插时间[1]。2014年明溪县首先在沙溪乡沙溪村建立了全县首个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也积极带动了明溪县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快速发展。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介绍如下。

1 床土准备

1.1配置基质

水稻工厂化机插塑盘育秧床土配置,可选水稻育苗基质+稻田土的方式,这种育苗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成功率高。经明溪县沙溪农业技术推广站分不同配比基质育秧试验,即采用普通稻田土+有机肥、50%基质+50%稻田土、40%基质+60%稻田土、30%基质+70%稻田土、20%基质+80%稻田土等五种操作方式,每种育10个秧盘,每个秧盘播100 g干谷,全程放置在工厂化育秧大棚,水帘降温系统水源使用山泉水,秧苗出圃时秧龄20 d。试验结果表明“40%基质+60%稻田土”育秧秧苗素质最好。

1.2配制营养土

1.2.1取土时间 一般在上一年晚稻收割后利用空闲时取土,作为来年的育秧用土。

1.2.2床土选择 用于育秧的土壤最好取水稻田土,其pH值应小于7.0,对秧苗的生长更有利。

1.2.3取土数量 每667m2大田按用秧盘20~22个,每个盘装土量4 kg,每667m2大田需准备100kg的用土量。注意在水稻田上取土时不要过于集中在1个地点,否则会造成被取土田块不平,给以后的耕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1.3凉晒稻土

取回来的田土要摊开晒干,晒到土表面发白,含水量要控制在10%左右。

1.4拌肥培肥

每100 kg晒干土壤均匀拌入复合肥(16-16-16)125 g,另按每立方米田土加入经过腐熟的有机肥(饼肥110 kg+木屑或稻壳50 kg+酵素菌0.5 kg堆制腐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能,提高成苗率,促进良好盘根。

1.5粉碎田土

晒干拌肥后的田土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径在2~4 mm为床土,直径在1~2 mm的细土为盖种土(素土)。不能成粉状,粉状土容易结板没有空隙,这样不易秧苗生长。

1.6过筛净土

对粉碎后的细土要进行过筛,去掉夹在土中的杂物和小石块,有利于播种操作。并按100 kg营养土均拌0.5~0.7 kg壮秧剂。加工后的床土要储存在室内堆制,并覆盖农膜至肥土熟化[2]。

1.7搅拌处理

拌肥用育秧营养制剂,每300 kg土加入1 kg的营养制剂,营养制剂可促使秧苗快速发根;土壤消毒后可防止早稻秧苗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调酸的土壤pH在4.5~5.5。这3种要素可1次搅拌完成,但必须搅拌均匀,搅拌好的土就是育秧用的营养土。

2 种子准备

2.1选种备种

工厂化育秧播种密度较大,适宜秧龄较短,选用品种生育期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9月寒流顺利过关。同时,选用经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每667m2大田需1.25~1.50 kg杂交水稻种子。

2.2晒种促芽

浸种前要先把种子晒1~2 d,目的是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较迅速又整齐。

2.3浸种消毒

一般可选用25%的脒鲜胺(使百克)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浸种36~48 h,洗净药液后催芽,可减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1]。药剂浸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并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2.4合理催芽

可采用自动催芽机催芽,让种子破胸,种子破胸露白后就可播种,注意催芽不要太长,否则容易造成种芽损坏,影响播种后快速恢复生长。

3 流水线播种作业

采用自动流水线进行播种作业,将准备好的床土、种子和水连续加入播种流水线上的相应部位,便可一次性完成育秧生产,即做好摆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等五道工序,使流水线作业更加顺畅。

3.1摆放秧盘

工厂化育秧选择塑料硬盘,硬盘规格:58 cm×28 cm×2.2 cm,一般每667m2大田早稻需20盘、晚稻需22盘。

3.2铺装底土

认真调整排土阀门的大小,调整到张开度排出土正好填平秧盘,稍有过剩秧盘装土的厚度与秧盘的口面刮平,底土厚度2.2 cm。

3.3洒水适量

铺完床土后进入洒水段,调整水量不能过小或过激,水量过小,土壤含水不足,水量过激容易冲动床土导致不平,调整开水阀的最佳状态,使床土处在饱和为宜。为防止立枯病,浇水时可用1 000~1 500倍敌克松液进行浇灌,每盘用量0.75~1.0 L。

3.4精细播种

确定每667m2大田的用种量和用盘数量,根据用种量计算每盘所需播种量。多次调整排种速度,调到所需要盘数为止。播种量常规稻控制在100~120 g/盘(干种,最适移栽叶龄为3叶1心);杂交稻播种量均控制在60~75 g/盘(干种,相应最适移栽叶龄4叶1心)[1]。

3.5盖种覆土

播种结束后接着进行盖土,一般厚度为2~3 mm。盖土要把种子履盖较实,不要让种子露在外面,造成秧苗生长质量受影响。

4 出芽与绿化操作

4.1控温出芽

气温较低时,为提高出苗率和秧苗生长整齐度,完成播种作业的种苗还要进行出芽处理。可将完成播种作业的秧盘在温室内叠放2 d,最初6 h控制室温36℃,以后降至30~32℃,最后降至20~25℃。

4.2科学绿化

一般将秧盘放在绿化室的层架上2~3 d即可完成绿化,为了避免出现白化苗,出芽后应防止强光直射。在绿化期间,要注意秧盘水分管理,床土不宜过干过湿;绿化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

5 大棚秧苗管理

5.1薄膜调温

完成绿化后的秧苗移入田间塑料育秧炼苗棚,实施秧苗培育,每天中午应揭开薄膜两端通风换气2 h。育秧期间如膜内温度超过35℃时,应在中午前后揭开秧畦两端薄膜通风降温。插秧前10 d应开始逐步揭膜。揭膜时可先开两头,2 d后再全部揭去薄膜[1]。

5.2水分管理

出苗阶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要求相对含水量达80%以上,促使出苗整齐。出苗后以硬盘土发白,秧苗卷叶为标准,根据需要再随时补水。每次补水都要使盘土水分饱和(即看到秧盘开始滴水),每次补水时间大约3 min。移栽前3~5 d控水,促进盘根,增加拉力,便于卷秧和机插。

5.3肥料施用

使用经过培肥的营养土,育秧期间一般是不需追肥的。但如培肥不足或秧苗明显缺肥,揭膜后根据苗情,每667m2净秧地可施尿素5 kg,加水100倍液洒施。秧苗长势好的可以不施,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秧苗质量,注意每次追肥后用清水喷淋叶面以防烧苗。

5.4病虫防治

棚内温度较高,要严防恶苗病、青枯病、稻瘟病发生,要坚持带药下田。恶苗病在浸种时用浸种灵和使百克防治;青枯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喷施旱秧绿2号防治;稻瘟病在2叶1心期、3 叶1心期及机插栽前1~2 d用稻病清防治。

5.5起秧运秧

秧苗运输最好将秧苗放在塑料硬盘中运输,可将硬盘放在专用运秧架或运秧车上运往大田,这样可减轻秧苗损伤,提高插秧的质量;也可采用卷苗运输,也就是将秧苗脱盘后卷起来放入运秧工具中运输,但是对秧苗会有一定损伤,如果秧苗越大放置时间越长损伤就越大[1]。生产上应用哪种起秧运秧方式,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来选择。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J].福建农业五新手册,2014:48-51.

[2]高先峰.肥东县一季中稻机械化育秧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3(10): 26.

The Application of Factory Seedling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Rice

HUANG Sheng-lia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tation of Shaxi Town, Mingxi, Fujian 365203)

Abstract:This study described the technology of rice seedlings, including raising seedling, bed soil preparation, seed treatment, seeding, seedling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transplanting of shipment, etc. We looked forward to guide the rice seedlings.

Key words:rice; seedling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mech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self-control

作者简介:黄胜梁(1973-),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收稿日期:2016-02-22

中图分类号:S511.0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799(2016)01-0029-03

猜你喜欢

机械化标准化水稻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标准化简述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