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篇 比拟苍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2016-12-13文字统筹邱勇哲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9期
关键词:藻井斗拱戏台

文字统筹 _ 邱勇哲(本刊记者)

微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篇 比拟苍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BINI CANGQIONG GUJIANZHU ZHONG DE ZAOJING ZHI MEI

文字统筹 _ 邱勇哲(本刊记者)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木结构顶棚,中国特有的繁复绚丽的装饰技术。图形有方形、圆形、八角形,或将这几种图形叠加成的空间构图,带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其工艺非常复杂,自天花平顶向上凹进,似穹隆状。古代匠人们不用钉子,利用榫卯、斗拱堆叠而成,美得震撼人心。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藻井的产生由来以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室顶上就已经有藻井装饰,藻井上面刻画着藕茎类的水草植物,常见的有菱角、荷花或莲叶。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中国古代宫殿多为木结构,常有火灾之患,所以也常采用藻井装饰。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井中有水,水火相克”,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因此诞生了这项建筑绝学。

在中国人看来,屋顶不只有遮蔽天空的作用,它还是“技艺载道,道艺合一”的舞台。一架架古代藻井,一处处美丽天花,承载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建筑观。古人敬天,因此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藻井就具有了神圣的意义。比拟苍穹,也是藻井存在理念之一,

不同功用的建筑物的藻井各有千秋,仰望藻井时,瑰丽的色彩与华美的雕刻使人有着遥望苍穹的神秘感,绝大多数藻井都尽奢靡华丽之能事,是因为其融入了人们对敬天的独特表达。

_北京天坛龙风藻井。

关于藻井这类特殊装饰,史料上有许多描写。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亘雄虹之长梁,结棼镣以相接,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饰华榱与壁当,流景曜之桦晔。”三国魏时玄学家何晏在《景福殿赋》中也称:“茄密倒植,吐被芙蕖,缭以藻井,编以缢疏。以上这些都是说明栋、梁如椽如何架接着藻井,并具体描写,在藻井之中深植藕根,掩映的红荷向下披垂,雕绘的框边就像井栏,四旁短椽、梁露出的顶端用壁装饰,像晨曦一样闪烁着日辉。藻井是中国建筑民族风格在室内装饰上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在中华建筑中它也称得上是一种特殊的形制,它的发展由简而繁,由实用结构形状而演变为装饰的构造。这些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井。明代之後,藻井的构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尽精巧和富丽堂皇的能事,除了规模增大之外,顶心用以象徵天国的明镜开始增大,周围放置莲瓣,中心绘云龙。后来这中心的云龙愈来愈得到强调。到了清代就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由於清代的藻井流行能为顶心,于是便把藻井改称为龙井了。 藻井在古建中起到装饰作用,有着重要的功能。一般来看,大的佛殿中主体佛像部位都要做藻井,这样显得佛像更加庄严。古人对藻井制作大为讲究。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结构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角形,以不同层次向上凸出,每一层的边沿处都做出斗拱,而这个斗拱做成木构建筑的真实式样,做得极其精细,斗拱承托梁枋,再支撑拱顶,最中心部位的垂莲柱为二龙戏珠,图案极为丰富。藻井著名的有:河北承德普乐寺旭光阁大殿做正圆形藻井,向上凸突达3米。第一圈十分精美;第二圈砌到斗拱;第三圈做出宽约1米的平棋,分出方格;第四圈、第五圈均做斗拱,与第二圈斗拱相同;第六圈为藻井的顶部,做出二龙戏珠,龙为盘龙。数个藻井直径大约10米,全部贴金,为金色藻井,非常豪华。

_河北承德普乐寺旭光阁内顶部藻井。

_普乐寺旭光阁藻井直径大约10米,全部贴金,非常豪华。

紫禁城作为明清官式建筑发展的巅峰,在这种木作的构造方面则极尽精巧。从现存的藻井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特点包括:结构十分复杂,多种图案结合在一个藻井之内;构成藻井的贴金斗拱小而密集;象征皇家的木雕龙大量出现等。

左:北海小西天极乐世界藻井。右:天津蓟县独乐寺藻井。

左:台北关渡宫藻井。右:紫禁城养性殿藻井。

_紫禁城御花园里的千秋亭藻井,抬头仰望犹如窥见苍穹。

左:汉代石雕藻井。右:太庙的贴金天花。

北京智化寺的藻井是我国明代大型木雕精品,也是历代木质藻井之昀。智化寺内本来有三方藻井,分别镶嵌在轮藏殿、智化殿、万佛阁三组建筑的顶部,现在只剩下轮藏殿一处,其他的两方陈列在美国的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费城艺术博物馆。智化寺曾因为藻井的华丽而一度辉煌。因为是奉旨建造,它的藻井的华丽程度不亚于明清王室的藻井,这两个藻井,比故宫南熏殿的藻井大,选用上等的楠木雕琢而成。它们样式、图案差异不大,都是斗八式平面方型,井框外边长4.35米,内边长4米。整个藻井呈平面方形,四角以支条区划成八角形,再置方格二重,相互套合成内八角,空档内置“八宝”。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环雕游龙,中央圆心,一条矫健粗壮的团龙,蟠绕垂首,俯视向下,整个结构精美绝伦。

藻井按制作材料分类可分石雕、砖砌和和木构三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有北魏时期的石雕藻井;北京田义墓碑亭藻井为明代砖砌藻井;紫禁城太和殿的藻井为木构藻井。 藻井按明镜的演变分类:明镜——盘龙——悬珠(明镜高悬)。浙江宁波秦家祠堂戏台藻井为清代明镜藻井;河南嵩山中岳庙大殿藻井为明代盘龙藻井;北京故宫宁寿宫藻井为清代悬珠藻井。藻井按安装地点分类,藻井在古代是一种有着从人间通向天庭象征意义的建筑装饰,所以大多运用在大型寺院的主要殿宇或者是宫殿中。后来,大量出现在城隍庙、会馆、宗祠等大型集会场所的戏台之上,这些藻井不仅起着美观的作用,甚至有集音扩音的作用。仅苏州一地,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考察统计来看,全市一共132个会馆,一个会馆 一个戏台,基本一个戏台有一个藻井,所以藻井在民间的运用也相当广了。只是苏州戏台、藻井已存世不多,江南地带似乎浙江的存世量多一些。北京故宫皇极殿藻井为清代宫殿藻井;北京雍和宫大殿藻井为清代宗教藻井;山西平遥城隍庙戏台八角藻井为清代戏台藻井。 藻井按结构分类,藻井的结构形式有方形、矩形、圆形、六角、八角、斗四、斗八、螺旋,又在单个藻井中利用斗拱或不用斗拱区分出层数,每层都有自己的特点。福建宁德天后宫大殿藻井为清代八角三层绘龙非斗拱类藻井。北京东岳庙碑亭藻井为清代方形斗拱类藻井。

_北京隆福寺藻井,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

藻井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建筑形式,是最尊贵建筑里的天花中最显眼地方的一种装饰性很强的造型艺术。《辞源》解释藻井为“绘有文采状如井干型的天花板,有荷菱等图案”。宋《营造法式》对藻井的做法、尺度有专门的论述和规定。藻井在建筑中的使用代表了 尊贵与等级,它如同伞盖般高出天花之上,以烘托和象征天宇般的崇高和伟大。藻井能压火,这当然是不可信的,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但是藻井却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建筑上的一种独创艺术,后人以此引为骄傲。

颐和园佛香阁天井。

颐和园廓如亭内顶。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天花。

猜你喜欢

藻井斗拱戏台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说不完的斗拱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民居趣读
浅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以沈阳故宫为例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
山西古戏台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