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双重压力 把握两条主线积极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养老服务业

2016-12-15黑龙江省副省长孙永波

福利中国 2016年3期
关键词:候鸟黑龙江服务业

黑龙江省副省长 孙永波

应对双重压力 把握两条主线积极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养老服务业

黑龙江省副省长 孙永波

经过五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已经成长为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养老服务业论坛和展会,吸引了一大批养老服务业领域顶级的专家、学者和重量级的企业家,以及在养老服务业积极探索的从业者。大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全面展示养老服务领域科研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深入交流养老服务业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积极谋求养老服务市场的合作和开拓。应该说,“老博会”已经成为中国养老服务业一个重要的“推进器”和“风向标”。在此,我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向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以民政部为代表的国家各部委和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多年来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民政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重点讲黑龙江如何应对双重压力,把握两条主线,积极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养老服务业。

第一重压力,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极为严峻。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个共性问题,但黑龙江有其鲜明的特色。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省始终是全国人口净迁入强度最大的省份。迁入的人口主要是开发性移民,大致包括几个群体:一个是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的10万转业官兵,这些人都是北大荒的功臣;一个是大规模的产业工人,黑龙江是中国最早解放的地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也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工人数量十分庞大,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林木采伐量的不断加大,又有大批产业工人涌入黑龙江,他们也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还有5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群体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当年的北大荒,同黑龙江人民一道书写了让人难忘的历史。然而,从1980年开始,我省人口迁移形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全省青壮年人口出现净外流趋势,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与青壮年人口外流相伴随的是当年的转业官兵和产业工人都已经步入老年或者是高龄,并且我省的生育率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几重因素相互叠加,使我省的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全省60周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646万人,占到常住人口的1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突破1/5,增长十分迅速,并且家庭空心化、老人空巢化特征十分明显。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重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这一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二重压力,就是黑龙江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近两年,我省遭遇了油、煤、粮、木四大传统产业领域的集中负向拉动。2015年,大庆油田高产稳产39年之后,首次进入历史拐点,未来产量也将逐年递减;煤炭行业同样是量价齐跌;为保护生态,森工和林业系统实施了全面停伐;粮食产量虽然再创新高,但粮食价格却遇到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众所周知,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再困难也要增加民生方面的投入,在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背景下,这样的坚持所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也就是我们的第二重压力,经济下行的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并没有悲观,而是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总的判断:当前,黑龙江省的经济正处于传统产业负向拉动与新动能、新领域生成争取时间、相互赛跑的关键时刻。这个判断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我们可以作个假设,如果新动能、新领域跑赢了,我们将在经历改革的阵痛之后,迎来经济转型的新生。一旦跑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上面提到的困难和压力,实际上是在倒逼我们改变长期依赖资源性产业的惯性,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上下功夫,在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鲜明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发力,这就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围绕“两条主线”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部署。第一条主线是抓好省内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第二条主线是依托我省最重要的生态化优势来全方位的推动候鸟养老产业。“第二条主线”也就是产业主线开展的一些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努力探索候鸟养老的新模式。客观地讲,候鸟式养老并不算一个新的模式。我省目前就属于候鸟养老输出大省,每年有很多老人在三亚越冬。而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夏季养老在龙江”,目标是打造“北方夏季健康养老基地”,成为候鸟老人输入大省。为此,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省已先后在全国8个省、2个直辖市共14座城市举办了候鸟养老系列推介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收获了积极的成果。大数据显示,2015年夏季来我省休闲养生的外省老年人达到65万人,并有上万名俄罗斯候鸟老人来我省“栖息”。为了向候鸟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省创造性地提出打造环镜泊湖、兴凯湖和五大连池景区的“两湖一池”候鸟养老服务基地的设想,全面整合三个景区的政府闲置资产,由当地市政府统一规划、区域内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目前,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两湖一池”将成为候鸟老人的最美栖息地。此外,我们利用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边境线和25个开放口岸的优势,正在积极探索跨国式候鸟养老的新模式。届时,候鸟旅居路线将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让来我省的候鸟老人实现轻松出境,尽享欧陆风情。

二是积极打造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我们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依托是整体生态化优势,必然与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生态农业等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我们是在探索一种多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一是推动“旅养结合”。旅游、民政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协调组建了“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共同规划建设服务接待设施、共同研究设计旅居服务产品,所推出的“精品旅居线路”和“品牌旅居地”在宣传推介活动中受到各地老年人广泛关注。二是推动“医养结合”。卫生、民政、人社等部门突破政策壁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医养结合发展的意见》,围绕“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领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协作、推进社区居家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医药资源融入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做足文章。目前,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90%内设了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90%与养老机构实行了签约协作,基层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到90%以上的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老年人,并催生出医院与养老院“联体服务”、“中医康疗”、“以医带养”等一系列 “医养结合”新模式。三是推动“农养结合”。我们依托黑龙江生态农业发达的优势,把“适老型绿色有机食品”作为现阶段发展养老产品的主攻方向,精选了8大类龙江特色适老型绿色有机食品,候鸟养老推介活动举办到哪里,就把小型“龙江绿色博览会”开到哪里,既丰富了养老产品供给,也促进了龙江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同时,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生态资源富集区域,规划了一批规模化、家居式候鸟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推动了养老产业与农民富裕的共同发展。

三是不断尝试多元发展的新手段。着眼于互联网技术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有效应用,我省开发了省级养老云服务平台“老爸老妈网”,于今年3月10日正式上线开通,力求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助推全省养老服务业加速形成“市场化、产业化”规模。面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我们根据经济下行、财政紧张的实际,在规划养老项目、引进投资主体的基础上,依托省农村信用联社建立了养老服务业小额贴息贷款,今年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2000万元,拉动银行投入7.6亿,解决小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资金难题;依托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养老健康板块”,为优质养老企业股权融资搭建了平台。目前,正在筹划建立一支养老产业“劣后”基金,助力品牌养老企业发展。同时,着眼于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方向性引领,我们从全省既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选取8个直接从事养老的相关行业、39个从事辅助性养老活动的特征行业共47项指标,探索建立了全省养老服务产业统计数据监测和产业增加值测算体系,用大数据指导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的养老服务业尤其是养老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在学习借鉴省内外、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初级的探索。我们将利用这次博览会的契机,继续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结合龙江实际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全省老年人增添新的福祉,也将利用黑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努力为全国乃至其他国家的老年朋友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养老福地!

猜你喜欢

候鸟黑龙江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羡慕等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