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欠发达地区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16-12-1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晨练健康状况人群

郭 栋

(商丘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郭 栋

(商丘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为了探讨个体差异在晨练人群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偶遇抽样的原则,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晨练人员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家庭类型、性别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明显.就社会因素而言,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呈两极分化,高学历者社会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文盲、低收入者、无收入者则会因为知识、个人收入等的限制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女性和30岁以下晨练者承受的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这类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总症较为严重.相比较之下,夫妻家庭类型的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甚好.建议相关部门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培养人们学会自我身心调整、宣泄不良情绪,加强社区体育,加大社区体育软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晨练人群;个体差异;心理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亿到3亿之间,名列前三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焦虑、失眠;约3000万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深受心理障碍困扰.此外,妇女、老人、自然或人为灾害的受灾群体等特定人群的精神和心理障碍问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国内外多数研究证实,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原因是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体验到运动愉快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更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亦增强.

目前,人均收入除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之外,中部和西部大多数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心理的健康.因此,研究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人员,特别是研究晨练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寻求不同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的差异性,找出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对我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4个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城市的16个晨练点的759名晨练者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以匿名方式对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4个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城市16个晨练点的晨练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放800份问卷,收回问卷800份,回收率为100%;经筛选有效问卷759份,回收有效率为94.86%,其中男性418人,女性341人.

1.2.3 访谈法

为了解晨练人员活动的相关情况,本人采用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法,走访了16个晨练点的社会指导员、工作人员及部分晨练人员,弥补了问卷无法了解到的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求取均值、标准差,并进行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Levene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无误后,应用于本研究论述.

1.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对比、归纳、综合等逻辑学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探讨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晨练人群中男性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及总症指数方面均低于女性,并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同时,通过对收集到的男、女性人群晨练数据和全国常模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男性晨练人群数据与全国常模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显著差异,女性晨练者心理健康在躯体化、强迫因子、总症指数几个方面显示出的数据相对于全国常模并没有太大差异,且女性样本数据优于全国常模,但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女性晨练者样本数据状况较差,并且有明显差异.抑郁和偏执因子有更加明显的不同.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相比男性晨练者,女性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这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都愈来愈重的现状密不可分.因此,女性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展开有关方面的心理咨询,举行心理健康的专门讲座,引导女性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用有效的方法纾解情绪,缓解女性在家庭、社会承受的压力.

图1 不同性别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2.2 不同年龄段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1)从晨练者各年龄组的整体心理状况可以看出,晨练人群中30-44岁晨练者组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低于其他年龄组晨练人群,不同年龄组的晨练者之间各因子均具有显著差异.(2)从总症指数来看,得分从低到高呈现以下分布:30-44岁组、45-59岁组、75岁以上组、60-74岁组、30岁以下组,这充分表现出30岁以下的晨练者心理健康水平在各组晨练者中最差,30-44岁晨练者好于其他年龄组心理健康状况;从参与锻炼人数来说,而60-74岁组晨练人群最多,30岁以下最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具有较大关系.30岁以下年轻人刚走向社会,缺少各种经验,加上残酷的社会竞争,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很大,造成许多年轻人睡眠时间往往不固定、睡眠质量较差等因素影响,没有时间和精力成为大部分30岁以下年轻人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很好借口和心理暗示,致使30岁以下年轻人没有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心理承受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最差;60-74岁晨练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主要集中在一些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身上,从定时定点的工作岗位一下进入全自由生活状态造成这个年龄段老人生活出现迷茫,以至于导致“离退休综合症”的产生;75岁以上晨练者心理健康差主要体现在“空巢”老人身上,主要由于老伴的离去或儿女各自成家,没有述说的对象,心理寂寞、孤独,特别是躯体老化而导致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作用的心理反差;45-59岁晨练人群主要受文化程度不高的限制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动化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来自年轻人的竞争压力而导致的下岗,房价过高,物价上涨,各种疾病的出现,子女的升学、工作、嫁娶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困扰,从而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而言,由于30-44岁这部分人年轻、社会适应能力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强,并且已经走上社会一些年限,积累了一定的各种经验,工作状态相对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状况,注重体育锻炼.

图2 不同年龄段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2.3 不同文化层次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通过对不同文化层次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1)受教育程度对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文化层次晨练者心理健康因子方面具有极其显著差异;(2)总症指数方面,不同文化层次晨练者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总症指数从低到高前三位的是:初中、小学、高中,研究生和本科高学历人群相对较差,这主要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人才竞争加剧具有重大关联.调查发现,文盲组晨练者年龄多为70岁以上老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受过教育,缺少相关文化知识,在科技高速普及的今天遭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房价、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等的影响,自身缺少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带来的局限,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处在社会的最下游;本科生和研究生这样高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与这一群组的高学历带来的工作压力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很大关系(见图3).

图3 不同受教育程度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2.4 不同职业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根据不同职业的人群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获取以下结论:工作状况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不同工作状况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下岗组和其他组主要以临时工、无固定工作打零工的或以小本生意人为主.这两组的晨练者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下岗组晨练者心理问题表现在前坡、焦虑、恐怖等方面;其他组晨练者心理问题在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等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由图5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的晨练者心理健康各因子数据差异显著.由此可知,职业类型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低到高呈现如下分布:工人组、农民组、管理人员组、教科文工作者组、服务人员组、其他职业组、学生组.

调查发现,受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我国现存的应试制度、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晨练人群人数最少,其心理健康总症指数高于全国常模,更高于其他职业类型组晨练者,这充分表明晨练人群中学生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这组数据得出的结果与国内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相符.受中招、高考体育加试压力因素影响,一些学生被动进行晨练.同时与父母的关系、家庭和谐程度、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图4 不同工作状况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图5 不同职业类型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2.5 不同收入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由图6可以看出:(1)个人收入水平对晨练者心理健康影响显著,除躯体化因子呈现非常显著差异外,其余因子方面均呈现极其显著差异;(2)1300元以下晨练者总症指数均值最高,3000元以上晨练者均值最低,从图表数据可知,收入在1300元以下的无固定工作晨练人群心理健康总症指数要比全国常模更高.这一群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数据表示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以学生、家庭主妇为主的无收入组在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方面显示的数据相比无固定工作更差.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晨练者健康状况要优于低收入和无收入的两组.低收入及无收入的群组因为自身经济状况带来的压力对精神状况有一定影响.较低的收入让他们也没有过多的重视自身的健康,致使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经济收入高人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作环境比较稳定,经济收入比较固定,各种经济负担较小,心理压力小,比较关注身心健康问题,致使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经济收入高人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作环境比较稳定,经济收入比较固定,各种经济负担较小,心理压力小,比较关注身心健康问题,经济状况为他们改善健康状况提供条件.由此可见,个人的收入情况会对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图6 不同个人收入水平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2.6 不同家庭类型晨练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图7以来自不同类型家庭的晨练者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得出家庭类型对晨练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差异.(1)来自正常的三口之家以及家庭结构更为庞大的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的晨练者心理健康总症指数最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以夫妻为代表的两口之家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总症指数高于正常的三口之家和三代、四代同堂家庭类型的晨练者,为统计结果中最高的组.(3)来自单身、单亲、夫妻家庭类型的晨练者心理健康总症指数都要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单亲家庭的情况最为严重,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尤为突出.以上分析得出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

图7 不同家庭类型晨练人群心理健康因子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1)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年龄段、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家庭类型、性别方面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差异性明显.就社会因素而言,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呈两极分化,高学历者社会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文盲、低收入者、无收入者则会因为知识、个人收入等的限制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女性和30岁以下晨练者承受的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这类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总症较为严重.相比较之下,夫妻家庭类型的晨练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甚好.

(2)当下社会带给人们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有关部门也应把锻炼作为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手段.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培养人们正确的三维健康观,引导人们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用正确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群体更要多加关注、引导.同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加强社区体育软硬件建设,加大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力量,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或辅导站,积极引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让人们意识到锻炼对心理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全民健身,促进身心健康.

[1]乐安国,钟元俊.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姒刚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44—45.

[6]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17(3):75—81.

[7]赵淑英,殷玲玲.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5):40—43.

[责任编辑:徐明忠]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mental health of morning exercises group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GUO Dong

(Institute of PE,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

To investigat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of morning exercises group,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ampling,using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questionnaire survey,mathematical statistics,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results show that: mental health morning population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especially the age,education,type of occupation,family type,and gender differences.From the social factors,mental health of morning exercises group present polarization.For example,among the morning exercises group,highly educated people has poor mental health status because of greater society pressure,and heavier responsibilities,and people who are illiteracy,low income,or no income also have poor mental status because of limitations of knowledge,and personal income.Due to greater work and social pressure,the situation of female and less than thirty people among morning exercise group is more serious.From the results,the morning exercise group which is couple family type also have poor mental health.S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exercises as a means to improve people’s mental health,by the way of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training people correct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 of health,guiding people to learn how to use of the right way to give vent to bad feelings,effective use of various means,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fund investment and community sports instructors,open various types of sports clubs or guidance station,actively guide th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promote fitness,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orning exercises group;individual difference;mental health

2016-07-14;

2016-08-19

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400410159)

郭栋(1979—),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理论与大众健身实践方面的研究.

G812.4

A

1672-3600(2016)12-0104-05

猜你喜欢

晨练健康状况人群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晨练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