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6-12-12刘海军

陕西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肝火高血压病证型

刘海军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遂宁 629000)



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刘海军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遂宁 629000)

目的:探讨重度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237例重度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其中单一证型者156例(65.8%)。各证型分布分别为:痰湿壅盛证58例(37.2%)、阴虚阳亢证49例(31.4%)、肝火亢盛证28例(17.9%)、阴阳两虚证21例(13.5%)。兼夹证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证型)81例(34.2%)。不同证型重度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关系分析中,均可见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的BMI、TC、TG、LDL-C水平高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患者。同时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吸烟、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小,小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患者;而四种中医证型的性别构成之间尚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痰湿壅盛证为主,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相关性。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指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中医证型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属性的概括,是患者个体本身与疾病、社会心理因素等综合作用、相互影响后的一种外在表征[3]。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强调从中医证型出发,注重个体化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靶器官损害为主,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4]。本研究为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回顾性研究,从患者中医证型入手,全面的分析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探讨原发性重度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差异性,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标准化及中西医综合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临床资料 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0例(46.4%),女性127例(53.6%);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65.4±12.4岁;高血压病程0~50年;吸烟史者49例(20.7%),饮酒史者34例(14.4%);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104例(43.9%);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65例(27.4%)、血脂异常者138例(58.2%)、冠心病22例(9.3%)、心律失常者14例(5.9%)、肾脏损害者34例(14.3)、曾有脑血管意外49例(20.7%)。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关于3级高血压(重度)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SBP≥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中医疾病辨证标准遵循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同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制订。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4个证型。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问诊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身高体重等)、疾病史等,详细记录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合并症,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辨证分型等,收集生化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等。

统计学方法 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中医证型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研究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37例重度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其中单一证型者156例(65.8%),各证型分布分别为:痰湿壅盛证58例(37.2%)、阴虚阳亢证49例(31.4%)、肝火亢盛证28例(17.9%)、阴阳两虚证21例(13.5%)。兼夹证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证型)81例(34.2%),其中兼夹两种体质76例(32.1%)、兼夹三种体质5例(2.1%)。

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不同证型重度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关系分析中,均可见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的BMI、TC、TG、LDL-C水平高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患者(均P<0.001);同时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吸烟、饮酒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均P<0.01);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小,小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患者(P<0.001);而四种中医证型的性别构成之间尚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320),见表1。

表1 不同中医证型重度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讨 论 本研究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原则,对重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不仅探讨重度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并分析了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可作为一个动态研究,为下一步对患者进行长期中医模式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现状,本次研究结果除可以直接为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医调理方案提供依据外,还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后体质变化的动态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病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个证型。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相关研究中,王丽颖等[5]研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也会发生改变,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程苗苗等[6]研究认为:3级高血压主要以阴虚阳亢证、瘀血阻络证、痰湿壅盛证为主,呈现出由实致虚的演变过程。本次调查结果发现,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单一证型占多数,有156例(65.8%),兼夹证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中医证型)占34.2%。所谓兼夹症型,是指以一种证型为主,兼见其他类型证型,即同一个高血压病人可能同时兼有多种证型或在不同时期也可能出现不同证型之间的转化,而在转化的过度阶段就表现为兼夹状态。有研究显示,同时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医证型特征,即兼夹证型普遍存在于高血压病人当中,占有一定比例[7]。而针对这种兼夹证型的过渡阶段进行有效的中医调治,能极大地改善该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本次研究还对不同中医证型重度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的BMI、TC、TG、LDL-C水平、吸烟、饮酒比例高于其它三种中医证型患者,而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小。这个结果说明中医证型对是否发生高血压病具有倾向性,即不同中医证型的人对某种疾病有易感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讨重度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不同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标准化及中医综合防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1] 郑 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展及最优降压策略的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06-108.

[2] 李 翀.武警某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1):35-36.

[3] 王天平,舒一容,王凯忠.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3):565-567.

[4] 尚玉红,马 丽,王卫群.顽固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形态特点、血脂及靶器官损伤相关性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5,33(5):7-9.

[5] 姚莉萍.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相关检验指标及颈动脉IMT的关系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37-38.

[6] 程苗苗,王承龙. 101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中医药,2015,47(1):34-36.

[7] 张 斌.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102-103.

(收稿2016-07-17;修回2016-09-03)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证候

R544.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03

猜你喜欢

肝火高血压病证型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微信在线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