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016-12-15包斯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幼儿

包斯琴

【摘要】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它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巧用多媒体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提高观察能力,优化学习及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幼儿 科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55-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已经普遍运用了。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感知、观察、操作来探索发现周围的物质世界,获得粗浅具体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活动中,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势,有选择地加以恰当运用,能使科学教育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一、巧用多媒体,让幼儿身临其境,激发探索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当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优势,为幼儿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

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竹笋》的活动中,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无法带幼儿亲自走入竹林。我们就在活动中,播放春雨蒙蒙的竹林中春笋破土而出的动态画面,让幼儿感受到竹笋的生长,孩子们仿佛置身其中。随后,幼儿在自己动手摸摸、捏捏、看看竹笋的过程中,了解了竹笋的外形特征、用途,学到了剥竹笋的技能,还理解了什么是雨后春笋。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兴趣盎然,由此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

二、巧用多媒体,清晰地再现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科学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有些观察对象非常细小,不易清晰地看到,有些观察对象受环境条件限制,给观察带来困难。若用现代教育媒体指导幼儿进行观察,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如让幼儿认识猫头鹰的各种形态,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惯,以及在捉田鼠时的不同动作方法。靠传统教学幼儿是无法感受到的,利用光碟,用慢放和定格的方法,让幼儿能仔细进行观察,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幼儿对猫头鹰捕捉田鼠的动作有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在讲述时除了运用语言描述,还能辅以动作,从而缩短了幼儿认知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距离。

又如,在《可爱的小蝌蚪》这一活动中,小朋友在观察小蝌蚪的基础上,对它的外部特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蝌蚪形态小,身体的特征用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借助多媒体,把小蝌蚪放大几十倍,让幼儿清楚地观察到小蝌蚪的嘴巴、眼睛,并知道圆圆的并不是蝌蚪的脑袋,而是它的头和身体,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其中眼睛前面是头,后面是身体,有效地解决了观察的难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优化学习效率

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期思维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儿童的思维主要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多媒体能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可以使幼儿从形象的感知中理解知识,在趣味的学习中掌握本领。

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小鸡出壳了》中,无论教师怎么讲,孩子们没有亲眼去看,还是会对小鸡出壳过程产生好奇。利用多媒体把小鸡的样子、小鸡出壳的情景及顺序、过程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小朋友们一看就一目了然,不用教师过多讲述,并且看完动画制作后,小朋友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鸡宝宝出生的过程表述得很完整,好像他们在生活中见过一样。

又如,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中,用多媒体技术将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名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效果也更好。

四、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传到教学过程的信息,能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多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知识信息在神经中枢中的保留时间。

如在科学活动“幼儿怎样睡觉”中,幼儿用鼠标将动物拉到相应的睡眠方式上,拉对了,小动物就招招手,表示正确,继续努力,拉错了,则退回重来。这一评价方式让孩子一目了然,而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学过程就成了幼儿你来我望的交往活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提高成效。

五、帮助幼儿认知,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建构知识体系,运用网络信息后,搜集信息的过程也相对独立,幼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血液的情况有很多好奇:“血液是怎样循环的”“人体里有多少血”,幼儿通过对图片信息的阅读,进行自我分析,建构处理,探讨后建立自己对“血液”的认知,并且不断修正,完善。

六、结语

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使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更大的方便,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提高了观察能力,优化了学习效率,让幼儿科学活动更加精彩。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幼儿科学活动的整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继续努力,信息技术幼儿科学教育整合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多媒体技术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