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2016-12-14陈旭琪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

陈旭琪

【摘要】论文对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这三个因素展开来综述其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在家庭结构方面,单亲家庭结构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最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化不足;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最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化不足;家庭亲密度方面,亲密度低矛盾性高的家庭最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化不足。

【关键词】家庭环境;社会化不足;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

一、问题提出

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不久前选择了市内7家幼儿园的341名3-6岁的儿童

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儿童社会化方面。5-6岁儿童中有52.42%的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伙伴的合作能力不强;45.61%的4-5岁孩子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自己的情绪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21.36%的3-4岁孩子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1]。因此探讨儿童的畸形社会化问题尤其是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畸形社会化问题的影响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2]。

要想清楚界定学龄前儿童社会化不足,就必须先对学龄前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结果了解清楚。学者们认为社会化的正常结果就是使个体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问题的技巧,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满足一定的需要,妥善解决好复杂多元的人际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3]。

本文分别从自我系统和社会性交往两大维度将儿童社会化不足的表现界定如下:

1.自我系统发展的不足

这里的自我系统主要是指儿童的自我意识。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从对

自我尊重的的意识开始的,即欲摆脱成人的保护,寻求独立做一些事情而产生自尊和自爱。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社会化不足,表现为不能对自己的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进行评价,不能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好坏,没有发展出尊敬长者的行为;儿童仅表现出愉快和愤怒等这些生理需要的表现,而委屈、自尊、羞怯等反映社会性体验的却没有发展,例如儿童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自我控制能力很弱,没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2.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不足

社会化不足的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表现为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极强,失去主动性甚至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缺乏安全感,焦虑感强,常对父母产生不满或常与父母发生争执;与同伴的交往中常表现为儿童不能学会与他人以平等的方式合作、协商,多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为出发点,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如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会采取攻击的行为方式,因此亲社会行为较少,侵犯性行为较多,同伴关系多表现为被拒绝型;与教师的交往中常表现为不能遵守教师制定的班级规则与群体秩序,耐挫力弱,遇到批评容易产生沉沦、消极心理;遇到表扬容易产生自傲自大的骄躁心理。常常依赖教师,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容易对教师产生不满,总是希望教师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二、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根据个体的认知发展,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知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其次,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依赖生活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由于儿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形成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而父母借助于这种权威形象对子女所进行的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所无法抗拒的。最后,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因此本文选取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这三个方面探讨其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1.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其构成的独特性而具有独特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同影响。我国现存普遍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其中,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不足有很大的影响。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使儿童处于父母单方或双方与儿童长期分离的状态,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社会环境等都处于失衡的发展状态,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不利于甚至是阻碍儿童社会化的程度和质量。在这种家庭结构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自尊心较弱,自控能力差,性别角色认知有偏差,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对家庭的满意度低、缺乏安全感,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等社会化不足的行为表现。

有研究者表明,夫妻的离异或丧偶造成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剧变,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容易使其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同时研究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儿童行为一般表现为两极性,一种是自勉自励,从维护自尊出发,走向高度的责任感、成熟感,这与他们报偿孤父(母)的殷切期望以弥补家庭的缺陷、努力进取的强烈意识有关;另一种是自暴自弃,这与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并伴随有缺乏安全感和自尊感有关,这是儿童社会化不足的体现[4]。

另外,有研究者表明,单亲家庭中子女的不良情绪不仅仅是自身对家庭关系变化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对其父母或多或少不良情绪的间接反映,别人的“标签”和负面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单亲家庭的父母经历心理创伤,容易对子女产生过度的期望和畸形的爱,这会使孩子倍感精神负荷。在单亲家庭中若有不适宜的教育影响,更容易造成孩子在性别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例如“男孩女性化现象”[5]。

独生子女家庭是由一个孩子和一对父母组成的家庭结构,他们生长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之中,其特点就在于其子女的“独生”形态。很多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方面比非独生子女更有优势,但在社会化方面更容易产生社会化不足的现象,如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等问题[6]。

有研究者表明,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地铺垫使得他们“一帆风顺”,人为地减少了很多挫折的经历,容易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和自傲心理,致使自我评价发生偏差,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不足。在顺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常表现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遇到难题或畏惧不前、或张皇失措,遇到打击或一蹶不振、或沉沦、消极。[7]。另外,独生子女必须走出家庭才能找到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由于家长的过分关注,几乎没有人肯放手让自己的孩子与同伴自由来往,因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实际上仅局限于学校,但学校由于教学计划与精力的局限,不能提供给他们充足的交往机会和时间,他们也无法学会照顾他人、关心他人、分享与协调等一系列的交往能力,这就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导致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不足。

还有研究者表明,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或社会中,遇到困难便退缩、消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这些儿童没有克服“勤奋感对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冲突,自卑感与日俱增[8];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有的家庭甚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参与进来服侍孩子,使得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失去了主动性,也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在早期的环境中只能接触到父母,而在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也是儿童最早期的社交生活,这种交往中既有手足之情的亲子接触,又有相互制约帮助的教化作用,这是儿童实现早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与他发生这种联系,所以,他们极容易形成利己心理或缺乏社交能力,很容易导致孩子依赖性强、道德体验感弱等社会化不足的表现。

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本文的父母教养方式将依据国内常见的分类方式,把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1)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通常表现为父母给孩子充分的发挥和探索空间,提出适当的要求,给予充分的信任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

(2)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通常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制定的目标或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并很可能积累反抗情绪,孩子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溺爱型的父母经常不合理的满足孩子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试图给予孩子最多的爱和关注。此类父母很少对子女提出要求或目标,尽力减少环境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束缚。

(4)忽视型的父母往往缺乏满足孩子情感、物质、被教育和精神层面需求的动机,造成他们表现出对子女的漠不关心,无法传递爱与关注。

在四种父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在这种严格而又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虽然可能造就孩子在学校中的优秀表现,但此类教养方式由于过于强调社会规则和行为目的,也较多的引发儿童社会化过度的表现,如焦虑或者退缩的行为问题;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最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化不足,其中溺爱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很难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甚至无法培养起适当的自身控制能力,孩子的挫折感往往过于强烈,在能力不及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认真审视自身的缺陷,表现为哭闹等极端行为,这类孩子依赖性较高,同伴关系较脆弱;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对社会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对社会环境的错误判断,表现为社会和社交适应性不足,容易产生极端个性。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学者是西蒙兹,他从接受-拒绝(不是给孩子以爱,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和支配-服从(不是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就是一味服从孩子的要求)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他比较了双亲是支配性的儿童与双亲是服从性的儿童,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具有反抗、独立和攻击性特点。如果拿双亲是接受性的儿童与双亲是拒绝性的儿童相比,前者表现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行为更符合社会要求等特征,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漠以及反抗社会的倾向[9]。也就是说,一味服从孩子要求和总是拒绝孩子的爱的这两种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社会化不足的趋势。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研究了母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溺爱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的个性;母亲顺应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粗暴的个性;母亲照管过甚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的个性;母亲专制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依赖、反抗、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的个性[10]。

3.家庭亲密度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家庭亲密度是家庭成员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也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家庭亲密度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关系密切,高程度的家庭亲密度与儿童较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同时也是避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重要因素,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决定着儿童的社会化表现。友好积极的高亲密度家庭是最有利于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尊重他人,有利于儿童以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低亲密度家庭中,如果父母双方经常发生矛盾,由于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把观察到的父母的不良行为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导致多种行为障碍,家庭的紧张气氛使得孩子将在家庭中的情绪带到更广阔的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反社会情绪。总之,低亲密度的家庭容易导致儿童社会规则意识弱、道德判断水平低、攻击性行为多、与父母、同伴、教师的交往关系脆弱等社会化不足现象。

有研究者通过对获取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取得以下的研究结果:单就家庭亲密度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结果而言,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的亲密度都呈负相关关系,与其家庭各成员间的矛盾性越大,行为问题发生越多;家庭环境内外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矛盾性会增加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女性儿童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分裂、强迫、多动、违纪、攻击性、性问题的发生率,高矛盾性会提高女孩社交退缩、体诉行为、违纪、攻击性、性问题的发生率[11]。

还有的研究中提到,儿童生活在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气氛中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而父母成员间互相争吵、言行粗鲁,使儿童生活在紧张冲突的家庭氛围中,就极易形成许多不良的个性[12]。不良的家庭心理与生活气氛是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多动不安、违纪等行为及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这仅是一种单样本的调查,儿童的社会化当然还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性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地改变家长的抚育方式,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范式,能让家长们更好地抚育孩子以避免孩子出现畸形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家庭精神环境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5]井欢.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1(2)

[3]周东明.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东方论坛,1996(4)

[4]李霞.社会化过程出现的困境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8(19)

[6]童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职教学院硕士论文,2004,11

[7]许华.论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2007,8(81-83)

[8]王哲.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儿童社会化困境及其超越[J],家教锦囊,2009,9(56-58)

[9]白生君.论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文化氛围[J],陇东学院学报,2003,1(95-98)

[10]徐顺生.家庭环境与4-5岁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6,10(449-452)

[11]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宁夏城区与南部山区儿童入学准备状况差异比较
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