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07黄舒

理论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黄舒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常用于英语教学之中,其特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将之前所学到的各种学习技巧和各种知识能够在英语的学习得到更好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加强。并且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在课堂上的实践,然后阐述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71 — 02

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1.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学生完成相应任务的同时更好的获得语言习得能力,其概念是由上世纪中后期提出来的。任务型教学法从具体上来说是教师给学生安排各种任务,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能够和其他同学形成互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享受乐趣,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其脑海中英语资源,从而将英语的学习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虽然该教学法存在的时间已经有三十年,但是其教学模式还是非常先进的,并且值得做进一步的推广。

任务型教学模式根据任务的开始和结束可以分为任务实施前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完成后阶段这三个时期。前期:前任务阶段,也是导入阶段,由老师布置任务。比如,让学生对在课中需要学习的人物进行背景资料的收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导入与本节课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其内容可以涉及到学生所熟悉的图片、音乐、视频以及书籍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增加相关知识背景和内容的了解。而第二个阶段,即任务实施阶段,这是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同学选择其中一个小部分进行主动学习。〔1〕第三个阶段,任务完成后阶段,也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以帮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2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根据近几年中对于任务型教学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中所指的任务是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任务的设定是与课堂上所需要学习的人物或者故事是相关的但同时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将所学内容同现实生活剥离开来而失去兴趣。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次,任务的实施过程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需要特别重视意义的传达,以帮助学生相互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主动的去思考、与同学交换意见然后再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整合,而从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变为主动的去探求新的知识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大胆使用语言,从而让知识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束之高阁。

最后,任务型教学对于学生内在需求同样是非常重视的,任务型教学会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效率能够取得大幅度的提升。

2 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践

2.1 在英语课上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实例

在英语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交际性和可操作性这两个重要方面。下面是笔者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设计的一份教学计划,以英语来讲叙其整个任务流程:

Topic: Going to College

Objectives: Ss develop research skills and strategies

Step 1 :Pre-task

1.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life.

2. Ask Ss to search the library or the internet for in-formation about college life.

Step 2 :Task-cycle

1. Divide Ss into several groups. The group decides who will do what and who will keep a log of its activities.

2. Encourage Ss to discuss questions which cover as many aspects of college life as possible.

Step 3 :Post-task (Language focus)

1. Analyzing text structure and practising sentence patterns.

2. Assessment is based on group achievement at first.

2.2 在英语课堂中设计任务应遵循的原则

2.2.1 实用性原则

在教学任务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以及处于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并能够使其所学的各种技能能够取之于生活,实践于生活。

2.2.2 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英语基础层次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其英语基础不同,相应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英语基础的差异,实现将学习任务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的划分。然后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而既不会感觉到太过简单也不会感觉到过于复杂。

2.2.3 创造性原则

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安排的各种任务需要让学生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因而学生在活动中,语言学习、团结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2〕

2.2.4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同样也是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接受老师安排的各项任务,由各个小组组织完成相应的任务,完成任务之后应注意课后的总结练习。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好活动,协调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予以指导,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则帮助解决,从而使在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3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组织及评价

2.3.1 分组要科学

由于整个任务的完成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的,因此,分组也是影响任务型教学法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分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好各组成员的人数,6个成员比较合适,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成员作为组长帮助老师分配各组任务以及传达老师的指令;第二,每个小组中男生女生比例合适;第三,每个小组中英语基础较差的和较高的合理安排。

2.3.2 分工要明确

每个小组中的组员都应该有相应的任务,但是在分工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方面能力的高低,从而使得分配的任务能够很好的完成而不会觉得太难无从下手或是觉得太简单而无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使自己的信心得到提高。

2.3.3 评估要合理

因为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学生的考查都是多方面的,这样能够有助于老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教师对学生考查的项目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参与积极性、课堂表现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等。对学生考查的越全面,越能帮助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促进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的提高。

3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策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课程主线,再借助任务型教学法将其它各部分内容同主线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把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各方面的内容。具体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功能策略

所谓功能策略其实就是指给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能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方面的文章等,具体包括如下方法:

3.1.1 情景教学法

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情景,并让学生用英语来描述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是因为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之中,学生才能流畅的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则需要借助多媒体、肢体语言、语境或者实物来创造这种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使身临其境,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趣味,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比如在“Vacuum Time”,教师首先用几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英语表达,然后依次让成绩好的、成绩较好的和成绩差的进行复述、概括和关键词归纳。整个任务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是学生不得用中文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问,以助于学生会尽可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1.2 活动育智法

安排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熟悉,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变换其思维。学生多进行英语语言方面的锻炼能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教师应该多采用这种方式,从而使思维更加开阔灵活。教师可采取以下各种活动:

(1)辩论赛。辩论赛的成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并分成正方和反方,就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辩论,而剩下的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也分成正方和反方,在听比赛的同时,收集相关的资料对本方论点进行补充。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并能避免因成绩差异大而造成的自卑的心理。(2)模拟讨论会。老师选出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分成几个组形成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准备几个小问题在讨论会中由其他同学进行回答。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案例教学法。大多数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金融类专业,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2 认知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知识的渗透效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使所学知识能够得到具体的运用,借助语言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细心讲解之后就能熟练地掌握了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换句话说,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模拟的场景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部分需要时间比较长的任务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这样学生也可有足够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再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4〕

〔参 考 文 献〕

〔1〕刘莉莉. 高职大学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4,(03).

〔2〕王睿.浅谈任务驱动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4,(11).

〔3〕夏庆如.实施课堂分层评价,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15).

〔4〕王静.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04).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