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思考

2016-12-15何桂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材改革主动性困难

何桂芳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教材改革,新教材里大量的单词和句型要求小学生记忆。因此,小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比较困难,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也导致英语成绩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唤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主要谈了四点: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语言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教材改革 困难 兴趣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8-02

有一次我在检查作业时,有一名学生完全没有做。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他说他不想做。我问他为什么不想做。他说学英语很难,他不想学了。学英语很难,其实这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认为学英语很难,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家长不懂英语,无法辅导小孩子的英语,他们觉得英语更难,对英语甚至是“害怕”。几年来,他们的英语成绩直线下降。该如何改变这现象?我觉得重新唤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他们成绩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个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是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的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创设语言情景,发展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 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创设恰当语言情景,能使语言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虽然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很有限,但是他们能够在所设环境中积极表现,充分得到锻炼,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其产生更大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进行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可以巧设课堂中心学习任务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英语课堂上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

过去的教学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课堂是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这块宝地也值得精耕细作哦!除了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还因结合教材的实际,是当的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舞台。为其创造一些真实的、趣味性的或多样的情景,给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应到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在活动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例如,教授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is summer holiday?这一句子之前,我让学生先回忆一下前一单元所了解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城市/山);中国最大的省(市/湖);接下来设计暑假快到了,让大家谈一谈今年暑假的打算,从而学习使用句型。这样让一个孤立的句子有了如此多的包装,观众们也乐意接受了!学生们争先恐后的想要把自己的假期打算告诉大家,好像明天就要放假似的。就连那些平常一说英语就显得口吃的学生也能照葫芦画瓢了(他们把学过的地名用上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千方百计地营造说英语、学习英语的氛围。

在校内设立英语的墙报,在班设立“英语角”让学生可以随时接触英语。用手抄报的形式去介绍各大节日,并张贴在英语角,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要求学生在校内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如用英语和老师问好等等。对老师说一句简单的Good morning,这对一年级初学口语的小学生来讲,是迈出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得到老师的回应更是对他们最有力的鼓励。在校内多组织有关英语的比赛,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他们英语才华的舞台。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保证和动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需要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多动脑筋,用大家的智慧去发掘更好更有效地方法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教材改革主动性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