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理论下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16-12-14高芳杨丽华康正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商务英语

高芳++杨丽华+康正

【摘 要】商务英语教学这一横跨诸多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正确使用英语语言进行商务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结合ESP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以国贸专业学生为例,探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以及未来社会对复合型外语教师的客观需求。

【关键词】ESP 商务英语 国贸会计课堂 教学相长

一、引言

英语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国际地位凸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我国对高水平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仅仅通过四、六级考试绝不是英语学习的终结点,而是开展深入学习的新起点,大学英语学习不是急功近利的权宜之计,而是终身受益的持久工程。

二、专门用途英语及其必要性

目前英语教育领域通常将英语教学分为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普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强调语言的基础性,包括单词积累、语法句型的准确性掌握、语篇的阅读能力等等。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由Hutchinson和Waters于1987年提出[1],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根据蔡基刚(2012)论述,ESP又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英语(EAP),另一类是行业英语(EOP)[2]。鉴于ESP在英语教学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08年6月成立了专门用途英语学院;2010年,《中国ESP研究》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创刊,并成立了相应的ESP教学研究会。

近年来,国内外英语考试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笔者由于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曾经参加过几乎所有国外语言类考试。在语言考核方面,GRE都是学术英语考查的典范,考查的文章多出自专业学术期刊,而近年来TOEFL也由原来的基础英语考查转变为更加重视考查在某一通用科学领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TOEFL听力考试中,大多涉及某一学科领域的小型讲座内容。在国内考试方面,四、六级考试作为参与人数最多的考试,2015年以来也取消了缺乏学科内容感的短对话听力与听写填空,而增加了具有某一领域相关内容的新闻听力的理解。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英语仅仅成为他们工作的专业领域中的一个工具,而如果能掌握过硬的专业外语知识,则会使其在专业发展上如虎添翼,出类拔萃。

三、商务英语概念的延伸和拓展

美国学者Carter归纳出ESP教学的几大特点:真实语料;需求导向;以学生为中心[3]。这些特点正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商务英语在词汇应用、语篇形式上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的区别,按照其应用范围也可以分为一般性商务英语和专业性商务英语。一般性商务英语指在商业往来中强调基本英语的应用,例如邮件信函往来、商务谈判程序、合同协议签订等商务行为;专业性商务英语则是以某一专业学科为主体的英语学习,例如会计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药学英语等。商务英语目前在国内部分高校中已经成为一门专业,绝非仅限于国际贸易、经济法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法学、医学、农学、工学等各个专业分支都需要将专业领域研究投入到市场进行应用,所以在这些专业领域中也无不渗透着商务英语知识的方方面面。

四、大学国贸会计课堂专业英语教学

为加强专门用途英语和商务英语的学习,笔者在所任教的国贸班商务英语教学中,改进教学措施,导入实例分析,注重专门用途英语与商务英语的有机融合。

(一)专业词汇导入

在商务英语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对专业术语不了解,或者虽然认识某个单词却不熟悉其在特定环境下的释义,导致无法理解语篇,这其实是语域学,即语言使用的场合和领域相关的知识范畴。因此,加强专业词汇术语在教学中的融入十分重要。例如在讲授“balance”这个词时,相信没有学生不认识,它的基本意思是“平衡”,然而对于没有学过专业词汇的学生来说,这个词就是一个生词。因为在金融会计领域,它指的是“账户的余额”。会计是国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括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会计学中也有balance sheet,income statement等几大重要财务报表。“Balance”这个词在商务会计领域会频繁出现,可谓十分重要,因此对这类词汇的讲解十分必要。秦秀白(2003)指出,ESP学习者的需要分析应该包含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4]。目前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公司都着眼于国际化、全球化。专业会计术语知识的缺失,将会导致学生连最基本的英文会计报表都无法看懂,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商务竞争中更无法在同一知识层面上有效沟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掌握相应的国际会计知识与准则。

(二)商务案例融合

在国贸班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新颖实用的案例知识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加大专业英语学习力度,加强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演练情景和商业环境,对学生商务英语学习十分必要。在课堂中引入全英文的会计报表、商务合同、协议文件、函电文本等,有利于提高教学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眼界。学习专业英语、商务英语,不管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加强听力和口语方面的培训十分重要。在商务案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引导所有学生在小组案例讨论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下安排学生通过一些英语网站进行练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水平,提高学生对案例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鼓励提倡考取各类证书

大学英语一般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很多学生在完成四、六级考试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出现英语水平倒退的尴尬局面。因此,进一步加强大三年级之后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十分必要。可以结合学生考研、出国、工作需要、专业发展、个人爱好等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持续学习英语。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诸如托福、雅思、GRE、商务、托业、BEC、笔译、口译等相关资格证书,这对于强化学生某一特定领域的英语学习,对于其大学毕业后具有更多更好的择业就业机会将会大有裨益。

五、ESP教学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ESP理论还是处于不断完善中的一种英语教学理论,需要大量具有某一领域相关知识的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即需要大量英语知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于经典案例的选取驾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商务模型引入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尝试,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师教学后的反思日志等诸多因素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ESP理论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给教师探索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变化,要鼓励督促专职英语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之认识到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所在高校的专业特色,做到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不断探索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六、结论

商务英语严谨的专业术语和行文格式与通用英语具有较大差别。ESP理论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基于真实语料,以学生实用性为导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设置商务英语这一横跨诸多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在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正确使用英语语言进行商务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发展,既具有商贸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又具有对应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复合型毕业生,必将更加受到用人单位和整个社会的青睐。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02):30-35.

[3]Carter D. Some Propositions about ESP [J]. The ESP Journal,1983(2):131-135.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04):79-83.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教学相长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教学相长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