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信仰的建构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2016-12-13陈博

人民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

陈博

【摘要】民族复兴的核心在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民族文化的复兴又离不开人文信仰的建构与塑造。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人文信仰的重拾,这与文化复兴的内在精神和根本旨趣相一致。只有从人文信仰的重拾入手,才有望让文化得以日新而又独到,民族自信亦可自强。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文化复兴 人文信仰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 A

复兴理念是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承继之中的永恒基调

在任何一个民族当中,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都会思考民族的实力、前途和命运等诸多问题,而这又必然牵涉到对于“复兴”的理解。复兴,是一种基于民族之生存、发展中兴衰往复的情状认定,一种对于民族命运、前途的不安、忧思,进而要求其不断日新,以推进民族发展的强烈诉求。整体表现为一种拼命脱离现实之藩篱,而要求趋向理想之境的自觉成就过程。

晚清政局的腐朽糜烂,加之帝国列强的无道欺凌,带给中华民族的是一场难以负重的彻底溃败、倾覆与羞辱。亡国灭种的危局下志士仁人们痛定思痛,开始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发展和历史命运。“振兴中华”、“救亡图存”随之成为了近代中国最为响亮的口号。1932年张君劢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概念,更是将此一自救运动以极其强烈的民族认同和爱国精神表现了出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疑更是对此复兴诉求的强力回应和重大实践。自此,中华民族得以新生,在残垣断壁的近代废墟上开始重建思想文化与自信、自尊。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题被正式提出,十六大则第一次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三个发展阶段。而在十八大上,更是第一次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总体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并且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纵观中华民族之历史,可以说,复兴理念是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承继之中的永恒基调,是完整映现在中国人对价值实现、秩序化成之理想实现的不懈追求上来的。是以一种极为自觉的主体担当而证现出来的价值评定和信仰关照。中华民族的近代遭遇实然让人不堪承受,但民族的兴衰往复本为一历史嬗变之自然序列,阴阳互转、兴衰往复本也常理。对待当下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应以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坚定我们的信心,在深刻领会、洞察其给予个人、国家、社会之深远意义的同时,切实觅得民族得以复兴的基质和根本,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表征其文化内涵与独特个性。

民族复兴的现实必要性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本土化,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硕果。但要使中华民族拥有一个更加宽广的未来发展,就必然要完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对接。为此,我们坚定地认为,民族的复兴不是与他人相互攀比的五十步笑百步的自吹浮夸式的物质文明、器物文化的复兴,也不是随意否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传统形态盲目鼓吹的制度文化的复兴,而是指向民族自身的未来命运与长远发展的自我塑造、求善与表征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取向的复兴。因此必须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价值,使其能与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相对接,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内容更丰富、前途更宽广。

民族复兴涉及个人、社会及国家诸多因素,因而,民族的复兴、存亡亦必定会给个人、社会及国家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民族复兴就个体而言,其为组成民族之一基本单位。个人与民族实为一有机体中之不可分割,无法舍离之关系。民族的特质及其文化必以个体成员为载体来承继,也必以个体成员的行状为表象来呈现。而个体亦只有在民族身份的自觉认同和表征过程当中展现自身的文化底蕴,进而充实生活、寄慰心灵。民族的复兴、衰亡对于个体而言便不仅直接触及到人生的优乐祸福,更关涉到为人者的身份表达和意义、价值的祈向追求;就社会言,全在社会秩序的化成与和谐上。因而民族之对社会的影响,尤在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方面。即整合社会、化成秩序之功效;再就国家而言,无论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其皆是民族性格及文化的集中最高表达和体现者,亦是其民族利益的根本维护者。因而民族之复兴自当显现为国家综合实力之强盛,民族之衰败亦当表现为国家事业之多艰。

由上所论可知,无论是个人之生存命运与质量,还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亦或是国家的事业与国格、尊严及实力,皆本于民族之兴衰成败。

人文信仰的建构,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内在精神

所谓人文信仰,正是指在这种民族文化大融合基础上所建构、形成的那个旨在凸显人之德性自觉,落实人道尊严与价值归属之终极关切的信仰诉求之人文表达。 而正是这种文化的最高表达——人文信仰的建构,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内在精神,表征着这一民族的独特意蕴。

文化的自我完善成就了中国人信仰的人文形态。而人文信仰的确立和体系建构历程又同时从根本上塑造和指引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表达和历史走向。具体说来,人文信仰的这种范导与塑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即人的终极关切与价值设定;思想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内在精神;社会政治的治世理念与秩序化成以及艺术、审美领域的悬然天得、超物取向。

人文信仰之于人之存在来说,就是铺就了一条人通过主体自觉和德性完善而以达精神充实与价值实现的返身自诚之路。从十四年来如丧家之犬般颠沛奔走、明知不可为却依然为之的孔子,到虽身陷江湖却心系庙堂的魏晋名士;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明诸子,到坚信贞下必起元,文化必复兴的现代新儒家,他们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副修己安人、成己成物,立大公心以济苍生、以利天下的信念践履的全景图。其以强烈的生命体验、主体担当和德性自觉成就了足以与天、地比肩的人爵格位,以内圣外王的一体架构成就了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璀璨夺目的德礼文化和精神世界。

以儒家文化为主脉的传统精神思想文化系统,无论在历史的流变中其理论形态和思想主张有何变化与差异,观其志,无不在塑造中国人的大公之心与敬畏之心上,并以此来成就其为人者之文化理想和精神诉求。生命之尊严、荣耀亦当由此显现。察其行,则其家、国、天下之外王实践自亦是其人文信仰之理序指向、内圣之学之必然所达和逐层展开。

中国传统文化的治世理念,是一种王道政治,整体上追求一种垂天德范的秩序化成。王道是以仁政为其根本治世理念的。究其根本,可以从先秦时期人禽之辩中具体导出。其视人之所以为人者不在其它,而在道德性上。具体表现为人的自我塑造,自我成全的德性自觉和利用厚生、仁民爱物的大公德化上。同时,就此表征人之自身的道德属性而言,又并非仅指面向现实层面的规范意义,其更为重要者,则是获取天人合一,信仰安顿的必经之路或唯一可能。就传统中国之现实政治而言,在历史上虽也不乏以暴力、越礼之霸道行径而篡取王位者,然一旦事随人愿,得其职位,又往往凭此“天命所归”又复施善政。并且在作为上又常常励精图治、 多有贡献。这可以说是其治世理念的具体证现。

如果仅从对人文信仰的直接呈现和形象表达来讲,艺术、审美较之其它文化形态无疑更能够映现出传统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情趣追求。水墨丹青中无论是虚实、强弱的笔法运用,还是浓淡相宜的墨色变化,再到涵远幽深的空间布局以及烘托、留白所营造出的画面质感和空濛意境都旨在表达和追求一种清幽、素雅、人景交融、悬然天得的人文旨趣和一种超然物外、体与物冥的理想境界。

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成就了中华民族根本性格和行状旨趣的人文信仰。中国人正是有了这份足以安身立命的最高架构,才使其在具体的文化创制和思想表达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为人者所拥有的那份优雅、尊贵与才情。当下若要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就要追本溯源。从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入手,进而自觉到人文信仰之形上建构,着重于大公心、敬畏心等最终旨趣与精神方向的塑造,方能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乃至整个民族的复兴。

(作者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②吕大吉、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卷一)——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责编/陈楠 刘芋艺(见习)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
对“风水轮流转”和“风水高手在民间”的批判
近代以降国人文化心态的嬗变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矢志不渝跟党走 同心协力业必酬
邓小平对民族复兴的历史功绩及其现实启示
论“中国梦”的理论架构与意义
中国梦学习研究情况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