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2016-12-09李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老年防治高血压

李莉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1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措施,观察管理效果。方法 从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干预方式将其分为普通组与管理组,48普通组患者单穿采用药物治疗,管理组患者(4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管理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指标、血糖指标均要优于普通组,P<0.05;干预后,管理组各项不良行为发生率均比普通组低,P<0.05;干预后,管理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比普通组高,P<0.05。 结论 针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能够稳定血压,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8(b)-0117-02

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逐步趋于年轻化[1-2]。高血压疾病容易与糖尿病同时发作,如果不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处理措施,很有可能导致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为了探讨临床防治、管理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该次选取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6例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所有研究对象(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有9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干预方式将其分为普通组和管理组。医护人员将研究内容告知患者,双方协商后,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8例普通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5:23,患者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56.4±13.5)岁;管理组(48例)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6例、24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3:12,年龄在43~71岁范围内,平均(57.2±13.7)岁。将普通组一般资料与管理组进行比较,P>0.05,可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

1.2 方法

普通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管理组:医护人员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为患者创建疾病档案。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意义,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患者血压、血糖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1.3 统计方法

搜集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资料,将其置入统计学软件SPSS 19.0中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录入过程的客观性、真实性,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血压指标变化情况

据表1,管理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要低于普通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指标均要比普通组低,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变化

观察表2可知,普通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不良行为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管理组患者干预后不良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将其与普通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管理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状况评分、生理机能评分、情感状况评分、社会状况评分均要比普通组高,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参见表3。

3 讨论

中老年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较长,患者病情不容易控制,极有可能产生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糖尿病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压、糖尿病两种疾病会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病情,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患者就会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更甚者导致患者死亡[5-6]。因此,医学界各大专家将目光聚焦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问题上。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然而部分患者没有给予遵医用药应有的重视,出现减药、停药的现象,进而加重病情[7]。所以在临床防治工作中,纠正患者认知观念是首要任务。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反复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作用,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回答患者各项疑问,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再次,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该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根据患者每天的运动强度,算出每天进食总热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严格控制患者每天的摄盐量,告知患者忌食腌制、油炸食物,戒烟戒酒,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最后,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根据患者兴趣爱好、身体情况等,科学选择运动方式,定期测量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时间[8]。

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收治的96例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普通组与管理组两组患者采用的干预方式不同,普通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管理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管理组患者干预后血压、血糖指标与普通组比较,P<0.05,这提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能够稳定血糖水平,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两组患者干预前,不良行为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干预后,普通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与干预前比较,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管理组患者不良行为明显减少,与普通组比较,P<0.05,这表明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利于患者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明显,管理组均要优于普通组,这表明药物疗法联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对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药物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是防治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 叶岩.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18):130-131.

[2] 李卫平,谭学瑞.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血糖管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878-879.

[3] 易太生.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6(z2):348.

[4] 姚震生.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94-1495,1497.

[5] 陈萍.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11):254.

[6] 徐永奎.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678.

[7] 芦悦林,朱春燕.社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规范性管理的价值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27-28,31.

[8] 顾丽萍.社区规范管理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4,28(2):114-115.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欢

中老年防治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