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请善待孩子的高度

2016-12-14彭通泉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学教材学校

彭通泉

一、校园文化宣传的视角

在海涛小学,所有的板报、宣传橱窗和标语、图片、文化装饰,都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来设计它们的高度,即把它们的高度从成年人观看的习惯高度降下来,一般要下降30厘米左右。这样,学生看过去很轻松和很愉快。在海涛小学的教室文化环境建设中,学校特别重视善待学生身体高度的原则。学校重视这个问题,也许是很不起眼的用心,但学校教育无小事,事事都应当讲究。

盐田区教育事业在新的发展节点上,提出树立“精致化教育”的办学理念。所谓“精致”,就是教育工作要重细节,重科学,重过程,重审美。很难说,在学校板报和图片设计的高度上,都疏忽了对小学生观看角度的关怀,还有什么“精品教育”和“品质办学”可言呢?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的课桌椅高度,曾经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必须符合卫生学的标准。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身高是不一样的,厂商制作的学生桌椅高度必须可以调节,否则是不允许提供给学校使用的。由此观之,当前中小学校,尤其是小学,在办学工作中,善待孩子身体及目视的高度,必须给予重视。

二、学校课程开发范围的适度

这里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国学”。直接以“国学”为名称的课程开发,如今在众多小学和初中已广泛推行,其热度之高、势头之强和影响之大,是谁都感受得到的事实。但冷静思考一下,这里面也存在是否善待孩子高度的问题。

首先,有关学校自行设定的课程名称为“国学”,是否合适?国学的范围和内涵是很广、很专业和很精深的,现在呈现于孩子面前的课本与“国学”有多大的交集?而且,中小学课本体系里,以“学”命名课程,应当慎重,理化生和政史地等中学课程都没有在其课程名称上缀上一个“学”字,怎么可以在辑录古诗文或成语典故的校本教材上就冠以“国学”呢?如果以“经典古诗文诵读”命名,才切合学生课外学习的补充。但是,这里面所选编的古诗文,不应当是学生以后初中高中课本中的课文,也不应当把理解难度超过学生此时接受能力的内容放进去。

其次,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围绕所对应的国家教材教育教学需要进行,而我们相当多数的学校却忽视了这个出发点。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季教材里《扁鹊治病》课文为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它对我们今天小学生来说,启示和教益何在?其中深层次的教育教学要素是很丰富、很重要和很宝贵的。海涛小学的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先从当前小学生们都听闻的医患关系矛盾冲突的个别极端事例切入,从自己曾经就诊的体验说起,再引导学习本文,探讨并进而理解这里面所呈现的是今天同样存在的医患矛盾。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为患者的蔡桓公的缺点是什么以后,还引导学生研讨扁鹊在说服患者时不够耐心、不够具体的问题。教师将2000多年前的医学发展成就和水平,与今天医学科学发展相对比,启发学生去寻求古今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并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和分析医患矛盾和纠纷。

这样的教学实践,丰富了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经验和体会,待条件具备,学校准备汇编成册,作为可以促进和深化国家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的校本教材。

三、善待,需要辩证的教育思考

为了鼓励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的教师从来不吝啬表扬和奖励学生。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例,教师上课一般都准备了小红花等奖品,哪个孩子回答问题或课堂表现好,就奖给他或她一个小红花或小五角星的贴纸,老师很夸张地把它贴在孩子的脑门上。孩子很得意,下课了,放学了,都保护得好好的,见到老师或家长,都特别在意你们看到没有:我得了小红花了。

老师这样做,无疑是想到孩子还小,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还不久,对受到老师表扬的荣誉感是很强烈的。但小学低年级老师这样做,从教育科学来说,并非真正善待孩子的情感认知高度。在孩子接受人生早期教育的最初阶段,我们应当引导孩子现在已经不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了,他们从此是学生了,他们应当学会从老师的表扬话语里,从老师赞许的、高兴的眼神里,甚至从老师的身体、肢体语言里,比如抚摸孩子的头发的动作里,感受到自己所需要的肯定和心理需求。随着年龄渐大,孩子们是应当学会理解老师哪怕是批评,也是关怀和爱的表示。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孔子对教书育人工作最本质的科学规律的发现。现在,我们海涛小学把它演绎为教育要善待孩子的高度,作为学校坚持精致化办学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猜你喜欢

国学教材学校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校推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