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企业齐聚一堂起激辩步入正轨谁为先?

2016-12-07吴征

新能源汽车新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动车专家代表

微电企业齐聚一堂起激辩步入正轨谁为先?

撰文/N.E.S 吴征

虽已步入深秋,但10月份的北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冷清,一场更为激烈的微型电动车产业辩论再度上演。10月20日下午,紧张的氛围笼罩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评选”微型电动车企业评审会上,12家微型电动车企业代表面对权威的专家组评委,开启了此次评选最为关键的答辩,并以此争夺“全国十强”的奖项。

微型电动车企业评选经历了此前1个多月的筛选、讨论环节,以此确定入围企业,并由专家组评委依据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生产工艺等多项指标对入围企业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价。而此次开展的评审会更加重要,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中汽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学勤等业界顶尖专家在内的评委组在现场通过提问并依据企业代表的答辩进行打分,连同企业客观评分一同作为本次评选的评判体系。相比当下不计其数的汽车行业颁奖典礼,整个评选的严苛程度可见一斑。

当天上午的试驾会过后,企业代表们便投入下午答辩环节的准备工作中,揣测专家评委将提出的问题,此刻的心情无疑更加紧张。5分钟的企业介绍,以及10分钟的专家提问环节,跌宕起伏的激烈对弈再次充满了答辩会会场。和前一周的“充电桩企业评选答辩会”一样,专家组对于没有“量化”的企业介绍仍不买账,而是追问具体的产品销量、安全标准、销售渠道布局、盈利情况等。尽管企业代表们早有准备,然而随着评委的层层深入,接踵而至的专业问题还是让他们有些应接不暇。

“尽管有些提问是我们企业所关注的方面,但更多的是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显然,评委的专业性及严格程度远超他们的预想,即将上场的企业不得不在休息室向答辩结束的代表们“取经”。

企业代表回答专家提问

瀛之杰IDEO汽车董事长庞勇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学勤

历经4个小时的专业答辩,评审会逐渐进入尾声,企业代表们放下紧张心情之余,也彼此分享着此行所得。“通过专业的评审专家的提问,可以让我们了解自身尚未发现的问题,并通过专家给出的意见,作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将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更容易看清微电产业的现状,以挖掘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商业模式。”不只一家企业代表向《新能源汽车新闻》表示,参加此次评选,受益匪浅。

如今,我国微电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正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转变,市场发展良好,甚至可以用“井喷”二字来形容。然而,在行业一片向好的趋势下,也折射出许多问题。由于产品的技术标准迟迟没有落地,未来产业的发展动向仍是未知,因此多数企业都不敢进行太多的投入,这也导致市场中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经销渠道混乱、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种现象,魏学勤建议“设定准入门槛,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他表示,应该扶持一些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而淘汰一批“小作坊”式的企业。为了尽快使微电产业步入正轨,有必要树立优秀的企业和产品为市场发展做出指引。

实际上,早在企业的入围、筛选环节,魏学勤就向《新能源汽车新闻》表示,应以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工艺为条件,评选出制造水平较强的企业。而出于对产品的安全、质量的考虑,在场专家在对答辩企业进行提问时,也十分注重它们是否具有完备的整车制造水平。

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表示,市场中微电车型的整体水平较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需在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强。他还认为,微型电动车千万不能按照“高速车”的标准进行管理,当限定车速得到提升,道路安全风险也会增加。“微型电动车应以地方管理为主,由国家来引导和监督,可以先行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沈承鹏说。

目前,“2016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评选”微型电动车的相关评选环节已经结束,并以此评选出十佳微电品牌以及一位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将由专家评审组及《新能源汽车新闻》根据多轮考评最终确定,颁奖典礼则将于11月举办,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电动车专家代表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致谢审稿专家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HYUNDAI现代PROPHECY概念电动车
电动车新贵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