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不能不知的“第三大杀手”

2016-12-14叶云

健康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阻肺医师急性

叶云

45岁的李先生经常在跑步后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和胸闷,时不时还咳嗽几声,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咽喉炎,吃了很多消炎药却不见好转。在最近2016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宣传活动的浙江分会场,他找到了答案———原来自己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所幸的是还处在轻度阶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二医院)呼吸内科的车鸾卿医师告诉李先生,只要通过积极治疗,还是会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呼吸”。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携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在各地知名医院同步开展了大型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浙江省的现场活动由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主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浙二医院承办。

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是中国人群第三大杀手,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300万的慢阻肺患者,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高达9.9%,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约有1人患病。

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吸烟和被动吸烟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生物燃料等)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或焦虑等全身症状。

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哪怕只是上楼、做家务,甚至连休息时都会感觉气喘费力。慢阻肺后期会出现低氧血症和高钙酸血症,可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另外,慢阻肺也常常和其他疾病合并存在,最常见的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肺癌、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

此外,慢阻肺还会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国内研究表明,住院患者每人每次平均住院费用高达11598元。

哪些人易得慢阻肺

慢阻肺危害大且常见,但目前在我国却是严重诊断不足。调查表明,所有被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中,仅有35.1%的患者以往曾被确诊过。浙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雯表示,因为目前缺乏对慢阻肺危害的认识,一些患者虽有咳嗽、气短等症状,但不重视,也不及时去医院就诊,有些患者仅在病情急性加重时才到医院就诊。“事实上,如果你年龄在40岁以上,并且有慢阻肺家族史,建议大家检查肺功能,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导致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吸烟,不仅是吸烟者本身,被动吸烟也一样容易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空气污染:化学气体、烟尘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急性发作显著增加。PM2.5和PM10可能与该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生物燃料:如柴草、木头、木炭、庄稼秆和动物粪便等燃烧时的烟雾里有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做饭时吸入的油烟是家庭主妇发生慢阻肺的重要原因。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儿童期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等,与成年肺功能降低及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有关。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过久或浓度太大。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李雯主任表示,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它对该病的严重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应该像测量血压一样定期检测肺功能。慢阻肺患者应每半年左右到医院检查肺功能。”

大家不妨来自测一下,如果一下问题出现3个或以上回答“是”,那就应该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肺功能检查。

●是否经常咳嗽?

●是否经常咳痰?

●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气短?

●年龄超过40岁了吗?

●现在吸烟或者曾经吸过烟?

患者要坚持科学治疗和自我管理

慢阻肺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李雯主任告诉我们,慢阻肺需要坚持长期科学药物治疗,可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有些人会担心长期使用激素产生副作用,但事实上,吸入治疗使用方便,药物可直达肺部,全身副作用小,长期规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能持续控制慢阻肺的自然病程进展,控制当前症状,降低住院和死亡的未来风险。”

李雯主任表示,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患者做好自我管理,比如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健康饮食、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同时,患者还要树立治疗的信心,不要让自己压力过大。

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死亡和主要原因,据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3% ~4%,病情危重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死亡率高达11%~24%,50%的患者半年内会因病情再次加重而入院。“面对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来势汹汹,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李雯医师提醒广大患者:

●把需要的药物或资料放在固定地方,以便能迅速找到。

●备好医生、医院、联系人的信息,比如电话和地址。

●放好用药清单、准备好所需费用。

●一旦怀疑急性加重,立即就医。

在2016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宣传活动免费咨询的现场,有不少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请浙二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们帮自己诊断是否为慢阻肺。浙二医院呼吸内科夏丽霞主治医师表示,有些患者患的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道疾病,“虽然都还不是慢阻肺,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都有可能最终发展成为慢阻肺。所以,如果有呼吸系统的问题,一定不能自己随便吃药,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现在是冬季,空气污染和寒冷都可能会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所以广大患者要注意保暖,并尽量选择空气质量好的时间段外出。”李雯医师最后强调,慢阻肺可防可治,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用药,做好自我规范管理,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阻肺医师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对慢阻肺应做到“早诊早治”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三缺一
秋冬季怎么样预防慢阻肺
慢阻肺和哮喘的区别
中国医师节
秋来警惕慢阻肺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