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均衡教育背景下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对策

2016-12-14彭志洪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国学集体

彭志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茂名市跟全国初中一样,实行按学区就近入学招生,并实行均衡常态分班,教师公开抽签到班,真正做到公平、均衡。但是,由于学生基础差距大,教师上课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往往因材施教难以实现,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学科之间很早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使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制约学校健康均衡持续发展。为此,如何减少“两极分化”,是实施均衡教育后,初中面临的课题。笔者作为教育管理者,结合本校的做法,试从学校层面入手探讨减少两极分化问题的对策。

1. 尊重学生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可能在基础上,也可能在兴趣爱好上,也可能在接受能力上,等等,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为此,学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如每周利用周二、周四下午第6节和第7节进行分层走班,开设数学、生物、物理基础班和提升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参加。基础班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基础为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实施个性化教育,让学生不掉队。提升班则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主,提出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以满足学生较高需要和成就感,激励学习热情。

2. 分层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布置可分A、B类。A类作业是基础类,是全部学生都必须完成的,B类作业是提升类,是中层生及以上的学生要完成。这样,就能让学生都有作业可做且又有能力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完成作业,有效地减轻两极分化。

3. 加强集体备课,强化二次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大家智慧、集思广益的过程,探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解决学生在疑难点方面的困惑。但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流于集体备课的形式,简单应付,没有真正融入到集体备课中来。课都没有备好,上课自然就是应付了。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两极分化的避免或减少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并形成机制,做到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教材疑难,重视二次备课,在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课件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打造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打造高效的课堂。

4. 践行“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讲,没有尊重学生,没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不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厌学情绪加重,教学效果低效,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践行“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即三分之一时间教师精讲,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讲、议、练和评,三分之一时间师生互动。

5. 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外在因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说明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和老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学校可根据学生走读、寄宿的情况,创新家校合作模式,使有效教育落到实处。例如成立家长委员会、义工团、妈妈故事团等组织、开设班级家长Q群、家长论坛、开展“教师走访千万家”的活动等,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交谈学生在思想、行为、成绩、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并在鼓励学生、肯定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达成共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6. 引入国学元素,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感染人,熏陶人,促人上进。学校不但要打造国学校园,让校园处处弥漫国学气息,成为学习的殿堂,还要开设国学课程,传承国学精髓。

7. 倡导“补位”。教育学生应没有班界。“补位”即是跳出班界,在一个班没有老师辅导、管理时,其他老师补上;在一个学生需要辅导而又找不到其任课教师时,其他老师补上,充当辅导角色。这样的“补位”能够很好地解决班级没有老师管理时可能出乱的问题,也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进步。

减少两极分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需要学校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国学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垂”改成“掉”,好不好?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警犬集体过生日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