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拓展阅读策略

2016-12-14黄嘉琳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骨髓移植文章主题圆明园

黄嘉琳

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有关作品。基于网络的拓展阅读就是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自主的特点,帮助教师把精心选取的拓展阅读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方便、快捷、自主地阅读,达成拓展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 通过拓展材料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与代表作品,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教材中大量选取了许多名家作品,但有的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产生的年代与学生现在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思想方式和遣词造句的方式也与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有差别,这有碍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因此在课前可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出相关拓展材料,并置于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提供相关拓展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与代表作品,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例如学习《白鹅》时,学生首次接触丰子恺的作品,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别于学生日常习惯的方式,学生对作者幽默的表达方式领会不深。我补充了作者丰子恺的生平介绍,同时提供丰子恺的其他一些风格类似的作品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加深学生的体会。再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了“唐宋八大家”的介绍资料和他们的作品作为拓展材料,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从而加强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而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我提供了李白的生平介绍和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作为拓展材料,学生读后更能理解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感的寂寞感情。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通过拓展材料扫清理解障碍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了解与文本相关的专业术语,扫清理解障碍。

课本中有许多课文会出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名称,这些名称往往是小学生的生活中不常接触的专有名词,因此学生会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些专有名词就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绊脚石。例如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讲到杭州青年小钱因患上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骨髓移植。“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就属于医学专有名词,学生不理解“白血病”就不明白小钱的病有多么严重,骨髓移植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同样,学生不理解“骨髓移植”,就不能明白李政道博士和台湾青年为了救治小钱不顾生命安危的无私奉献,也就无从谈对这座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所包含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扫清理解的障碍,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3. 通过拓展材料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与片段,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

学习一篇课文,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片段理解,是把握文章主题的重要方法,但重点句子与片段常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适时地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给学生阅读,不但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解决知识难点,这一学习过程给其留下的印象比被动地听老师的反复讲解要深得多,对知识的理解也深刻得多,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文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只有明白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才能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有多么的令人心痛。但文章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而当年的景观已不复存在,因此要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必须借助拓展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适当补充有关圆明园当年胜景的资料介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置于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阅读的拓展材料图文并茂,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脑海中真实地再现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文物收藏多不胜数的辉煌过去。此外,在教学“毁灭”这一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为什么会被侵略者烧毁,我适机通过拓展阅读资料渗透近现代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了解当今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拓展阅读的帮助下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此时,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需老师多讲,一切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骨髓移植文章主题圆明园
运用典型材料 突出文章主题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骨髓移植术后三年出现第二肿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