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力

2016-12-08黄俊华

意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潜力愿景张力

黄俊华

我们通常习惯于“从A 点到B 点”的模式:我现在具备怎样的条件,决定我能去相应的地方。比如,我有一双脚,最多就只能到十公里处;我有一辆自行车,就可以到五十公里处;我有一辆汽车,就可以到一百公里处;我有一架私人飞机,就可以到一千公里处。

而教练的思维却常常是“从B 点倒推到A 点”——先确定要去什么地方,再创造出所需要的条件。如果想要到一千公里以外去,就得创造出能让自己到一千公里外的工具或方式。

有一位企业家对我说,他创办企业时是发了大愿的。

这句话很触动我——要成事,先发愿,而且是发大愿。

《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指出,在人的自我超越当中会有两种张力发生作用,一种是创造性张力,一种是情绪张力。愿景是具象化的目标,它能让人产生创造性张力。

人的愿景越大,所产生的创造性张力就越大。这种创造性张力能帮助我们找到到达B点的渠道。

B点倒推法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A到B的方式,当然有机会成功,但是太依赖条件,成功只能靠运气;B到A的方式,则是有条件最好,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成功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唤醒我们的,是梦想而不是闹钟。所有“现实的地图”都是我们的“愿望地图”的延伸。心愿、夙愿、祝愿等所有的“愿”,都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正所谓:愿力无穷。

有愿力,就有潜力。

愿力无穷,所以潜力无限!

猜你喜欢

潜力愿景张力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潜力榜
张力
张力2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