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裁军30万,会不会影响军力战力

2016-12-14

新传奇 2016年42期
关键词:裁军部队力量

裁军30万,会不会影响军力战力

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的消息早已引爆了世界舆论,在广大官兵中也激起阵阵波澜,至今仍为人所关注。一些同志不禁心生疑惑,裁军会不会影响军力战力?

军改重在精兵制胜

早在1945年,毛泽东论述抗战结束后我军建军方针时,明确提出:“兵贵精,不贵多,仍是今后建军原则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多次裁军,消肿去冗、提质增效。这次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定再次裁军30万,开启了新一轮精兵之路。

“精”意味指挥体制灵活高效。如果说机械化战争靠的是“以大吃小”,那么信息化战争则更多是“以快吃慢”。俄罗斯先后组建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国家防务指挥中心,在叙利亚作战中战场探知全面、目标确定准确、实施进攻快捷、远程投送有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很重要的在于有一个高效的指挥体系。

可以说,胜战之钥,千军万马看指挥;建立精干高效领导指挥体制,抓住了“精”的核心要义。

“精”追求力量结构优化组合。军队的力量配置、结构编成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紧跟战争形态、制胜机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才能更好适应战斗力生成要求。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我军加大了技术兵种的比例,炮兵成为陆军第一兵种,装甲兵成为陆军主要突击力量,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陆军防空导弹部队等一大批新的兵种纷纷诞生。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特征更加鲜明,信息优势成为决胜性优势。这就牵引和倒逼军队力量结构,从以往注重部队规模、机动速度、火力强度等要素,转到注重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中心、体系支撑、平台作战上来,使员额数量让位于质量效益,打造“尾巴更小、牙齿更强、拳头更硬”的精锐之师。

“精”要求作战能力加速升级。2008年俄格战争中,俄军快速反应能力低,大规模机动能力弱,近在咫尺的第58集团军不能迅速机动到冲突地区,严重影响作战效果。以色列面积仅有2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长期战争环境促使他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反应快速灵敏、完成多样化任务、具备极强进攻性的国防军,在一系列战争和军事行动中以强大战力取得骄人战绩,成为中东地区不可小觑的军事强国。

向“有内涵”转变

这次改革,以结构优化主导规模调整,以力量体系“强身”促“瘦身”,向结构功能要制胜力,向现代管理要高效益,实现由“大块头”到“有内涵”的转变。

按照精干的原则压缩规模。这次改革,致力于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裁减军队员额30万。从军委机关到战区、军种各级机关,无论是单位等级、内设机构还是人员编配,都坚持从严从紧控制。特别是军委机关由总部制调整为多部门制,普遍降低机构等级,大量压缩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员额,大幅减少直属单位,精简力度很大,下一步还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整合和精简,为全军调整改革带了好头。

按照高效的原则调整结构。军事竞争中,结构科学是重要的优势,结构落后是致命的缺陷。资料表明,美军从冷战结束时的200多万压减到目前的130万,俄军从苏联解体时的282万压减到目前的100万,但美、俄军的网络、无人、特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却在不断增强。我军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部队和院校比例不够合理,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偏多、作战部队不充实,老旧装备数量多、新型作战力量少等问题比较突出。这次改革,通过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特别是加大压减老旧装备部队力度,为发展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同时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这样调结构,就是向着矛盾问题动刀子,既利“器”又改“制”,从结构功能入手实现重塑再造。

以效能为核心

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军队组织结构日益复杂,迫切需要军事管理领域的全新变革,推动我军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管理理念更加现代。从我军实际看,管理理念与时代发展还不够同步,头脑中陈旧框框、工作路径依赖、习惯做法羁绊还一定程度存在。比如,评估部队管理效果有时还停留在“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的层面,基层管理还存在“管为看、管为查、管为不出事”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理念来一次脱胎换骨。

管理体系更加精准。从联合训练到日常管理,从后勤保障到装备建设,都是从单一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的精细化工程。“千人一杆枪,万人一张网”,任何一个局部、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健全以精准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提高国防和军队发展的精准度。

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制胜优势很重要的源于流程优势。过去一些单位工作运行中,往往重视任务部署和结果考评两头,对过程管理做得不够,比如,评估、督导、调控机制不健全、方法不科学。这次改革,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在优化管理流程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破除繁琐哲学,简化工作环节,加强专业评估,突出相机调控,强化全程监督,以流程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解放军报》2016.10.10)

猜你喜欢

裁军部队力量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外交部军控司、裁军大使是干什么的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麦唛力量 (一)
德国近现代的军备控制与裁军问题研究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