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电池电极狭缝模具式涂布的研究

2016-12-09

汽车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导电锂电池薄膜



锂电池电极狭缝模具式涂布的研究

锂电池较大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对导电箔进行导电涂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步,而目前最常用的涂布方法是狭缝模具式涂布。但在涂布过程中,无法消除的边缘效应在应用中往往被忽视。边缘效应将引发电池组装过程出现问题,且边缘堆积造成的电极过重,增加了整个电池的体积,使电池的功率密度降低。对此,研究涂布动态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涂层边缘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一种量化测试技术,对边缘效应进行量化评价。

首先,对狭缝模具式涂布方法进行分析。涂布时,将活性电极材料溶解在相关溶液中,利用精确的进料系统,将得到的混合溶液通过空腔电离室均匀涂布在导电箔上,并利用对流干燥方法将多余的溶液去除。在整个涂布过程中,薄膜延伸已经被诸多文献确定为产生边缘效应的主要原因。之后,利用试验分析涂布参数(涂布间隙、涂布速度、涂层厚度)对边缘效应的影响。将水性乳液作为溶剂,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微片状石墨作为活性材料制备涂层浆料。使用毛细管测量仪测量浆料的稀化特性。利用二维激光三角测量系统对湿膜进行测量。试验时,将阳极薄膜置于高精度不锈钢轧辊上,轧辊移动进行涂层,三角测量系统每32ms记录一次涂层厚度。将涂层厚度分别设置为70、80、90、100μm,涂布间隙分别为101.6、114.3、127、139.7μm,涂布速度分别设定为9、18、27m/min。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涂布间隙和涂布速度对边缘效应的影响不大,但会影响涂层边缘的形状,涂层厚度对边缘效应具有较大影响,薄膜边缘的梯度不受这些参数的影响,但边缘宽度随增大的间隙比显示出一个不成比例的增长趋势;薄膜延伸过程并非造成锂电池边缘效应的唯一原因。

刊名: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英)

刊期:2014年第11期

作者:Marcel Schmitt

编译:陈丁跃

猜你喜欢

导电锂电池薄膜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溅射温度对ITO/Ag/ITO多层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透明导电薄膜(Ⅱ):多元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导电的风筝
铁基薄膜催化剂清洁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带螺旋形芯的高效加热线
农膜保管七要点
锂电池一体化箱式移动电源系统的应用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6.1—20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