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低年级课外阅读识字指导的有效性

2016-12-14杨思琴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美的

杨思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言积累,有效的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又如何进行提升呢?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与激发兴趣最为主要。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例如我给学生讲《猫和老鼠》故事,先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为什么怕猫?有了问题,学生听的兴趣就来了,听地特别的专心。听问故事,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回答问题。有时我设计一些问题,然后提供些阅读的书名。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网络或者学校的图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在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用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扇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帮助孩子选书

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书的选择无从下手,而父母也可能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选,这样不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主。

选择和课文内容有关联的读物。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动人、感人肺腑的课文;也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感受美的课文。每教完一篇课文,我就推荐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章。

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读物。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持久性比较差,他们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必须向儿童推荐一些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而绘本读物就是很适当的选择,图文并茂、故事生动。让孩子们在图文并茂中读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的道理。

选择可以受到文学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教育的书。好的儿童图书中所可能涉及的主题,诸如谦让、分享、诚信、专注、承担、奉献、勇敢、自信、友爱、互助、智慧、感恩等等,这些美德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不应回避、忽视和绕过的。小读者能够从优秀的童书里,从作家们那些温情脉脉的故事叙述里,从那些生动的文学细节里,不仅可以获得成长的启示,也可以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

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摘抄”本,要求记下每天在课外认识的生字、词语。在第二学期,进行摘抄三五句好句,名言警句,收集本学年要掌握的10首古诗。为了提高孩子写作的兴趣,利用孩子爱画画的特性,让孩子们在喜欢画的画配上一段话说明所画的内容,写的形式多样,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每次的画画写话的作业交得最快。也有不少写得好的,每天在语文课中朗读他们的作品,除了老师作评价,也请孩子们做评价,我还试着帮助他们去投稿。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与写作,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美的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好美的雾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