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2016-12-10任庆芳葛亚东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班干班级文化自我管理

任庆芳 葛亚东

摘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1)建好班干队伍,加强自主管理。(2)靓化教室环境,做到环境育人。(3)制定班规班纪,制约学生言行。(4)传递班级情感,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干;自我管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0-01

班集体建设是件大事,作为班主任的我从接手班主任工作开始就全身心投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这一总体目标出发,利用班级文化的多种功能,采取逐渐渗透的方式,把对学生思想教育融入到文化环境氛围中,加强班级文化育人功能,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

以下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建好班干队伍,加强自主管理

班干队伍是班级文化建设主体,他们工作能力提升尤为重要。班级管理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

刚开学时发现我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干缺乏主动工作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制定了"值日班干负责制"(每天安排班干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所有常规事务),每天把班级情况以日志形式汇总;为使班级工作运转流畅,又推行了"班级委员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由全体学生选举,全体学生有权监督提醒班干工作),还进行班干培训,做到大家各负其职,明确分工,达到事事有人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一个月进行班级个人积分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守纪、值日参加活动等方面做出量化考核,予以表扬奖励。

通过这样的班级管理体制,能达到以人管人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工作热情,增强学生的集体观、责任感和义务感,使每名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2.靓化教室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宁静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由美生爱,提升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进而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风。

主要措施:

(1)安排好教室卫生角,要求各类卫生用具归类摆放,整齐,有序。

(2)用好"班级公示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表扬与批评等内容。

(3)清理学生课桌,对学习用品摆放做到统一、有序,上课时课桌上除了本节课学习用品外,不得放其它用品。

(4)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墙。文化墙作为班级内部育人环境的重要部分,能让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动手能力。班级外墙前门口张贴班级精神概况,体现班级特色;中间公布优秀作业展;班级内墙前门口张贴学习目标,体现学生个性,时刻提醒学生自己的目标实现情况,内墙张贴学科知识。每一期文化墙的内容力求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有少年儿童气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制定班规班纪,制约学生言行

班规班纪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因此,根据校纪校规,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由班干牵头,经过全体同学及学习小组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班级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方面班级公约,并依照标准量化考核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和常规积分日日公布上墙,每周进行小组周评比,每月再进行一次月总结,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并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自我管理目标的方向发展。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到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制度是否能让学生接受,是否能让学生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是否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是否符合班级群体的发展等等,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

4.传递班级情感,促进学生成长

班主任的多重身份决定了班主任和学生的特殊情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所有成员一眼看待,对每个学生都倾注"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不歧视,不挖苦讽刺,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班级里的小主人,都是被人关注,被人关爱的小公主,小王子,随时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所有学生集体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而集体荣誉感会让所有学生深受鼓舞,他们会为班级取得成绩而欢呼雀跃;会为学校评比落后而黯然落泪并自觉的进行自我批评和检讨;会为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温暖之手而欣慰,使班级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得以传递和升华。

当然,班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是学生对班级组织认同后产生的一种依依不舍的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集体应该满足班级所有成员心理方面的需要,使其感到班级的温暖如同家的温馨、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提升对班级的热爱。

总之,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大部分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和生活乐趣,由刚开始时的想家,想父母变成了现在的坦然接受在校时间,还有极个别学生甚至不希望放假,认为在家没有在学校有意思。班集体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健康向上而又充满个性的班级风貌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舒适民主,充满爱心,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软文化"环境悄然建起,学生们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我相信,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班集体一定会飞的更高,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爱武:《班级文化建设的尝试》

[3]李镇西:《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

猜你喜欢

班干班级文化自我管理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我的班干我的班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