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6-12-14梁穗红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校园小学生

梁穗红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校园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浅显地分析一下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一、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然而,在生存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考验。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差

当前,许多小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究其原因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如有的孩子遇到火灾,竟天真地往电梯里面逃,以为在电梯里就可以快速逃离现场。

2. 学校的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到位

个别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层级管理的安全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存在漏管现象,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被发现,以致不能及时排除隐患。2013年5月,辽宁凌源市四合当镇郑杖子村发生一起重大的校车翻车事故。据了解,孩子乘坐的客车为荷载26人,而乘坐的孩子达39名之多,属于严重超载。当时车上有39名小学生,均有不同程度受伤,其中有二名儿童重伤,轻伤数名,轻微伤二十多个,车祸现场非常惨烈。这样的悲剧让人心寒,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的确“重于泰山”。

3. 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扰

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2010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骇人听闻的校园砍杀事故:一名男子冲进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持刀砍伤18名学生和1名教师;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砍伤31人,其中28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一些人悲观厌世心灵扭曲,产生“报复社会,只求一死”的恶念,屡屡将自己的一腔怨气撒向心灵纯洁的稚嫩儿童。

二、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防治对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防治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1.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①切实完善信息上报制、事故报告制、大型活动校外活动审批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以电话、网络或纸质文字方式逐级上报真实情况。组织的校外活动,活动前必须进行周密安排,并按管理权限将详细的请示报告上交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②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门卫安全制度、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以及户外活动安全制度、家长接送孩子安全须知、上下学安全须知等。③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建立健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安全管理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优化管理,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要认真制订处置意外事故工作预案,并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安全工作小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应让学校与各功能室负责人、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处的职责。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

2. 扎实开展各种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重点在于预防,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有效降低事故率,保障小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1)加强风险教育。加强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教育。如:闯红灯的危险后果、经常带零用钱回校容易遭抢、到水塘水库等不明水域游泳容易遇溺……使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般危险有基本的认识,避免因缺少对危险后果的认识而酿成意外事故。

(2)加强安全救护教育。2013年教育部针对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紧急通报中就提到:“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因此,教师应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突发事件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救护常识,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同时,学校还要让模拟演练常规化。譬如:为了强化学生在火灾中的逃生技能而开展的消防逃生演练,让学生在演练中练习如何逃离火灾现场,学习一些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弯腰蹲走前进等。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活动等途径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度,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突发事故。

3. 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学校的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同时也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教育,提高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引发的各种损失。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实习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校园小学生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