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厌学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方法

2016-12-14陈彩梅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熏陶徒弟编程

陈彩梅

厌学,是中职教学过程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专业类核心课《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学生甚至产生由“厌”生“憎”的心理,真是学者烦恼教者苦恼!如何预防和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化消极为积极,变厌学为乐学,是值得我们教育者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以《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一课教学为例,作一简单分析。

一、正确认识学生厌学问题

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学生的厌学现象,直接关系到学习数车编程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中职教师应清楚地知道虽然无法选择生源,但厌学的主观因素是可以克服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中职生也是可以从“学糕”变成“学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厌学原因,采取措施,因势利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必将大大改善学生厌学情绪。

二、处理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

1. 诱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参与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思想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实践表明人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

①目标层进法。(本校操作系统用广东数控GSK980TD)每次接新班,我都告诉学生,会学的自学,不会学的跟陈老师学,有点难哦,一节只学一句。如编写车削一阶台阶轴直径ф28,长是80的程序,7句就编完:

第一节O1234(程序名);第二节T0101(1号刀);第三节M3S600(主轴正转速600mm/r);第四节G00X28Z2(快速定位车削加工起点);第五节G01Z-80 F0.2 (直线切削,进给速度F=0.2mm/r);第六节G00X100Z100M05(快速退回安全换刀点并停主轴);第七节M30(程序结束)。

每节课一结束,学生说难什么呀,才一句,学会了,很高兴,追问下一句。很快一阶编完,奔二阶、三阶去……

②实物改造法。每周我会让学生带些如黄瓜、萝卜、红薯、芋头之类的果实回校,要求他们琢磨指令加工对方东西,激发他们的“头脑风暴”。如A同学看见B同学的会说:“看你那黄瓜腰长身凹,送个G02给你车成广州小蛮腰。”对方毫不示弱回敬:“你的芋头身短腰凸,回赠你个G03割成佛山大鼓。”又或是:“你那萝卜尖尖,送你G03+G01切成冰淇淋……”

在这样一节节、一个个指令有趣使用的引诱下,学生学习兴趣就提升上来了,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

2. 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参与

教师要抓好学生“感兴趣”的有利时机,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教学方向。而有意识创设和谐的情境是维持和发展“兴趣”的重要条件。

①语言生动风趣。教学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我说程序名是姓字母O(偶)后带4个数字,格式Oxxxx,如O9240(偶最爱是你)。同学们马上兴奋地说出:O1314(偶一生一世),O5376(怄我生气了),O5630(欧我很想你)……

②情感和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构建和谐的教学情景和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如:课堂发现某同学低头用手机听音乐,我在旁边悄声说:“能让我听听吗?”学生很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我。我认真地听了一下说:“真好听!七个音符1234567(多来米罚扫垃圾)。玩手机会罚扫垃圾,学好数控技术会‘多来米,不用 ‘罚扫垃圾。你这提醒了老师数控·音乐·人生,多好!谢谢你!”

3. 团队共进,让学生会参与

教学是教学生会学。现在中职一个班级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大,能够完全推进全班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指出,“大多数学生得熏陶,督促就肯学了”。 “熏陶、督促”最好利用学生之间“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无处不在的榜样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宿舍为单位创建“教师教学得快大徒弟,大徒弟帮学得慢小徒弟,小徒弟带新班的新徒弟”的一对一团队模式,发挥团队“熏陶、督促”之效。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实习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熏陶徒弟编程
收了一个小徒弟
用艺术熏陶家风
编程,是一种态度
Mark Twain
编程小能手
如此熏陶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一个师傅,三个徒弟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