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的探索和意义

2016-12-14耿为为任雨阳周汝凯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可行性意义

耿为为++任雨阳++周汝凯

【摘 要】某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经过在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多次尝试和感受,利用实景创造教学环境,配合外教模拟真实的纯英语启蒙环境,从而探索出一套实景英语教学法,运用到儿童英语教学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将浅谈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对学习者轻松愉快学习和发展第二语言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浸入式模式 实景英语教学 可行性 意义

一、浸入式教学法理论的启示及可行性分析

(一)浸入式教学法理论的启示

浸入式教学,是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语言环境中,使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1982年,渥太华大学应用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中,这一做法被称为“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参加内容型教学班的学生在学科水平、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

浸入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孤立单纯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本身因为第二语言是几乎没有基础的,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对孩子来说有些过于强人所难。这时,重要而又有趣的学习内容就能够促使儿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视觉、听觉等生动直接的信息刺激下,产生掌握和应用第二语言的强烈动机。我们通过儿童职业体验馆丰富生动的真实场景展示,实施实景英语教学探索,收获了很积极的效果。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将实际教学环境全部打造成儿童职业体验馆的模式,但是模拟教学主题准备相关教学道具、教学音乐和视频,并设置真实教学主题场景,对儿童学习第二外语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二)浸入式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英语教育专家以及儿童教育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些赞成者认为,幼儿期学习语言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如果利用这个时期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避免像成人一样学习外语存在种种困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于儿童的认知、反应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首先,学龄前儿童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最初是由哈佛大学医学院Lenneberg教授于1967年提出的。它泛指在人体生理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不存在任何外部干预的条件下,自如、轻松地学习语言。Lenneberg就把2—13岁这段时期称为“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人们学习外语也存在关键的时期,如能熟练掌握二语,一样可以达到母语的水平;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再开始学习二语,就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

其次,学龄前儿童本身便具有学习外语的心理优势。幼儿的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只要给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第二语言。

此外,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的语音能力超出了成年人。相对而言,幼儿获得近似于母语的语音能力比成人更容易一些。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一敏感期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口音。年龄较小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不会影响其母语的习得,语音更容易接近本族语。而成年后再学习第二语言,受母语影响,很难实现纯正的发音。因此,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浸入式教学法是可行的。

通过实际教学实施和对比研究分析,根据儿童在设置的英语环境和实景环境下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系统完成教学内容的制作和整理,本创新团队坚持了近两年的教学研究,确定了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二、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的执行和意义

(一)主题设置

要更好地运用实景英语教学方法,首要条件是要确定好教学主题,这样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方能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学场景,准备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将3.5—6.5岁的儿童分为三个教学级别:A级、B级和C级。每个级别共8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教学时长为一个月,每一个月共四次课堂教学时间,每周末一次,其中包括三次教学和一次复习。

在每个月的教学中,我们设置一个教学主题和一个兴趣主题,并围绕着该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比如,我们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A级小朋友,即年龄为3.5—4.5岁的小朋友,就设置了最简单的打招呼教学主题,并辅助以海洋世界作为兴趣主题。在每次1.5个小时时长的教学环节,前一个小时围绕打招呼的教学主题,小朋友会通过儿歌、舞蹈、游戏和故事等生动的教学方式陆续学会“Hello”“Goodbye”“Hello,Daddy”“Hello,Mummy”“Im...”“Lets play”等简单内容;在剩下的半小时,孩子们会学习与海洋世界有关的几种简单的动物,并学习唱海洋主题相关的儿歌,比如在英国非常流行的儿歌A sailor went to sea,sea,sea和The Underwater World等。

这种设置使得教学主题突出,内容紧凑连贯,重点突出,同时也强化了孩子们的记忆深度。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学习和接触的教学内容,比如语言表达、儿歌诵唱、单词记忆和故事讲述等,都有着紧凑的主题,既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又提高了教学实际效果,加深了孩子们的记忆。

(二)教学环境

避免说教,创设真实情境。结合儿童职业体验馆,将不同的真实场景重现并且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将英语学习带入儿童向往的情景。教师应给予儿童宽松、愉快的心理支持环境,并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和谐伙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幼儿理解英语。首先可以直观化地呈现教学内容。以直观实物、图片模拟情境,制作出比较直观化的道具、模型来模拟教学情境,让儿童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强化记忆。其次,形象化地进行教学讲解。对幼儿讲解时,要建立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再次,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活动。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准备道具、音乐,使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习得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学说英语。

在我们的创新实践中,每一个主题的教学都配备有专门的卡片、挂图、儿歌、视频、故事、游戏和环境道具等。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边玩边学,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第二语言。并且,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辅助兴趣教学阶段,时而让孩子们听英语和观看视频尝试讲述故事,时而让孩子们听英语画画,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同时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教学效果良好。

(三)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浸入式教学实践对教师要求高,专业性独特,不易培养。我国幼儿英语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幼师专业毕业生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幼师专业毕业生对幼儿教育理论比较熟悉,但英语基础薄弱,不能满足浸入式教学的要求;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却没有办法很好地教授,知识传授单一程式化,不知如何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幼儿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的培训应该放在首位。

在使用浸入式教学法的初期,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少量汉语进行交流,以避免学生因为二语表达能力有限而产生焦虑。教师则尽量鼓励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介语”现象,由错误表达向正确表达过渡。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全英语氛围,包括英语讲解、英语板书、英语答疑、组织英语活动等,也要常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写作业等。在创新实践中,我们尝试中外教结合的方式,以外教教学为主,中教教学为辅,达到了“浸泡”在第二语言中教学的要求,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幼儿英语教学来说,要实现纯外教教学或者中外教结合教学都不是很容易。所以,国家要培养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人才。要选好教师,特别关注有潜质的教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语言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充足的语言输入。

(四)教学规模

因为儿童自身的特征,浸入式实景英语教学在教学规模上不宜人数过多,一般以6—8人效果最佳。但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部采用6—8人的小班级制度又不切实际,所以我们可以以幼儿园一个小班级为单位实施。

在小班中,孩子们比较容易组织,孩子们被关注度和对教学的参与度也都比较高,容易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便于了解学生特征,观察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便于及时引导,因材施教。

我们在创新实践中一直坚持6—8人小班制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外教也容易分析学生情况,并及时引导。同时,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性都很高,参与意识很强,效果明显。

(五)文化渗透

将浸入式教学法应用于儿童英语课堂,在确定了教学主题之后,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该主题引申或者有意识地加入文化信息,既增强了儿童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

比如,我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兴趣主题部分会有意识地加入文化学习,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轻松地了解到第二语言所折射的第二文化内容。比如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我们将12月份的兴趣主题设置为“圣诞快乐”。首先,我们在教室中布置了圣诞老人、圣诞树、彩带和写有“Merry Christmas”的剪纸等;然后,我们在几次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主题部分准备了圣诞主题的儿歌、视频和故事,包括儿歌Jingle Bells,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视频故事《圣诞老人的礼物》,在教学中通过唱歌、跳舞和讲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灌输圣诞节的概念和圣诞节传播爱的主题;最后,我们在圣诞节当天举办圣诞派对,由几名外教主持,孩子们非常快乐。同样,在万圣节、感恩节等重要的西方节日中,我们也会组织专门的主题教学和主题派对。

通过文化渗透,我们在教学中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有利于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记忆深度和广度,基本实现了将学生“浸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增加了学生真实的语言输入,提高了学生听、读和说的能力。

三、总结

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的教学探索,是一种积极生动的整合教育模式,集音乐、图画、视频、故事和游戏等为一体,使得孩子们轻松地习得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当代知识的网络化和学习的系统化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可行和高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健康愉快、全面发展的空间。

总之,浸入式实景英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领域。我们的创新实践项目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期望能够为国内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带来一些积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俞理明,韩建侠.渥太华依托式课程教学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6).

猜你喜欢

可行性意义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有意义和无意义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