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

2016-12-07杨国莉

理论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中学英语少数民族

杨国莉

[摘 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得最多的语言,因此不少学者对英语学习产生极大地关注。然而中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地倦怠。本文将对其倦怠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少数民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提供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倦怠,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73 — 02

一、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在中国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提升,不论是对于国家、学校、家庭甚至个人来说,学好英语似乎已成为必要的趋势。同样对于少数民族的中学的学生来说,英语也成为了他们必须考察的科目。

目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的情况很令人担忧。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倦怠,所谓学习倦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因而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落的心理状态。(1)对于少数民族中学的英语学习现状可以归于以下几种:上课睡觉,而且老师不予提醒;上课玩手机,而且还影响其他同学;做其他作业,把英语课当成自习课;根本不打开英语课本,完全听天书;不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老师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总之,少数民族中学的英语学习现状十分令人堪忧。

二、少数民族高中英语学习倦怠原因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母语,本族语干扰

跨语言跨文化教学,汉语作为中介语,在双重语言转化的情况下学习英语会更为困难(英语为第三语言)。对于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说首先汉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外语,在其他课上大部分老师都使用的普通话,而在外语课上老师基本使用英语和汉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头脑里首先要把英语变成汉语,再通过汉语转换成本族语才能进行良好的理解。除此之外,学生在自学英语的时候,无论是单词表还是英语课文都是用汉语进行解释的,因此学生必须先理解汉语在本族语中的意思,再去理解英语在汉语中的意思,如此的转换必不可少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率以及质量。所以母语、本族语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英语的障碍和干扰。

2.硬件设施

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处于地势偏远的地方,由于交通的不便,学校的硬件设施处于落后的地步。首先在硬件上与其他地区形成了差距,于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课堂多数处于老师成为知识的海洋,老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就是最权威的英语知识。没有辅助设备、多媒体、电子设备,学生不能欣赏到英语短片,英语歌曲,更不能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没能了解外国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等。长久以来不能为学生提供外语教学的真实环境和氛围,在干瘪的汉语与本族语之间学习英语势必会让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心理。

3.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大部分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很少经过正规的英语师资培训,他们不论是在英语教学方法还是英语教育理念上都没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首先,就师资力量而言,教师的英语口语带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在课堂上教师用带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英语”进行教学时会出现两难的情景。“地方英语”在课堂会使用的频率越高就越会引起学生无数次的冷嘲热讽,偶尔出现英语单词更是让学生觉得突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英语课上基本上就是进行英语语法的讲解以及将长段的英语进行逐字的翻译。再次,在教学模式上基本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上很少出现“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展现的机会,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甚至有些课堂就是老师的独角戏。这些都势必让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倦怠心理。

4.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单是英语这一学科,并且这种危害也是长远的。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中国大多数学生更别说少数民族中学生,他们都成了考试的机器,形成了“高分低能”。学生根本没有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在学习中进行的最核心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课堂上也是这样,只要老师强调的语法和知识点是要考试的内容,学生就会拿笔记下来,然后进行无限循环的机械记忆,有的时候甚至都不会读那些单词或句子。因此应试教育下的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形成严重的英语学习倦怠心理。

(二)内部因素

1.英语学习观念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只是一种升学的负担。在他们的观念中,出国这种“高端”的字眼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他们不想进入繁华的大都市,没想过是外企会在他们未来选择工作的时候能考虑的一项工作。可能由于各种宗教的信仰融合,在少数民族的英语课堂上不少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他们的概念里,英语学习始终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了解过英语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盲目的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说要考试的才是重要的,口语、听力在他们的英语学习中几乎是没有的。总之,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这种“任务交差”式的英语学习时间一久,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

2.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很少见到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回答,怕自己带有地方口音的英语一说出来就会引起哄堂大笑,怕自己在进行英语—普通话—本族语的转换中产生理解的偏差。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对他们而言能对英语产生兴趣似乎也有难度,这种难度一方面受外部因素包括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把英语基础打牢,他们有些甚至还不会拼读单词。总之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完全是来自应试教育的“要挟”,自己没有想要把英语学好的思想,没有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一旦自己没有信心和学习动机,对于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说就会渐渐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

3.错误归因

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一旦在英语学习方面犯错误,他们大多会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比如老师教的不好、本族语的干扰、硬件设施不全、父母的不重视等,他们没有将自身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处于青少年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认知能力很容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一旦老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将考试成绩或学习能力归因于上述方面时,学生就很难从自身找到失败的原因了。长此以往,他们失去英语学习的动机与信心,总想着外部因素是改不了,自己再怎么努力终究都是徒劳。

三、对策

1.正确认识英语、母语与本族语之间的关系

出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多民族的聚集地,自幼置身于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中。因此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模仿力和转换力都较强,应该将这些潜力开发出来,变成学习外语的优势。在进行英语口语的模仿时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同时引导同学给予鞭策。要让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语言的天赋,从而正确认识母语作为中介语的优势,在多语言学习中进行游刃有余的转换,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能力。

2.改进硬件设施及英语学习环境

学校以及当地政府应该对学校的基础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供应,首先要在硬件设施上跟上时代的步伐,该有的设施都不能少,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不管校园广播还是教室的多媒体设施都要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环境,有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不再是只有老师单方面提供英语知识的权威,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渠道感知英语知识的海洋。有条件的话可以建设英语角、聘请外教等改善单一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感知英语的魅力,相信英语学习的倦怠就会逐渐减轻。

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策略培训意识

学校应该多组织英语教师技能竞赛、教师培训、公费供老师外出学习等活动。要让当地老师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技能,提升转变英语教师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要让英语老师产生不断进取的心理,而不再是原地踏步,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扮演着及其重要的“坐标作用”,因此必须首先让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老师所传递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长期的学习和效仿的能力。

4.开拓学生视野,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多开展多种关于英语学习的讲座,并在讲座中穿插多种鼓舞人心的短片。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多讲述励志的故事,要让学生有“走出去”的愿望,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也有可能伴我们一生的,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应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英语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课上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在课上传递更多西方先进的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外面的世界”,帮助学生逐渐摆脱“井底之蛙”,从而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

5.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少数民族的学生害怕学习英语,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说英语,并不断给予鼓励,同时家长也要从侧面支持学生学习英语,从而保证在精神上为学生学习英语抵消顾虑。一旦学生不再感受到英语学习者是“异类”和受到“冷嘲热哄”时,他们内心就会慢慢建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会有更强劲的英语学习动力。

6.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失败时,最正确的做法不是责怪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归因。在进行归因的时候,把自身的因素放在首位,比如学生自己不够努力或者学习方法不对等,而不是去埋怨试题太难、老师没有教好等其他外部因素。因为只有正确的归因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找到更好地学习方法并且让学生明白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认真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四、结论及展望

目前外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关心程度还是有待提升,相信在学校、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自身能够渐渐消除对英语学习的倦怠心理。当然这种倦怠心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同样也需要时间去消除。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学生有信心,正确引导学生。在老师和家长能力范围之内的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然而对于应试教育这块“心病”需要国家等做相应的措施。要想让民族中学的英语教学有更高更远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之今后的少数民族中学的英语教学会根据民族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更适用于少数民族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相信未来少数民族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中国的未来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中学英语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
TheAnalysisofEnglishTeachers’DiscourseinMiddle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