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阶段性考核优选《实用药物学基础》=教学方法

2016-12-14蔡琳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蔡琳

【摘 要】《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内容烦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等一些概念性内容理解较为困难,学习起来较枯燥。通过阶段性的考核,优选出教学效果较好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实用药物学基础》的学习兴趣。其中,情境体验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大专课程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实用药物学基础》 情境体验法 阶段性考核

优选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前提和关键。文章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分析,筛选出情境体验法作为《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此外,教学方法创新方案的实施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1]。

一、研究对象

我校2013级大专药学1、2班按入校时自然分班。其中,1班30人作为对照组,2班30人作为实验组。两个班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年龄等方面的分布状态相近,由同一教师授课,具有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

1班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即“黑板+粉笔”式的单一教学。2班实验组:将本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个教学阶段后做一个教学考核和教学质量考评,通过比较每一个阶段的考核结果做出评价。

(一)第一阶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只需精讲点拨,在单位时间内可传递更多《实用药物学基础》知识信息给学生,扩大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第二阶段——案例导入教学[2]

《实用药物学基础》这门课程较抽象。本研究围绕课题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在举例过程中,要对某疾病的临床特点、药物作用机制和服药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尽透彻分析,这不仅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充足,认真撰写教案,掌握案例引入的时机,更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清楚地表达所选案例。

(三)第三阶段——情境体验教学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运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情境体验法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方法[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情感去体验、感受,并通过讨论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

三、结果

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注重记笔记,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每班不超过5人,占学生总人数不足16%,课堂气氛较沉闷;而采用实验组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学生参与度很高,尤其是情境体验教学法。

(一)教学考核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学生成绩比较,如表1。

表1结果显示,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及格率、平均成绩均有较明显的提高(P<0.01),良好率、优秀率两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实验组中,三种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及格率、平均成绩,良好率、优秀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新的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了通过自身努力就可达到及格的机会,较好地发挥了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质量考评结果

通过问卷的形式展开,目的是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让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质量考评结果可以看好出,学生接受实验三阶段即情境体验法的能力较强,这说明该种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四、讨论

情境体验法是以情境为教学线索,以团队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学生全面参与为要点,以整体领悟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前认真做好复习,主动吸收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实践中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因此,情境体验法是一种既生动有趣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恒树.如何提高高中职学生对《药物学基础》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186-188.

[2]刘绮明,张建国,黄敏齐,等.案例导入法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2010,9(02):240-242.

[3]张煜,仁青加,次仁德吉,等.情境体验法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0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