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期间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分析

2016-12-12王黔驹吴小平丁克永

中国矿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资料馆十二五委托

王黔驹,吴小平,丁克永,张 骞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3.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



重大专项

“十二五”期间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分析

王黔驹1,2,3,吴小平1,2,3,丁克永2,3,张 骞2,3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3.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 100037)

本文从法规制度、信息化建设、汇交管理、社会化服务、馆藏机构建设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2011~2015年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情况。“十二五”期间,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不断完善法规制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强化汇交管理,突出专题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面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的多元需求,提出健全法规、创新机制,重点加强地质资料资源建设和推进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的建议。

“十二五”;地质资料;管理;服务

“十二五”期间,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深入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地质资料委托保管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力支撑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实现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在日常服务、网络服务、专题服务的基础上,创新科普服务和展览展示,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1-5]。

1 地质资料管理法规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探矿权人放弃勘查区块范围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以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实现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出台了《关于委托大庆油田公司等13个单位委托保管油气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通知》和《关于委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22家单位(第二批)保管油气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通知》等文件,完成了33家委托保管单位资质认定和挂牌委托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是对2010年《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确定的“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落实[6]。

表1 “十二五”期间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相关的法规文件

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等单位发起研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委托管理、共享服务等多个业务系统,全面提升地质资料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

2.1 地质资料管理方面

1)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研发及推广应用, 实现了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统一在线监管及汇交凭证发放。截至2015年底,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监管平台共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28662份,其中国土资源部发放2288份,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放26374份,促进了地质资料汇交及时性。

2)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系统在33个油气委托保管单位和2个海洋委托保管单位部署应用。不仅保障委托业务顺利开展,而且依托该系统采集汇总共计78万余条油气、海洋委托保管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

事实上,我所付出的辛劳并没有白费,这些法律知识的编译,让旅居异国的朋友们在生活上获得了指标。此后每一年,我都收到很多华人朋友的感谢信函,他们欣喜,我也快慰。助人为快乐之本,谁说不是呢?

3)地质资料业务管理系统支撑馆藏机构接收、整理、验收、著录、归档、入库、利用等地质资料全业务流程管理。目前全国各级馆藏机构均部署运行,有利地提升了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现代化管理水平。

2.2 地质资料服务方面

1)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共享服务平台部署34个节点,主要提供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向全社会提供非涉密成果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截至2015年底,共享服务平台提供37.3万档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1.3万档(19.7万件)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服务。

2)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已经实现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一体化集成服务,可公开查询利用涵盖全国33个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33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地调局6大区中心以及部分地勘单位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量达150余万条。

3)电子阅览室系统已经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25个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部署运行。系统提供目录级和文件级信息的搜索,单页级涉密资料屏蔽处理,源电子文件数据的浏览等功能,为地质资料借阅服务由以纸质为主向以电子为主的重大转变提供保障。

4)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是在2011年全国地质钻孔清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国土资源实物资料中心组织全国开展建设。截至2015年底,采集入库近千个地勘单位约70多万个钻孔信息资料,总数据量达12TB。目前,已经向社会提供50余万个地质钻孔信息服务。2014年,全国地质资料馆组织完成渤海湾盆地油气钻井数据库试点建设,为全国开展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奠定基础。

3 地质资料资源进一步丰富

“十二五”期间,从2012年规定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以及油气、海洋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开展委托保管工作,我国真正实现成果、原始和实物三类地质资料统一汇交。

1)成果地质资料。2011~2015年,全国共汇交成果地质资料73574种,其中向省级地质资料馆汇交成果地质资料69983种,占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总量的95%;年度资料汇交量最多为2013年达到17389种,最少为2015年12887种,其余三年达到1.4万余种。上海、重庆、山东、贵州地质资料汇交量位列全国前四(图1),均超过4000种,4省(区)汇交总量占全国汇交总量的36%以上。汇交地质资料种类以矿产类和水工环类地质资料为主,占全国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总量的86%以上。

2)原始地质资料。从2012年开始,原始地质资料实现全面汇交,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接收的原始地质资料;另一个是委托保管单位接收的原始地质资料。2013~2015年,向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共汇交原始地质资料6082种,2015年接收原始地质资料2860种,比2014年增长39%;2014年接收原始地质资料2062种,比2013年增长78%;2013年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1160种。2013年油气等委托保管原始地质资料补交51.42万件,2014年新汇交原始地质资料8.48万件,2015年新汇交原始地质资料1.72万件。

3)实物地质资料。与原始地质资料汇交情况一样,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也存在两个渠道。“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馆藏机构采集岩芯超过30万m;委托保管单位在2013~2015年间共接收岩芯3万m,岩屑66.52万袋。

3.2 地质资料馆藏及数字化情况

1)成果地质资料。截至2015年底,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共计馆藏成果地质资料47.55种,其中全国地质资料馆资料馆藏量最大达13.4万种,占全国馆藏总量的28%。省级地质资料馆馆藏量最多为上海市和四川省达到2万种,河北省、山西省等15个省级地质资料馆馆藏量超过1万种(图2)。

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等25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数字化率达到90%以上,其中20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数字化率达到100%,全国仅有广西、西藏两个自治区馆藏资料数字化率低于50%。

2)原始地质资料。截至2015年,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保存原始地质资料纸介质26184种,电子文档22731份。35家油气等委托保管单位共馆藏原始地质资料61.62万件,其中广州海洋局、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馆藏量超过5万件。

图1 “十二五”期间全国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量情况

图2 截至2015年省级地质资料馆成果地质资料馆藏量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资料馆延续“十一五”对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及数字化工作开展试点研究,编写了清理工作方案,提出了清理技术指南和数字化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由于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及数字化工作涉及面广,组织协调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未在全国部署此项工作。

3)实物地质资料。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全国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油气实物地质资料除外)。据统计,全国有482个保管单位,1359个实物地质资料库房,保存岩矿芯825.41万m,岩屑16.59万袋;露天存放点464处,保管岩矿芯180.63万m,岩屑10228袋。

截至2015年,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保存岩芯达到60万m,其中贵州省、吉林省和福建省岩芯馆藏量位列省级地质资料馆前三;油气等委托保管单位保管18.62万m岩芯、291.85万袋岩屑。“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完成了230档,501孔的248587.96m岩芯采集及扫描数字化工作。

4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4.1 地质资料日常服务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成为主要媒介和服务方式。“十二五”期间,各类地质资料服务网站在线点击量近1500万次,平均每年300万次点击量,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到馆借阅人数为13.9万人次,提供59.78万份次地质资料服务,其中除2011年高达19万份次,其余年度稳定在10万份次左右。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复制量15万份次占全国服务总量1/4,省级地质资料馆资料复制量中云南省(50838份次)、辽宁省(42310份次)、湖南省(37540份次)位列前三。

35家委托保管在2013~2015年间,到馆借阅人数1.97万人次,提供11.14万份次资料服务。

4.2 专题服务和应急服务形成常态

“十二五”期间,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十分重视应急服务和专题服务。例如2011年,面对我国华北地区和江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全国馆以及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贵州等省地质资料馆发布抗旱地质资料目录,建立抗旱应急服务绿色通道免费提供服务。

开展专题服务主要结合4.22地球日、6.25土地日、中国矿业大会等重要时间点,向社会提供包括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整装勘查区专题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全国重要岩芯图像信息数据库、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1∶50万地质图、1∶25万地质图、1∶20万地质图等中比例尺地质调查及编图成果公开版产品等多类型地质资料专题服务产品。

4.3 科普服务及展览展示成为亮点

近年来,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及部分省级地质资料馆依托馆藏实物地质资料开展科普服务,通过科普展板、科普互动、科普专题报告、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015年,全国地质资料馆组织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0省(区)地质资料馆,对日本侵华期间由中国地质工作者形成的和由日本侵略者形成的近8000档约10万件地质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挖掘与整理,制作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地质资料展充分挖掘了地质资料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档案价值,创新了服务方式、拓展了资料受众,成为“十二五”服务工作的一大亮点。

5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1)省级馆藏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虽然受到国家停止楼堂馆所建设的影响,但是全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仍然参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意见》积极推进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山西、辽宁、安徽、江西、西藏等省(区、市)地质资料馆陆续迁入新馆,浙江、广东、青海、贵州、山东等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仍然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努力推进新馆建设。

2)委托保管单位基础设施符合资质条件。“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组织委托保管单位资质检查,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检查内容。已经通过的35家委托保管单位原始地质资料总库房面积约66404m2,平均每家单位约1897m2,大于平均值的有9家单位,其中库房面积最大的是塔里木油田,库房总面积为9600 m2。实物地质资料库房总面积约为144067 m2,平均面积为4116 m2,大于平均长度的有9家单位,其中长庆油田的最大,总面积为25783 m2。

3)积极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任务至今,全国地质资料馆从未间断相关建设研究工作,“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了基地建设需求分析和研究工作。由于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体基地涉及新申请土地和建设资金等诸多问题,导致实体建设无实际进展。但是,全国地质资料馆从国防安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空间距离、地质灾害、交通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在甘肃兰州和河北燕郊建立馆藏电子数据备份库房,形成了“异质三地”电子数据的备份机制。

6 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资料的需求,在加强地质资料资源建设和推进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的地质资料汇交范围,目前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未实现全覆盖,建议国土资源部协调财政部等部委建立国家出资应汇交地质资料的地质工作项目数据库,保障国家出资形成的地质资料“应交尽交”。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强资金投入,加快开展全国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及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抢救工作。

2)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主动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组织开发多类型、多专业的公益性服务产品。同时以公益性服务为引领,探索商业化服务模式,培育地质资料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3)以现有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相关业务系统为基础,开展地质资料业务和数据的集成整合工作,构建全国统一的国家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平台,满足地质资料行政管理、馆藏业务、社会服务等多方需求。

[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1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EB].2012.

[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2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EB].2013.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3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EB].2014.

[4]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4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EB].2015.

[5]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2015年度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情况通报[EB].2016.

[6] 王黔驹,颜世强,丁克永,等.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初步思路和构想[J].中国矿业,2011,20(12),20-24.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national geological data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s

WANG Qian-ju1,2,3,WU Xiao-ping1,2,3,DING Ke-yong2,3,ZHANG Qian2,3

(1.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Wuhan 400074, China; 2.Develope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37, China;3.National Geological Archives of China, Beijing 100037,China)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data administration in 2011~2015 from aspec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iling and report, services based on social values, and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collection agenc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land and resources authorities on both ministeri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together with geological collection agencies, improv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informatization, intensified filing and report, strengthened professional service, stepp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Therefore, ge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ability increasingly enhanced. The article offers the proposals of improving regulations, as well as innov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data resources, and moving forward with geological data transparency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demands on geological data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service

2016-04-1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地质资料资源汇聚与管理”计划项目所属子项目“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服务中心建设”资助(编号:121201130257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地质资料资源汇聚与管理”计划项目所属子项目“油气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示范”资助(编号:12120113025300)

王黔驹(1978-),男,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地质信息技术及地质资料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E-mail: wqianju@cgs.cn。

吴小平(1982-),男,工程师,地理信息专业,现主要从事地质信息技术及地质资料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E-mail: drcwxp@163.com。

G271

A

1004-4051(2016)11-063-04

猜你喜欢

资料馆十二五委托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建设项目合同事项受托回避与合并委托问题探讨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招标代理中的授权委托——以案说法
委托理财忌保底 投资风险需自负
2012年北京国资联年会日程表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珍藏的各种版本《毛泽东自传》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珍藏的《毛泽东自传》最早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