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师生心灵沟通桥梁之我见

2016-12-14廖雨文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爱小张信任

廖雨文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生情感联系的纽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在哪一位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不断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立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索求。那么,如何架设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呢?

一、全面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师爱的前提。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当从各方面了解人。”深入了解学生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教师应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过去的经历等等,然后还要慢慢地观察、研究。决不能凭一两件事就妄下断语,给学生或其行为定性,尤其是对待潜能生,更要慎之又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往往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而自小养成的,想要仅凭简单的方法就彻底纠正过来是不现实的。一个好的教师除了要有爱心,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细心,通过广开沟通渠道,给学生创造表达思想感情的机会和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条件。如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时,要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是打动人的有效手段,只有真诚,才能达到情感交融,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打开心扉,倾心而谈。

二、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是师爱的核心。尊重信任学生,就要理解学生的纯真,信任学生的进步,即就是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尊重和信任是人类特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上进心,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众所周知,人类活动都具有社会性,没有起码的相互信任,任何社会活动都难于进行。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这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一次,班上的小张考试作弊,被科任老师发现批评后,情绪十分低落,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廖老师,对不起,给您丢脸了……”说着说着,低下了头……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张啊,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知错就改。我明白你此刻的心情,也很理解你的感受,现在你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真为你高兴,相信这件事一定会使你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但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一席话,让小张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他感动地说:“廖老师,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您就看我今后的行动吧!”小张的事件告诉我们,在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三、公平对待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是师爱的关键。教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思想、有善变情感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需要一份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作为教师,应加强思想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正如伟大的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一时冲动的斥责、批评、责骂,只会伤害每一个朝气蓬勃的心灵,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学生”。教师处理任何事情必须一碗水端平,因为只有公正平等的师爱,才会打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才会让含苞欲放的花朵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竞相开放,才会让学生本能地感觉到那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在温暖着他们。

四、关心爱护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师爱的根本。爱,可以像大河奔流般汹涌澎湃;爱,也可以如春雨般润物悄无声色;爱,可以让心灵的沙漠变成绿洲,可以让荒芜的灵魂焕发勃勃生机。那么,教师该通过什么方式把爱传递给学生呢?教育学生可以因材施教,爱护学生同样需要“因人施爱”。所谓“细微之处现真情”,日常生活中的件件小事表现对学生的关心,正是师爱的最好体现。如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从热爱、关心学生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时刻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其向上攀登,用爱心感化学生。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师爱小张信任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有缘人
以师爱诠释教育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今天忙不忙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